王肅字子雍。他十八歲的時候,跟隨宋忠學習太玄經,並且能夠重新為其做解釋。黃初年間,他擔任散騎黃門侍郎。太和三年,朝廷任命他為散騎常侍。
太和四年,大司馬曹真征討蜀國,王肅上奏疏:以前的史書上有這樣的話,從於裡之外運送糧食,土兵臉上就會露出飢餓的神色,等到砍柴之後再去做飯,軍隊就不能經常吃飽,這裡說的是在平坦的路上行軍的情況。更何況現在要深入地形艱險的地方,鑿開道路前行,那麼將士付出的辛勞一定會加重一百倍。現在又是雨季,山路險峻溼滑,部隊擁擠不能前進,糧食的問題又懸而未決,實在是行軍者的大忌諱。
聽說曹真出發已經一個月了,可是隻走到子午谷的半路上,開路的事情,戰士都要去做。這就讓敵人能夠以逸待勞,真是兵家所畏懼的情況。說到前代,就有武王伐紂,出關又回來的往事;說到近代,又有武帝、文帝征討孫權,已經到達江邊卻無法渡江的情況。難道這不是人們所說的順應天道明白時勢,通權達變的道理嗎!
萬民知道聖上因為下雨行軍艱難的緣故,才讓他們休息,以後有機會,能夠及時利用,就是人們所說的‘高興地奔赴危難,民眾捨生忘死’的情況了。
朝廷受到奏章後下令停止進軍。
王肅又上奏疏說:“應該遵循過去的禮節,對大臣之死致以哀悼,在宗廟擺上果品祭祀他們。”這些事情都得以實施。
王肅又上奏疏陳述為政的根本問題,提出撤銷沒有用的虛職,減少不急需的俸祿,廢止不勞而獲者的費用,摒除辦事拖沓的官員。讓每個官員都有職責可做,在職就要有事可做,做事就能得到俸,有俸祿才能代替耕種,這是自古以來的常規,在今天也是適宜的。
官位少了俸祿就多了,那麼國家的費用支出也少了,這樣能夠鼓勵士人進取,展示他們的才能,不讓他們相互倚仗。讓官員們陳述政績,然後按照所說的進行考核,是否有才能,陛下的心裡就有數了。
因此唐堯和虞舜設定官職,命令公卿,讓他們各盡職守,然後讓龍擔任納言,就像今天的尚書,讓他們傳達帝王的命令。夏殷兩代的情況就不太詳細了。
《甘誓》上稱‘六事之人’,說明六卿也是主管政事的人。《周官》已經記載得很詳備了,每五天上朝一次,公卿大夫都一起來,由司士來排列朝臣的位置。《考工記》上說:“坐著談論政事的人,稱之為王公;負責辦理具體事宜的人,稱之為士大夫。
到漢朝初年,按照前代的舊例,公卿都親自入朝辦事。所以高祖親自追趕轉身跑掉的周昌,武帝在遠征的時候還能批覆汲黯的奏章,宣帝命令公卿每五天上朝一次,成帝開始設定尚書五人。
從此以後制度逐漸衰敗了,朝廷的禮儀於是殘缺不全了。現在可以恢復五天一上朝的禮儀,讓公卿尚書上報要辦的事情。廢除的禮儀要復興,將古代聖王的事業發揚光大,這實在是贏得美名和獲得實利的事情。
青龍年間,山陽公去世了,即原來的漢朝皇帝。王肅上奏疏說:“從前唐堯禪位給虞舜,虞舜又禪位給夏禹,都守完了三年的喪期,然後才登上天子的尊位。所以對帝號並沒有損害,原來君主的禮儀制度還儲存。現在山陽公承接天命,順應民心,把帝位禪讓給大魏,自已退居賓客的位置。山陽公尊奉魏朝,不敢不盡禮節。魏朝對待山陽公,禮遇崇高不視他為臣子。到他逝世以後,入棺收斂的禮節,運送靈柩的車馬徒眾服飾,都按照帝王的標準,所以遠近的人都歸服於仁德,認為這是極其美好的事情。況且漢朝把五帝和三皇的稱號合在一起,叫做皇帝。有單獨稱帝的,沒有單獨稱皇的,說明皇是相對低微一些的稱號。因此漢高祖的時候,國土之內沒有兩個帝王,父親還健在就只稱皇,是為了避開兩個帝王的誤會。況且現在是壽終正寢了,就可以稱為皇來和他的諡號相配。”明帝沒有采納讓山陽公稱皇的建議,於是追贈謐號為漢孝獻皇帝。
後來王肅以散騎常侍的身份兼任秘書監,還兼任崇文觀祭酒的職務。景初年間,大興土木營建宮室,民眾耽誤了農業生產,官府不講信用,刑罰執行得很草率。
王肅上奏疏:大魏繼承了百代帝王的大業,人口本來就很少,戰爭還沒有停止,確實是應該讓百姓休養生息並承蒙朝廷恩惠,使遠近安定的時候了。
以積蓄財富為要務,並讓民眾得到休息,在於減免徭役、勸勉農耕。現在宮室還沒有建成,功業還沒有建立,經由水路調運的糧食,透過轉運來供應。所以民夫在服役中變得疲憊,農民離開了田野,種糧食的人少了,吃糧食的人卻多了,原先儲存的糧食已經吃完了,剛剛種植的穀物無法接濟。這樣就會成為國家最大的禍患,而不是做好準備的長遠打算。
現在服役的人有三四萬,九龍殿就足夠安養聖上的身體了,這裡面足夠安置六宮嬪妃,顯陽殿也快完工了,現在只有泰極殿的前面,還需要費大工夫,現在已經是隆冬季節了,疾病可能會肆虐。
真心希望陛下大發善心,下達英明的詔令,體恤服役民夫們的疲勞,深切同情天下百姓的不足,裁掉吃國家俸祿而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減省不急需的費用,挑選健壯的民夫,只留下一萬人,讓他們服役一段時間就更換一批,讓他們能夠得到足夠的休息,那麼他們就會樂意做這些事,即使付出辛勞也不會抱怨。
總計一年有三百六十五萬民夫,也不算少了。應該一年就建完的宮殿,暫且放緩到三年完成。把餘下來的人力,遣返回去種地,這才是長遠的打算。倉庫裡有溢位的糧食,人民也就會有足夠的力氣。用這種方法來建立功業,什麼功業會無法成就呢?用這種方法來施行教化,什麼教化會無法推廣呢?取得人民的信任,是國家最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