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秉公處理
美人清冷,王爺日日相思 竹西處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如今外面鬧得是沸沸揚揚的。”
王妃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趙婆子無能,要不是她,也不會又這麼大的差錯。”
“倒是劉婆子可惜了。”
又緩緩問道:“你說她還帶著證人?是誰?”
“是前些日子派去挑撥玉山莊的呂婆子。”秋霜道。
王妃有了幾分怒意道:“不是早就讓派出去的人,隱匿行跡撤退了嗎?”
“怎麼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秋霜解釋道:“呂婆子是在娘娘吩咐之前就去了玉山莊。”
“娘娘下令讓所有人撤走的時候,呂婆子恐怕已經被玉山莊的人控制住了。”
王妃道咬牙道:“好一個沈雲林,我不過是讓人傳了幾句閒話。”
“她就要讓我顏面掃地。”
“難道她不知道我和王爺是夫妻一體?我這樣被人非議,王爺的臉面又何存?”
“普天之下,沒有一個男人會不顧及自已的顏面。”
秋霜恍然道:“娘娘說得很是,範大人既然派人來稟告王爺,想來就不會擅自做主。”
“那差役已經去了宮門口等著王爺,王爺一定不會讓沈姑娘亂來的。”
王妃道:“你派人繼續打探著外面的訊息。”
“包括王爺那邊和大理寺的訊息,一個都不能放過。”
“把劉婆子和趙婆子叫到王府來,我還不信,大理寺的人敢直接找到王府。”
“是,奴婢這就去辦。”秋霜應下,急匆匆地出去了。
王妃靠在椅背上,只覺得十分疲累。
沒能一舉除掉沈雲林,還真是後患無窮啊。
大理寺。
範大人左等右等還是等不到派去攝政王府的差役回來。
而大理寺外聚集的人是越來越多,範大人急得在屋內亂轉。
已經到了正午時分,有僕從來請範大人用膳,範大人沒好氣道:“你看我像是能吃得下飯的樣子嗎?”
僕從見他發火,躡手躡腳就要退出去,那幕僚忙道:“大人不要著急。”
“您雖然吃不下飯,但總是不能怠慢了沈鄉主啊。”
範大人聽了這話,恍然大悟:“真是個好主意,快去把沈鄉主請到後院去用膳。”
又道:“記得把我夫人請出來作陪,好好和沈鄉主聊一聊。”
“都是後院的事情,怎麼扯到公堂上去?”
那差役便上前去請了沈雲林:“沈鄉主,眼見著就到了用午膳的時候了,咱們大人請你去後院用膳。”
沈雲林卻並沒有起身,笑道:“我今日是來狀告攝政王王妃的,並不是你們範大人家裡做客的。”
“一張幾百字的訴狀,範大人已經細細看了兩個時辰。”
“恐怕外面沒斷過案子的讀書人都看明白,範大人還看不明白?”
差役回稟了這幾句話,範大人更是坐立難安。
“這沈鄉主澤呢麼是這麼個性子?也難怪王府王府容不下這尊大佛。”
“要將人請出去住在玉山莊了。”
那幕僚勸道:“沈鄉主如今佔著理,大人不好說什麼的。”
“既然沈鄉主不願意去後院用膳,大人也要準備膳食送到前面去。”
“總不能讓沈鄉主在大理寺受了冷待。”
範大人本就焦頭爛額,聽說差役的轉述自然是沒好氣:“本官在幫著攝政王那個將事情壓下來,她倒是不怕把事情鬧大。”
幕僚道:“大人喝口蓮子茶消消火。”
“您可聽說,沈鄉主被人劫持是王爺救回來的。而王爺當時可是在北方,可想而知她在王爺心中的分量啊。”
“再加上還有一個沈家,沈家可是全力維護她的。”
範大人皺眉沉思片刻:“既然如此,便讓僕從給她送些吃食去。”
幕僚點點頭:“‘宰相肚裡能撐船’,大人如此這般,才會誰也不得罪呀。”
沈雲林見著膳食端上來,倒也沒不肯用。
公堂是要上的,飯卻不能不吃。
宮門口,範大人派去的差役總算是見到了攝政王的車駕,遠遠地高呼道:“小人是大理寺的差役,求見攝政王。”
趙承璋聽到聲音,讓車駕停下,掀起車簾問道:“大理寺?可是有什麼事情?”
那人看清趙承璋的樣貌,果然是清俊非凡,也難怪後院爭寵都要對簿公堂了。
“啟稟王爺,沈鄉主今日一早便到大理寺狀告攝政王妃,派人劫持追殺她。”
“還帶了狀紙和證人,已經早大理寺堂前坐了一上午了。”
趙承璋聽完,忍不住唇角勾了勾,雲林這個性子還真是。
要是沒惹到她,就是大家閨秀對誰都是和氣溫婉的。
要是真的惹到她,那估計對方也好過不了。
趙承璋沉吟片刻:“聖人有云‘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沈鄉主是皇上親封,若真是遭到了迫害,自然該為自已討回公道。”
“至於王妃,做了事情當然就要承擔後果。”
“讓你們大人秉公處理就是了。”
那差異聽了,急急地去了。
江硯忍不住道:“屬下還真是沒看出來,一直以為沈姑娘醉心詩書,是不大管這些事情的。”
趙承璋道:“王妃步步緊逼,她總不能坐以待斃。”
“她這樣鬧上一場也是好的,讓王妃也能安靜幾個月。”
“等到北方的事情了結了,也不用她這樣辛苦了。”
“沈姑娘也真是大膽,就不怕折損了王府的顏面?”江硯有些疑惑。
趙承璋笑道:“這你就不懂了,自古成大事的人,誰把那幾分顏面看在眼裡?”
“看來我在雲林眼中,也是能成大事的人,自然不會計較這些。”
江硯:“......”還是您會想。
“那咱們要不要去一趟大理寺?”
趙承璋搖了搖頭:“不必,雲林沒讓人告訴我這件事,便是不想我插手,橫生枝節了。”
“你回去王府一趟,收拾好行裝,咱們直接去往北方。”
“早些趕去,也好早些回來。”
江硯領命而去。
攝政王府。
有王妃的囑咐,宮門口的事情自然是打探得一清二楚。
王爺雖然只說了幾句話,可是這話裡的偏向確實十分的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