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雖然對白潔說了道歉的話,但是他仍然跟著白潔在河邊走著。

白潔一遍走著,一邊提防著,看看這個中年老男人到底想對她幹什麼?

杜鵬一邊走著,手也開始躁動起來,他輕輕地想要牽著白潔的手,剛一摸白潔細嫩纖細的手,白潔蹭的一下就抬起來了。並且加快了腳步。

杜鵬仍然不覺得不好意思,跟著白潔的後面走著。

杜鵬不知道哪裡來到的勇氣,上去還要牽白潔的手,這次使勁兒地抓住了白潔細嫩的小手。

白潔年輕利落,不沒有委屈求全,而是大聲地呵斥道:“杜縣長,您這是幹什麼啊!”

說著就甩開了杜鵬的手,快速地跑遠了。

同事們聽到白潔的喊聲,都看他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杜鵬卻當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直接自已回了旅店。

到了旅店,杜鵬睡不著覺,他對白潔是魂牽夢繞,久久不能忘卻。

沒想到杜鵬徹底失去理智了,在白潔回到旅店後,他還是不依不饒,在敲開白潔的門之後,上去使勁摟住白潔就親了一口。

這下把白潔噁心的大聲叫喊,單位的同事們都來了。立刻拽住了杜鵬,大家把杜鵬推到一邊。白潔蹲下去,嚇得嗷嗷大哭。

回到阿蘭縣,白潔告訴了自已的男朋友鄧澤明,鄧澤明氣得火冒三丈,一拳把門打了個窟窿。

鄧澤明心想,他哪能受得了這種委屈,一連寫了好幾封舉報信,從縣紀委到省紀委都寫了。

大概意思就是杜鵬作風敗壞,對女同事強行猥褻,希望紀委嚴格處理杜鵬,還自已女朋友白潔一個公道。

當市紀委派人調查杜鵬時,杜鵬仍然不以為然,他認為只不過是喝多了,酒後耍酒瘋而已。對白潔也沒有什麼傷害,只不過是一點誤會。

市紀委的王主任對他的說辭說道:“你作為一名副縣長,做得出如此下流的行為,你還不知悔改,這件事組織上一定會對你嚴格處理!希望你好自為之,早點坦白自已行為的整個過程,以爭取從輕處理。”

杜鵬聽到白主任的話,認識到自已捅了簍子,但是態度上仍然含糊不清,對自已的行為找各種託詞和藉口。

後來經過市紀委的研究決定,對杜鵬行政記大過,和黨內嚴重警告一次。

許穎知道這件事以後,直接跑到杜鵬的辦公室破口大罵,各種髒話全用在了杜鵬身上,在辦公室足足罵了一個小時。

糧食局的其他上班的同事,看到這種情況,都覺得是杜縣長自已的家務事,沒辦法上前勸,尤其是這種婚內出軌的事,大家都能躲就躲。

許穎罵的嗓子啞了,還是覺得氣沒消,繼續罵著。

杜鵬見此情形,也無法和他的老婆大聲吵下去,只能一邊捱罵一邊求饒。

“老婆我求求你別別鬧了,有什麼事回家好好商量,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都是誤會。”

“誤會?你這是又摟又抱又親,這叫誤會。你可真是個不要臉的東西,我的臉都被你丟盡了。”

許穎撒起潑來毫不含糊,一點都不顧及杜副縣長和自已的顏面。

聽得一個樓層的白潔直解恨。

然而杜鵬因為好色而受到處理只是他眾多問題中的冰山一角。他的很多問題即將圖窮匕現。

市紀委的紀檢監察人員在調查杜鵬作風問題的時候,又進一步審查了他所分管的財政局,有一筆資金被挪用,一萬元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不翼而飛。

這筆鉅款的使用者正是杜鵬。

這件事的敗露,讓杜鵬的狐狸尾巴徹底露了出來。

紀委把這個線索已交給了市檢察院反貪局,反貪局查詢了確切證據,對杜鵬正式立案偵查。

在偵查期間,杜鵬終於頂不住壓力,如實交代了自已因為參與賭博,欠下鉅款並透過手中權利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實。

