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領爭權奪利,殺死了樊稠,吞併了他的部眾。
郭汜和李傕相互猜疑,在長安城裡發生了衝突,李傕把皇帝扣押在軍營裡做人質,放火燒了宮殿城門,劫掠官府,把皇帝使用的車馬、衣服等器物全部搬到自已的家裡。李傕派朝中的公卿到郭汜那裡講和,郭汜把他們全都抓起來了。
雙方相互攻伐了幾個月,死了數萬人,殘酷無比。
李傕的部下楊奉和軍吏宋果等人密謀殺掉李傕,後來事情洩露,他們就帶領軍隊反叛李傕,李傕的部眾叛變後,勢力逐漸衰弱。
張濟從陝縣來到長安調和郭、李之間的矛盾,這時皇帝才得以脫身,來到了新豐、霸陵之間,郭匯又想脅迫皇帝到郡縣建都。
皇帝逃到了楊奉的軍營,楊奉率軍打敗了郭匯,郭匯逃到了南山,楊奉和將軍董承護送皇帝回到洛陽,李傕和郭匯都後悔放走了皇帝,又重新和好,在弘農郡的曹陽縣追上了皇帝。
楊奉連忙召集河東郡原白波軍首領韓暹、胡才、李樂等人聯合,與李傕、郭匯激戰,楊奉的軍隊失敗,李傕等人放任士兵屠殺公卿百官,搶掠宮女到弘農郡。
皇帝逃往陝縣,向北渡過黃河,丟掉了輜重車輛,只好步行,只有皇后和貴人跟隨在身邊,到大陽後,住在平民百姓的家裡。楊奉、韓暹等人最終護送皇帝在安邑定都,出門只能乘坐牛車。
當時有太尉楊彪、太僕韓融等十幾名近臣隨行。皇帝任命韓暹為徵東將軍、胡才為徵西將軍、李樂為徵北將軍,與楊奉、董承一起主持朝政,又派遣韓融到弘農卷與李傕、郭匯等人講和,李傕、郭匯送還了俘虜的宮女和公卿百官,又歸還了幾套車馬。
當時蝗蟲肆虐,一年來持續乾旱,糧食顆粒無收,跟隨的官員只好以棗子、野菜為食。眾將領各自屬於不同的派別,從上到下都非常混亂,糧食也已經吃完。
楊奉、韓暹、董承就護送皇帝回洛陽。出了箕關,經過積道,張楊帶著食物在路上迎接皇帝一行,皇帝就任命他為大司馬。
相關記載在張楊的傳中,皇帝進入洛陽以後,見宮殿全部都被燒燬,街道荒廢而長滿雜草,百官親自整理荊棘,暫時在土堆斷牆旁邊安頓下來。地方州郡長官擁兵自立,沒有一個來朝見皇帝的。飢餓窮困越來越嚴重,職位在尚書郎以下的官員,都要親自出城上山砍柴、採摘野菜,有的人則餓死在斷牆破壁之間。
曹操於是迎接皇帝在許建都。韓暹、楊奉不能執行王法,都各自逃跑了,他們率軍在徐州、揚州一帶劫掠,被劉備殺掉了。
董承追隨曹操一年多,也被誅殺。
建安二年,朝廷派遣謁者僕射裴茂率領關西各路將領誅殺李傕,並滅了他的三族,郭匯被他的部將五習偷襲,死在郿縣。張濟因為飢餓,到南陽燒殺搶奪,被穰縣人殺掉了,侄子張繡接管了他的軍隊。
胡才、李樂留守河東郡,後來胡才被仇人所殺,李樂病死。
韓遂、馬騰各自率軍回到涼州,過了不久兩軍又相互攻擊。後來馬騰到朝廷擔任衛尉,他的兒子馬超統領了他的軍隊。
建安十六年,馬超和關中眾將領以及韓遂等人反叛,曹操親自征討並且將他們打敗了,相關記載在曹魏傳中。
韓遂逃到金城,被他的部將殺死。
馬超佔據了漢陽,馬騰受牽連被滅三族,趙衢等人組織義兵討伐馬超,馬超逃到漢中追隨張魯,後來投奔了劉備,最後死在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