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度字升濟,原本是遼東郡襄平縣人,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為逃避官吏的追捕遷居玄菟郡,公孫度被任命為郡裡的小吏。

當時玄菟太守是公孫琙,兒子公孫豹,年僅十八歲就死了,公孫度年少時曾起名為豹,又與公孫琙的兒子同歲,公孫琙見到他非常喜愛,送他去拜師學習,為他娶妻,後來他以有道被舉薦為官,任尚書郎,逐漸升任冀州刺史,因為謠言被罷免。

同郡人徐榮擔任董卓的中郎將,推薦公孫度為遼東太守,公孫度以玄菟郡小吏起家,被遼東郡人所輕視,此前,遼東屬國的公孫昭代理襄平縣令,召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為伍長。

公孫度到任後,逮捕了公孫昭,在襄平的集市上將他鞭打而死,郡裡的世家大族田韶等人平時對他沒有恩惠,都加罪懲處,誅滅了一百多家,郡裡的人嚇得戰戰兢兢。

公孫度向東討伐高句麗,向西進攻烏丸,威震海外。

初平元年,公孫度知道中原地區紛繁擾亂,對親信柳毅、陽儀等人說:“漢朝命數將要斷絕,我應該與諸點陣圖謀稱王了。”

當時襄平延裡的土神社長出一塊大石頭,高達一丈多,下面有三顆小石頭作為它的足。

見此,有人對公孫度說:“這就像漢宣帝即位前的冠石祥瑞,而里名與先君名諱相同,土神掌管土地,表明您將會擁有土地,並有三公來輔佐。”公孫度更加高興。

原河內太守李敏,是郡裡的知名人物,厭惡公孫度的行為,擔心被他殺害,就率領家人逃到海上,公孫度非常生氣,挖開他父親的墳墓,剖開棺木,焚燒屍體,誅滅了他的宗族。

公孫度分出遼東郡的土地為遼西、中遼兩郡,設定太守,他又跨海收取東萊郡各縣,設定營州刺史。

他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追封父親公孫延為建義侯,他又建立漢朝二祖的廟,按照禮制在襄平城南設定祭祀場所,在郊外祭祀天地,還親耕藉田,整治軍隊,乘坐鸞輅車,頭戴有九條旒的冕,設定開道的騎兵儀仗隊。

曹操上表舉薦公孫度為武威將軍,封永寧鄉侯,公孫度說:“我要在遼東稱王,何止是永寧侯!”他把永寧候即璽收藏在武器庫裡。

公孫度死後,兒子公孫康繼位,把永寧鄉侯的爵位封給弟弟公孫恭,這一年是建安九年。

建安十二年,曹操征討三郡烏丸,屠戮柳城,袁尚等人投奔遼東,公孫康斬殺袁尚後將首級送到京都。

朝廷封公孫康為襄平侯,任命為左將軍,公孫康死時,兒子公孫晃、公孫淵等人都很小,眾人擁立公孫恭為遼東太守。

曹丕登上皇位後就派使者任命公孫恭為車騎將軍,授予符節,封平郭候,又追贈公孫康大司馬頭銜,當初公孫恭得了陽痿病成為閹人,體質衰弱不能治理國家。

太和二年,公孫淵威逼併奪取公孫恭之位,曹叡立即任命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

公孫淵派使者向南私通孫權,往來相互饋贈禮物,孫權派使者張彌、許晏等人,送來金玉珍寶,立公孫淵為燕王。

公孫淵也擔心孫權離自已遙遠而不足以倚仗,又貪圖財物,就引誘來他的使者,把張彌、許晏等人全部斬殺,送首級到京都示好。

曹叡見此於是任命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授予符節、統領郡務如同以前一樣,使者到了,公孫淵安排兵士組成軍陣,出來面見使者,又屢次對國內來的賓客口出惡言。

景初元年,朝廷就派幽州刺史母丘儉等人帶著詔書征討公孫淵,公孫淵於是發兵,在遼隧迎候,與母丘儉等人交戰。

毋丘儉等人被公孫淵打退,公孫淵就自立為燕王,設定各官署,他派使者手持符節,授予鮮卑單于印璽,封賞任命邊境民眾,誘導鮮卑部族,侵擾北方地區。

景初二年春天,朝廷派太尉司馬懿征討公孫淵。

六月,軍隊到達遼東。

公孫淵派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領步兵、騎兵幾萬人駐紮在遼隧,挖掘了塹壕二十多里,司馬懿的軍隊到了,公孫淵命令卑衍迎戰,司馬懿派將軍胡遵等人打敗了他,司馬懿命令軍隊穿過塹壕,領兵向東南進發,又猛攻東北方向,快速前往襄平。

卑衍等人擔心襄平失守,趁夜色逃走,各路軍隊行軍到首山,公孫淵又派卑衍等人拼死迎戰。

司馬懿再次發起攻擊,大敗敵軍,於是進軍抵達城下,挖掘塹壕圍困城池,正趕上連續三十多天的大雨,遼水猛漲,運輸船隻可以從遼水入海口一直行進到城下。

雨過天晴之後,司馬懿推起土山、修建瞭望樓,準備發石車、連弩等器械向城內發射,公孫淵困窘急迫,糧草用盡後,出現了人吃人的情況,死傷慘重。

將軍楊祚等人投降,八月丙寅日夜裡,有一顆長達幾十丈的大流星,從首山東北墜落到襄平城東南,壬午日,公孫淵部眾潰散,公孫淵帶著兒子公孫修帶著幾百騎兵突圍向東南而逃,朝廷重兵隨後追擊,在流星墜落的地方將公孫淵父子斬首。

城池陷落,司馬懿將遼東相國以下幾千人斬首,把公孫淵的首級送到洛陽,遼東、代方、樂浪、玄菟等地都平定了。

當初,公孫淵家裡多有怪異之事,有一隻狗戴著頭巾穿著深紅色衣服爬上屋頂,做飯時有一個小孩被蒸死在瓦鍋裡。

襄平城北集市長出一塊肉,高度、周長各有幾尺,有腦袋、眼睛、嘴巴,沒有手腳而能搖動。

占卜的人說:“有形狀卻沒有發育成熟,有實體卻不能發出聲音,這個國家將要滅亡。”

從最初公孫度在中平六年割據遼東,到公孫淵一共三代,共五十年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