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字景興,東海郡郯縣人,因為通曉經典,被任命為郎中,又擔任苗丘縣令 他拜太尉楊賜為老師,楊賜去世後,他辭掉官職為老師守喪。

他以孝廉被舉薦為官,又被三公府所召,他都沒有前往。徐州刺史陶謙以秀才察舉王朗。當時漢朝皇帝身在長安,關東興起義兵,王朗擔任陶謙的治中,和別駕趙昱等人勸陶謙說:“按照《春秋》的義理,想要當諸侯不如起兵救援皇室。現在天子流離到西京,應該派使者前去接受王命。”

陶謙於是派趙昱帶著奏章來到長安。皇帝讚賞陶謙的忠心,授予他安東將軍的官職,又任命趙昱為廣陵太守,王朗為會稽太守。

孫策渡過長江攻城掠地。王朗的功曹虞翻認為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能和孫策抗衡,不如避開他。王朗認為自已是漢朝官吏,應該全力保衛城邑,於是帶領軍隊和孫策交戰,卻戰敗了,就渡海到達東冶。孫策又來追擊,大敗王朗。王朗於是拜見孫策。

孫策認為王朗溫文爾雅,只是責備他,而沒有傷害他。王朗雖然流離在外,處境困窘,朝不保夕,卻仍然收容撫卹親戚朋友,分給別人的多,留給自已的少,品行和道義特別顯著。

曹操上表請求徵召王朗,王朗從曲阿輾轉江河湖海,花了一年時間才到達。朝廷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司空參軍。

魏國剛剛建立,王朗以軍祭酒的身份兼任魏郡太守,又升任少府、奉常、大理。他審理案件以寬恕罪行為要務,罪行難以決斷就從輕發落。鍾繇明察秋毫,符合法度,他們都憑藉審理案件受到稱讚。

文帝登上王位,提升王朗擔任御史大夫,封為安陵亭侯。

王朗上奏疏勸諫文帝養育百姓減輕刑罰:自從戰亂髮生已經三十多年了,全國各地動盪不安,天下諸侯遭受苦難。全憑先王剷除敵人和盜賊,扶養孤寡和貧弱,終於使華夏大地恢復了秩序。他聚集萬民,在魏國的土地上,讓疆域之內,雞犬之聲,傳達四方,民眾的生活欣欣向榮,高興地趕上了太平盛世。

現在遠方的敵人還沒有臣服,兵戎之事還沒有停息,應該下令免除徭役和賦稅來懷柔遠方的人,讓優秀的宰輔來宣揚陛下的恩德,修整田畝,使百姓生活殷實,一定要比過去興旺,而且要比今天富裕。

《周易》提倡整頓法令,《尚書》提倡善用刑罰,天子一個人做了好事,那麼全民就會得到幸福,說的就是慎重實行法律。

從前曹相國把管理刑獄和集市的工作囑託給繼任者,路溫舒痛恨主管刑獄的酷吏。主管刑獄的人能夠知道真實的情況,那麼就不會有冤死在獄中的人了;

年輕力壯的人能夠充分利用土地,那麼就不會有捱餓的人了;窮困年老的人能夠得到官倉供應的糧食,那麼就不會有餓死的人了;嫁夫娶婦能夠及時,那麼就不會有男女找不到配偶的怨恨了;胎兒能夠得到健全的保養,那麼就不會有孕婦自身傷痛的悲哀了;新生兒家庭一定要免除賦稅徭役,那麼就父母不會有無法養育孩子的憂慮了;

成年以後能夠為國家服役,那麼就不會有未成年人離開家鄉的思念之情了;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服兵役,那麼老人就不會有倒地不起的禍患了。

得病能夠及時就醫吃藥,放寬徭役讓百姓安居樂業,刑罰嚴厲來懲罰豪強,對弱小者施以恩惠,對窮困者實施救助。十年之後,成年的婦女一定遍佈街巷。二十年之後,能夠服兵役的壯丁一定充斥原野了。

等到文帝登上皇位,王朗改任司空,進封樂平鄉侯。當時文帝經常外出遊獵,有時候天黑以後才回到宮裡。

王朗上奏疏說:“帝王居住的官室,在外面有警衛守護,在裡面有多重門禁,將要外出時會先安排好衛兵然後才從帷帳中出來,先警戒然後才從臺階上走下來,先拉開弓然後才能上車,先清道然後才能引導車馬前行,先列隊為車駕的屏藩然後才能發車,先檢查打掃居室然後才能讓皇帝休息,這些都是為了顯示皇帝的至高無上,務必謹慎戒備,給後人留下可以效法的典範。現在陛下外出捕殺老虎,太陽偏西才出發,等到天黑才回來,違背了警戒清道的規定,不符合陛下出行應高度戒備的規定。”

文帝回覆說:“看到奏表之後,即使是魏絳稱引虞人的箴言來諷諫晉悼公,司馬相如陳述狩獵猛獸之事來規勸漢武帝,都不如您說得明白。現在吳、蜀兩個逆賊還沒有平定,將帥還在遠方征戰,所以有時候會到原野上練習戰備。至於夜裡回來時的警戒,已經詔令有關部門去辦了。”

當初,建安末年,孫權開始派使者前來自稱藩臣,並且和劉備交戰。

朝廷下詔議論“是否應該出兵和吳國一起攻打蜀國”?

王朗發表議論說:“天子的軍隊,比華山、泰山還要穩重,其實應該安坐顯耀天子的威嚴,像大山一樣不動。假如孫權親自和蜀國賊寇相持,並且長時間交戰,他們的智謀和實力相當,而且不能迅速解決戰鬥,要等到我們動用大軍來奠定局勢的時候,才可以選用穩重的將領,抓住賊寇的要害之處,等待時機再採取行動,選好地形再實施進攻,一出兵就能控制大局。現在孫權還沒有出動軍隊,那麼援助吳國的軍隊也就沒有必要率先出徵。現在正是雨季,不是興師動眾的好時機。”文帝採納了王朗的建議。

黃初年間,鵜鶘在靈芝池聚集,文帝下詔要求公卿舉薦品行高潔的君子。王朗舉薦了光祿大夫楊彪,並且聲稱患病,想把職位讓給楊彪。文帝於是為楊彪安排屬吏和士卒,位居三公之列。

他下詔說:“我向您尋求有賢才而沒有得到,您卻說生病了,我不但沒有得到賢人,現在更是失去了求賢之路,增加了玉鉉傾覆的危險。恐怕是“我在宮裡,說了您的壞話’,而違背了君子的心意嗎!您還是不要辭官了。”王朗於是繼續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