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字昭伯,年少時身為宗室謹慎持重,曹叡在東宮做太子時,對他非常喜愛和親近,等到曹叡即位後,任命曹爽為散騎侍郎,積累功勳逐漸升任城門校尉,加授散騎常侍頭銜,又調任武衛將軍,受到特殊的恩寵和優待。

曹叡病重,就召曹爽到寢宮,任命為大將軍,授予符節、黃鉞,都督中外諸軍事,總領尚書事,與太尉司馬懿共同領受遺詔輔佐少主。

曹叡去世,齊王即位,加授曹爽侍中頭銜,改封武安侯,采邑一萬二千戶,給予帶劍穿鞋上殿,朝見不必快步行走,參拜時贊禮官不直呼名字的特權。

丁謐出謀劃策,讓曹爽稟報皇帝,下達詔書改任司馬懿為太傅,表面上是用名號來尊崇他,實際上是想要讓尚書奏報政事時,先來透過自已,得以控制朝政大權。

曹爽的弟弟曹羲任中領軍,曹訓任武衛將軍,曹彥任散騎常侍侍講,其他的弟弟都以列候的身份做皇帝的侍從,出入宮門,高貴與恩寵沒有能超過他們的。

南陽人何晏、鄧颺、李勝、沛國人丁謐、東平人畢軌都很有名氣,趨炎附勢,曹叡認為他們浮誇虛華,將他們全部罷免不用,到曹爽當權時,他們才再次被任用,成為曹爽的心腹。

鄧颺等人想要讓曹爽在天下樹立威名,勸他討伐蜀國,曹爽聽從了他們的建議,司馬懿想勸阻卻不能制止,正始五年,曹爽就向西行進到長安,大舉徵發士卒六七萬人,從駱谷進入,這個時候,關中和氐人、羌人地區轉運的物資不能供應,牛馬騾驢大多死亡,民眾在路邊哭嚎。

軍隊進入山谷行進了幾百裡,敵軍依託山勢固守,士兵無法前進,曹爽的參軍楊偉為曹爽分析形勢,認為應該趕快撤退,否則就會失敗。

鄧颺和楊偉在曹爽面前爭執,楊偉說:“鄧颺、李勝將要敗壞國家大事,可以將他們斬首。”曹爽不高興,於是領兵撤退了。

當初,曹爽認為司馬懿年高望重,經常待他如父親,不敢獨斷專行,等到何晏等人受到重用,共同推舉擁戴他,以權重不適宜委託於別人的理由勸說曹爽,於是任命何晏、鄧颺、丁謐為尚書,何晏主管選撥和任用人才,畢軌任司隸校尉,李勝任河南尹,各項事務很少再經手司馬懿,對他也不在那麼客氣,並且輕視起來。

司馬懿感到危險於是稱病迴避曹爽。

何晏等入把持朝政,共同瓜分洛陽、野王兩地典農部的桑田幾百頃,還侵佔別人的湯沐邑作為自已的家產,倚仗權勢竊取官家物品,尋找機會向州郡索取財物。

有關部門察覺風聲,卻沒有敢違揹他們心意的,何晏等人和廷尉盧毓平時關係不好,就因為盧毓屬吏的微小過錯,苛刻地附會法律條文定盧毓的罪,派主管案件的人先沒收盧毓的印綬,然後再上奏報知朝廷,他們濫施淫威到了這種地步。

曹爽的飲食、車馬、服飾,比擬皇帝;尚方製造的珍寶器物,充斥其家;妻妾盈塞後庭,又私自收納曹叡的才人七八人,加上將吏、師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都作為歌伎樂師。

曹爽偽造詔書,徵調五十七名才人送到鄴臺,讓曹叡的倢妤教導她們做歌伎,他還擅自取用太樂的樂器,武庫的兵器,又挖掘了地下室,四周安置了裝飾有鏤空花紋的窗戶,多次與何晏等人在裡面聚會,飲酒作樂。

