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字子廉,是曹操的族弟,曹操興起義兵討伐董卓,行軍到滎陽被董卓部將徐榮擊敗,曹操失去了戰馬,賊寇追得很緊,曹洪下馬,把自已的馬交給曹操,曹操心中不忍一直推辭。
曹洪鄭重的看著曹操道:“天下可以沒有我曹洪,卻不可以沒有您。”於是他步行隨曹操來到汴水,水深無法渡過,他沿著水岸找到船隻,和曹操一起渡過汴水,逃回譙縣。
揚州刺史陳溫平時和曹洪友善,曹洪率領家兵一千多人,去陳溫那裡招募兵士,得到廬江優等兵士二千人,向東到丹楊又得到幾千人,與曹操在龍亢會師。
曹操征討徐州,張邈帶領兗州軍隊反叛迎接呂布,當時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曹洪率軍在前面,首先佔據了東平縣、範縣,聚集糧草來供應軍隊。
曹操在濮陽討伐張邈、呂布,呂布戰敗逃走,曹洪於是佔據東阿,轉而進攻濟陰、山陽、中牟、陽武、京、密等十幾個縣,全部攻佔,評定前後功勳,曹洪被任命為鷹揚校尉,又升任揚武中郎將。
皇帝建都於許,任命曹洪為諫議大夫,後來他又進攻劉表,在舞陽、陰葉、堵陽、博望等地分別打敗劉表派出的將領,建立了功勳,升任厲鋒將軍,封國明亭侯。
他多次追隨曹操征伐四方,出任都護將軍,文帝曹丕即位後,曹洪擔任衛將軍,又升任驃騎將軍,進封野王侯,增加封邑一千戶,加上此前的共二千一百戶,位列特進,後來改封都陽侯。
最初,曹洪家境富裕但為人吝嗇,文帝曹操年少時向他借東西而沒有如願,時常記恨他,後來因為門客犯法,將他下獄判處死罪,群臣一起相救也不能解脫。
卞太后對郭皇后說:“假如曹洪在今天受死,我明天就讓皇帝廢掉皇后了。”於是郭皇后多次哭著求情,曹洪才得以免除官職削奪封地進而保住了性命。
曹洪是曹魏的功臣,當時人大多對他心懷不滿。
曹叡即位後,任命曹洪為後將軍,改封樂城侯,采邑一千戶,位列特進,再次出任驃騎將軍。
太和六年,曹洪去世,諡號恭侯,兒子曹馥繼承了侯爵之位,當初,曹操分出曹洪的采邑封其子曹震為列侯,曹洪的族父曹瑜,修身謹慎,篤厚敬肅,官至衛將軍,封列侯。
曹休字文烈,是曹操的族子,天下大亂,曹氏宗族各自逃散離開家鄉,曹休十幾歲時,父親去世,獨自與一位賓客承擔喪事簡單埋葬了父親,帶著老母親,渡江來到吳郡。
由於曹操發起義兵,曹休改名換姓來到荊州,輾轉向北行進回到家鄉,終於見到曹操。
曹操對身邊的人說:“這就是我家的幹裡駒啊。”曹操讓曹休與曹丕住在一起,待他像兒子一樣,曹休經常隨軍四處征伐,曹操讓他率領虎豹騎宿衛。
劉備派將領吳蘭駐紮在下辯,曹操派曹洪去征討他並任命曹休為騎都尉,做曹洪的參軍。
臨行時曹操對曹休說:“你雖然名義上是參軍,事實上就是主帥。”曹洪聽到這道命令,也把大事交給曹休處理。
劉備派張飛駐紮在固山,想要截斷曹洪軍隊的後路,眾將士商議時猶豫不決,曹休說:“賊寇如果真的想要截斷我軍道路,就應該派伏兵悄悄行進,現在他們竟然大造聲勢,這說明他們不會這麼做,應該在他們沒有集結之前,對吳蘭發起突然襲擊,吳蘭兵敗張飛就自然會撤退了。”曹洪聽從了他的建議,進兵襲擊吳蘭,大敗敵軍,張飛果然撤退了。
曹操攻克漢中後各路軍隊返回長安,任命曹休為中領軍,曹丕登上王位,任命曹休為領軍將軍,評定前後功勳,封他為東陽亭侯。
夏侯惇去世後,朝廷任命曹休為鎮南將軍,授予符節,統領各路大軍,曹丕乘車前來送行,下車拉著他的手道別,孫權派將領駐紮在歷陽,曹休趕到,擊敗了敵軍,又另派軍隊渡過長江,燒燬了敵軍在蕪湖的營寨幾千座,曹體升任徵東將軍,兼任揚州刺史,進封安陽鄉侯。
曹丕征討孫權,任命曹休為徵東大將軍,授予黃鉞,統領張遼等人和各州郡二十幾路軍隊,在洞浦進攻孫權的大將呂範等人,打敗了對方又立戰功,朝廷任命曹休為揚州牧。
曹叡即位,曹休進封長平侯,吳國將領審惪駐紮在皖縣,曹休將其擊敗,砍下審惪的首級,吳國將領韓綜、翟丹等人先後率領部眾到曹休營中投降,曹休的封邑增加四百戶,加上此前的共二千五百戶,升任大司馬,像以前一樣統領揚州軍務。
太和二年,曹操兵分兩路征討吳國,派司馬懿從漢水南下,曹休統領各路軍隊向尋陽進發。