最終杜鵬因挪用公款款被判十年。

王文天被壓制幾年之後,工作終於被縣黨委認可,正式提拔他為阿蘭縣糧食局局長,常亮另有任用。

當上了局長的王文天,更加積極努力地工作

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工作一絲不苟、毫不含糊。

他的性格倔強,把在家照顧孩子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

一九六一年,王文天的第三個兒子王勝勇順利呱呱墜地。

王文天喜出望外。

他的三個兒子因為父親整天忙工作,母親張小榮,孱弱多病,從小就對孩子缺少關愛。

他們的大兒子王勝利一晃兒七歲了,王勝利從小就駝個背,大眼珠子長得很大,一愣一愣的。

從小就有點愣,一次王文天夫婦領他到電影院看電影,王勝利上去就坐在了人家老孃們的腿上,氣得老孃們嗷嗷直罵。

從此以後,張小榮就給自已的大兒子起了個外號叫“大愣”。

二兒子王勝偉比老大王勝利小四歲,長得比王勝利高几公分,但也同樣是又瘦又小。

哥倆因為從小父母經常不在家,他們很小就學會了自已做飯。至少能解決不餓的問題。

老三王勝勇出生在三年捱餓時期,從小更是缺奶少糧。

王文天已經是正科級幹部,工資已經漲到了每個月五十元,加上張小榮的每月二十五元,他們家的經濟條件還是不錯的。

可是,張小榮得了肺結核確實是一件令全家頭疼的事情。

王勝勇剛剛出生不久,張小榮出了月子就去了結核醫院住了幾個月的院。

王勝勇怎麼辦呢?由誰來看呢?

這可愁壞了王文天兩口子。

王文天的兩個妹妹都已經結婚生子了,自已家的好幾個孩子都還沒人看。

王文天只好在工作之餘四處打聽,想找個老媽子,幫助照看剛出生的王勝勇。

王文天到處打聽,終於找了個山東老鄉老劉大嬸兒幫忙照顧孩子。

老劉大嬸兒將近六十歲了,很有伺候孩子的經驗。

王勝勇剛出了月子就被母親張小榮因為肺結核斷了奶。

老劉大嬸兒只能就用小米粥摻少量的牛奶給王勝勇對付上了,總算是沒餓著這個剛出月子的孩子。

老大老二跟著老劉大嬸兒也能混上了熱騰騰的飯菜。

至少不用每天只啃窩窩頭了。

老大王勝利從小就能吃, 總是忘了自已吃了多少,覺得不夠就去搶老二碗裡的飯菜,氣得老二直哭鬧。

一次,王文天從外面帶了一塊豬肥油,

老劉大嬸兒㸆了點豬油燉了一鍋酸菜。

菜燉在鍋裡燉了一個多鐘頭,開啟鍋蓋,香氣撲鼻,王勝利盛了一碗就開始往嘴裡使勁塞。

一大碗酸菜不一會兒就下肚了,可這對於王勝利來說僅僅是墊個底。

他看王勝偉還在那細嚼慢嚥,一把就把王勝偉的碗搶了過來,往自已的碗裡倒了一多半,只給王勝偉留了個一小半的湯底。

這把五歲的王勝偉氣得咧嘴大哭。

王文天看到老大竟然這麼欺負老二,上去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個大嘴巴子把老大打的眼冒金星,差點沒昏過去。

看到這家人的這番操作,給劉大嬸兒看愣了,大聲衝著王文天喊:“哪有你這麼打孩子的,打壞了怎麼整?”

