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四年春季正月,文帝下詔說:“天下大亂以來,戰事從未停止,天下之人,互相殘殺。現在四海之內剛剛安定,膽敢報私仇的人都要滅族。”並在宛城修築了南巡臺。
三月丙申日,文帝從宛城返回洛陽宮。癸卯日,月亮執行到心宿中央大星的位置。丁未日,大司馬曹仁去世。這個月發生了嚴重的瘟疫。
夏季五月,有一群鵜鶘聚集在靈芝池,文帝下詔說:“這是詩人所說的汙穢的池澤。《曹風》說‘這是在諷刺恭公疏遠君子卻親近小人’,現在難道有賢能智慧之士居處在低賤的位置嗎?不然的話這種鳥為什麼會來這裡?應該廣泛地選舉天下俊秀仁德的人才、道德高尚而不流於俗的君子,來回應曹國人的諷刺。”
六月甲戌日,任城王曹彰死在京城。甲申日,太尉賈詡去世。太白星在白天出現。這個月下大雨,伊水、洛水氾濫,淹死了很多人,很多房屋廬舍被沖毀。
秋季八月丁卯日,文帝任命廷尉鍾繇為太尉。辛未日,文帝來到滎陽圍獵,於是到東部巡視。評定討伐孫權的功勞,眾將領以下提高爵位增加封邑各有差別。九月甲辰日,文帝臨幸許黃初五年春季正月,朝廷初次命令密謀造反大逆不道的罪行可以告發,其他的罪行可以不受理;膽敢肆意誣告,就用誣告罪的刑罰懲治。
三月,文帝從許昌宮回到洛陽宮。夏季四月,朝廷設立太學,制定了五經授課考試的規則,設定了春秋轂梁學博士。
五月,有關部門因為公卿大臣在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兩天上朝,就趁機奏報疑難事務,聽取朝廷決斷重大政事,討論和辯駁利害得失。
秋季七月,文帝向東巡視,臨幸許昌宮。
八月,文帝建立水軍,親自登上龍舟,沿著蔡水、穎水,來到淮水,臨幸壽春。揚州地區的將官軍民,被判處五年徒刑以下的,全部赦免。
九月,文帝就來到了廣陵,又赦免了青、徐二州的有罪之人,調換了駐守的將領。冬季十月乙卯日,太白星出現在白晝。文帝回到許昌宮。
十一月庚寅日,由於冀州發生饑荒,派使者前去開倉賑濟百姓。戊申日,發生了日食。
十二月,文帝下詔說:“古代聖王制作禮儀,是為了彰顯孝道和供奉祖先,最隆重的在郊外祭祀天地,其次是祭祀宗廟,三辰五行,名不屬於這一類,不在祭祀範圍之內。衰亂的末世,寵信巫蠱方術,以至於影響到宮中,門戶之內,沒有不用酒澆地來祭祀的,他們被迷惑得太厲害了。到今天,有人膽敢舉行不合禮制的祭祀,說出蠱惑人心的話,都按旁門左道之罪論處,記在法典上。”這一年,開鑿了天淵池。
黃初六年春季二月,朝廷派使者沿著許昌向東尋訪,一直到沛郡,詢問民眾的疾苦,對貧窮之人予以賑濟和借貸。
三月,文帝臨幸召陵,開通討虜渠。乙巳日,文帝回到許昌宮。
幷州刺史梁習討伐鮮卑人軻比能,大破敵軍。
辛未日,文帝調集船隊向東征伐。
五月戊申日,臨幸譙縣。壬戌日,熒惑星進入太微星所在區域。
六月,利成郡士兵蔡方等人在當地造反,殺死太守徐質。朝廷派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和青州刺史討伐並平定了叛亂;其中被脅迫和逃亡的人,都赦免了罪行。
秋季七月,文帝封皇子曹鑑為東武陽王。
八月,文帝終於率領船隊從譙縣出發,沿著渦水駛入淮水,從陸路臨幸徐州。
九月,修築了東巡臺。
冬季十月,文帝臨幸廣陵故城,來到長江邊閱兵,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有十幾萬人,旌旗綿延幾百裡遠。
這一年非常寒冷,水路結冰,船隻無法駛入長江,文帝於是返回。
十一月,東武陽王曹鑑去世。
十二月,文帝從譙縣經過樑郡,派使者用太牢祭祀原漢朝的太尉橋玄。
黃初七年春季正月,將要臨幸許昌,許昌南城門無緣無故地崩塌,文帝心裡十分厭惡,就沒有入城。壬子日,文帝回到洛陽官。三月,修築了九華臺。
夏季五月丙辰日,文帝病重,召見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他們共同接受遺詔輔佐繼位的君主。文帝又把後宮中淑媛、昭儀以下的嬪妃和官女遣送回家。丁巳日,文帝在嘉福殿去世,當時年齡為四十歲。六月戊寅日,葬在首陽陵。從出殯到下葬,都按照遺詔的要求處理。
文帝曹丕喜好文學,熱衷於著書立說,親自撰寫了上百篇著作。他又讓各位儒生撰寫編集經傳,按照種類編訂,一共一千多篇,命名為《皇覽》。
文帝天賦文采,落筆成篇,博聞強識,才藝兼修;如果輔以宏大的器度,再加上公正的誠意,勉勵心志,心存道義,那麼與古代的賢明之君相比,差得又能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