曹羲很為此而擔憂,多次進諫勸阻他們,又著書三篇,陳述驕奢淫逸自滿而導致的禍患與失敗,文辭十分懇切,不敢直接斥責曹爽,只好假託告誡弟弟拿給曹爽看。

曹爽知道他是為自已發表的議論,非常不高興,曹羲有時因為勸諫告白不被採納,流著眼淚起身。

司馬懿暗中一直尋找機會,正始九年冬季,李勝被外派為荊州刺史,前往拜見司馬懿,司馬懿聲稱病重,表現出羸弱的樣子,李勝沒有發覺,認為司馬懿確實快病死了。

正始十年正月,皇帝前往高平陵,曹爽兄弟全部隨行,司馬懿部署兵馬,率先佔據武器庫,然後出城駐紮在洛水的浮橋周圍。

他上奏列舉曹爽的罪行說:“我當年從遼東回來,先帝詔命陛下、秦王和我同登御床,握著我的手臂,深切地掛念身後之事,我說‘太祖、文帝也把後事託付給我,這都是陛下親眼見到的,沒有什麼可憂傷苦惱的,萬一有不如意的地方,我就會用生命來奉行和彰明遺詔’,黃門令董箕等人,以及照顧先帝的才人,都聽說過這些事,現在大將軍曹爽違背先帝遺命,敗壞擾亂國家法令,在內超越本分比擬帝王,在外獨攬大權濫施淫威,破壞各營建制,完全把持禁軍,文武百官重要職務,都安排由親近者擔當,宮殿裡的宿衛人員,幾代的舊人全都排斥出去,想要添置新人來達到個人目的,關係盤根錯節,驕縱日甚一日,宮廷外面已經是這樣了,他又讓黃門張當做都監,專門負責內外勾結,監視皇帝,窺伺神器,離間皇帝與皇太后的關係,殘害皇室宗親,天下騷亂紛擾,人人心懷危懼,陛下只求寄居於寶座之上,又怎麼會長治久安呢!這不是先帝詔命陛下和我同登御床的本意。我儘管老邁,又怎麼敢忘記以前這些話呢?當年趙高肆意妄為,秦朝因此滅亡;呂氏、霍氏及早剷除,漢朝國運長存。這是陛下最大的借鑑,也是我受命效忠的時機。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等人,都認為曹爽懷有無視君主的心思,他的兄弟不適合再統領軍隊負責宿衛,因此奏報永寧官。皇太后命令我按照奏章辦理。我馬上命令主管官員和黃門令撤銷曹爽、曹羲、曹訓帶兵的權力,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不可以留下來延誤皇帝車駕回宮的時機,膽敢有人延誤,就按照軍法處置。我立即勉強支撐著病體,率兵駐紮在洛水浮橋周圍,監視和觀察突發事件的發生。”

曹爽得到司馬懿的奏章,沒有通報皇帝,窘迫得不知所措,大司農沛國人桓範聽說司馬懿起兵,不接受皇太后的徵召,假傳聖旨開啟了平昌門,拔出劍戟,劫持守門人,向南投奔曹爽。

司馬懿知道後說:“桓範出謀劃策,曹爽一定不能採納他的計策。”

恆範勸說曹爽讓皇帝臨幸許昌,召集天下兵馬,曹爽兄弟猶豫不決,恆範再次對曹羲說:“處在今天的形勢下,您的家族就算乞求做貧賤之人又能如願嗎?況且匹夫挾持一個人質,尚且想要活命,現在您追隨皇帝,號令天下,誰敢不來響應?”曹羲還是不能採納。

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勸說曹爽,司馬懿指洛水為誓,發誓不取他性命,讓他早日認罪自首,曹爽於是派許允、陳泰拜見司馬懿,認罪自首,請求一死,這才向皇帝通報司馬懿的奏章,朝廷最終罷免了曹爽兄弟的官職,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回到府第。

當初,張當私自將選好的才人張氏、何氏等人送給曹爽,朝廷為了除掉曹爽故意說懷疑他也有奸邪的行為,就把他逮捕治罪。

張當為保命說曹爽與何晏等人密謀造反叛逆,共同事先操練兵士,想要等到三月中旬發兵,於是朝廷逮捕何晏等人投入監獄。

於是朝廷下令逮捕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恆範、張當等人,他們全都伏罪被殺,被誅滅三族。

嘉平年間,為了延續功臣的後代,朝廷封曹真的族孫曹熙為新昌亭侯,采邑三百戶,來供奉曹真的祭祀。

何晏,是何進的孫子,他的母親尹氏,是曹操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