吳軍佯裝投降,曹休孤軍深入但作戰不利,退回到石亭紮營,軍隊在夜裡受到驚擾,士兵大亂,丟棄了大量鎧甲、兵器、輜重,石亭之戰陸遜以少勝多用計大敗輕敵的曹休,曹休上書謝罪,曹叡派屯騎校尉楊暨帶著逾旨前去安撫,禮節和恩賜十分優厚,但是曹休在這時背部膿瘡惡化而去世,諡號為壯侯,兒子曹肇繼承爵位。
曹肇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和氣度,擔任散騎常侍、屯騎校尉,曹叡病重時,想把後事託付給曹肇和燕王曹宇等人,但不久後改變了主意,詔令曹肇以侯爵的身份返回府第。
曹肇在正始年間去世,朝廷追贈衛將軍頭銜,兒子曹興繼承爵位,當初,曹操分出曹休的三百戶采邑封曹肇的弟弟曹纂為列侯,後來任命為殄吳將軍,曹纂去世後,追贈前將軍頭銜。
曹真字子丹,是曹操的族子,曹操起兵時,曹真的父親曹邵招募兵眾,被州郡殺害,曹操哀憐曹真年少喪父,將他收養如同親生兒子,讓他和曹丕住在一起。
有一次打獵,他被老虎追逐,轉身射虎,老虎應聲而倒,曹操讚賞他的勇猛,讓他率領虎豹騎兵,他率軍討伐靈丘盜賊,攻克城池,被封為靈壽亭侯,他又以偏將軍的身份在下辯進攻劉備的別將,將其擊敗,出任中堅將軍。
曹真隨軍到長安,兼任中領軍,這個時候,夏侯淵在陽平戰死,曹操為此感到憂愁,他任命曹真為徵蜀護軍,統領徐晃等人在陽平打敗了劉備的別將高詳等人。
曹操親征漢中,抽調出各路軍隊,派曹真到武都接應曹洪等人回到陳倉駐紮。曹丕登上王位,任命曹真為鎮西將軍,授予符節,都督雍州、涼州諸軍事,評定前後功勳,曹真進封東鄉侯。
張進等人在酒泉反叛,曹真派費曜前去討伐並擊敗叛軍,將張進等人斬首。
黃初三年,軍隊回到京都,朝廷任命曹真為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授予符節、黃鉞。曹真與夏侯尚等人征討孫權,進攻牛諸屯,打敗了敵軍,他改任中軍大將軍,加授給事中頭銜。
黃初七年,草丕病重,曹真和陳群、司馬懿等人領受遺詔輔政,明帝即位,進封曹真為邵陵侯,升任大將軍。
曹叡派曹真統領各路軍隊駐紮在郡縣,派張郃進攻諸葛亮的部將馬謖,大敗敵軍,安定平民楊條等人劫掠軍民駐守月支城,曹真進軍將其包圍。
楊條對部眾說:“大將軍親自到來,我願早日投降。”於是他把自已捆起來出降了,三個郡都平定了,曹真認為諸葛亮會吸取敗於祁山的教訓,以後一定會從陳倉出擊,就派將軍郝昭、王生鎮守陳倉,治理這座城。
第二年春季,諸葛亮果然圍攻陳倉,陳倉已經有所準備所以沒有被攻克,曹真增加封邑,加上此前的共有二千九百戶。
太和四年,他到洛陽朝見曹叡,升任大司馬,獲得帶劍、穿鞋上殿,和朝見時不必快步走的特權,曹真認為“蜀國接連出兵侵犯邊境,應該討伐它,幾路軍隊並進,可以大勝”。曹叡採納了他的建議。
曹真將要出發向西討伐,曹叡親自送行,曹真在八月從長安出發,經過子午道向南行進,司馬懿沿漢水逆流而上,本應該在南鄭會師,各路軍隊有的從斜谷經過,有的從武威進發,正趕上大雨下了三十多天,有侍奉些地方棧道斷絕,朝廷下詔讓曹真撤軍。
曹真年少時和同族的曹遵、同鄉的朱贊共同侍奉曹操,曹遵、朱贊很早就死了,曹真同情二人,請求分出自已的采邑分封給曹遵、朱讚的兒子。
朝廷下詔說:“大司馬有叔向撫養孤兒的仁德,深念晏平仲長久信守諾言的情分,君子成就別人的美事,批准曹真分出采邑賞賜曹遵、朱贊之子關內候的爵位,各一百戶。”
曹真每次出征,都與將士同甘共苦,軍中賞賜不夠分,他就拿出家裡的財物分賞,士兵們都願意為他效力,曹真患病回到洛陽,曹叡親自來到他的府邸探望病情。
曹真去世後,諡號為元侯,兒子曹爽繼承爵位,曹叡追念曹真的功勳,下詔說:“大司馬履行忠貞的節操,輔佐效命於太祖、文帝,在內不仰仗宗親的恩寵,在外不傲視寒門計程車人,可以說是能夠持守基業保守官爵,勤懇勞碌謙卑有德之人,現在分封曹真的五個兒子曹羲、曹訓、曹則、曹彥、曹皚全部為列候。”
以前曹丕分出曹真的采邑二百戶,封曹真的弟弟曹彬為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