王文天虎勁兒上來是不會管打沒打壞,只覺得這麼教育孩子快速管用。

這招也的確有效果了。

“大愣”王勝利自從捱了這個大嘴巴子,以後再也不敢從王勝偉的碗裡搶飯吃了。

沒過幾個月,張小榮終於住院回家了。

他們為了節省家裡的開支,就把老劉大嬸兒給辭退了。

身體好轉之後,張小榮愛好看戲、看電影,老三王勝勇雖然很小,但是她自已為了沒事出去溜達玩,也只好委屈了不到一歲的王勝勇。

張小榮出去玩的時候,老大老二就自覺承擔了做飯的任務,老二王勝偉負責拉風匣,老大王勝利負責在鍋臺邊炒菜。

有一天週末,正好趕上剛上映的電影《劉三姐》在電影院第一天放映,張小榮看王勝勇睡著了,為了讓自已不錯過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硬是把不滿一歲王勝勇單獨仍在家裡睡覺,自已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她看完電影,王勝勇哭的眼淚已經流成河了,把小枕頭都陰溼了。

這時正趕上王文天下班回來,看到老三哭成這樣,問道:“老三怎麼了,怎麼流了這麼多眼淚!”

“我就是出去看了會兒電影,我以為他一直能睡覺,沒想到回來就哭成這樣了。”

“媽個巴子的,你他孃的心可真大,讓這麼小的孩子自已在家,你他孃的到底是怎麼想的?”王文天氣急敗壞地罵道。

張小榮知道自已理虧,只好沉默不語。

可是這並沒有改變張小榮好玩的性格。

王文天在事業上仍然是每天努力付出,他當糧食局一把手這幾年,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出色完成了工作的各項指標。

縣委領導對他的工作也很認可,瞭解這個人雖然倔強,但是為人正直。

在糧食局工作幾年後,縣裡一紙調令就把他調到了縣委紀委,當上了一名紀委副主任,級別上還是正科,屬於平調。

但是工作內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紀委工作要求鐵面無私,遇到幹部存在問題要及時的給予處理。

王文天對這個崗位也是如魚得水,幹得是有聲有色。

他的老領導,同時也是當時他晉升時的競爭對手常亮,離開糧食局後一直在財政局當一把手。

常亮這個人圓滑世故,為人處世的原則就是誰也不得罪。

但是他也有貪財的毛病。

財政局控制著整個縣政府的經濟大權,常亮並沒有吸取他的老領導杜鵬的慘痛教訓,反而對於錢財非常貪婪。

縣紀委多次收到匿名舉報財政局常亮喜歡公飽私囊,家裡在縣城裡蓋了好幾棟大瓦房,其中有幾套蓋完了也沒人住,就在那空著。舉報人希望紀委嚴格查明常亮是否有貪汙受賄的違法行為。

王文天之前瞭解老領導常亮家裡本來條件就好,蓋幾個大瓦房也很正常,再說他們一起在糧食局工作的時候,常亮雖然圓滑事故誰也不得罪,但是為人還是很清廉的,應該不會在“錢”上犯錯誤。

但是作為分管信訪舉報的紀委副主任,他幾乎每個月都能收到關於舉報常亮的信件。他不得不對常亮的事重視起來了。

王文天和紀委的其他同事開始調查常亮在財政局工作的所有痕跡。

他們終於發現了異常。

在財政局大樓改造的工程款專案中,本來就是一箇舊樓翻新的工程,但是當年財政局所花費的工程款比新建一座大樓還要多,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

王文天開始著手調查他們當年基建採購的所有花費。

他們發現很多基建專案採購的用料的票據含糊不清,很難再查詢或者核對準確採購的具體數額,只有一個帶給的總額。

面對這些問題,王文天並沒有隱瞞,直接和紀委書記張文全進行了彙報。

張文全也覺得這件事非同小可。

又向縣委書記劉志勇彙報了這件事情。

劉志勇高度重視這件事情,要求紀委必須保密,再也要一杆子插到底,一定要把這件事查得水落石出。

王文天有了縣委書記的大力支援,就開始了細緻的調查,他們走訪了當時採購的供貨商,還有施工方。

調查進展的很緩慢,無論是哪一方,在回答紀委的問題時,經常是一問三不知。

王文天並沒有放棄,而是在水泥廠開啟了一個突破口。

水泥廠也是一個國有企業,王文天他們驅車來到了水泥廠,找到了負責銷售的副廠長李凱楠。

李凱楠回憶起當初向財政局提供水泥,說:“有個周秘書,財政局採購水泥的發票上,儘量把價格寫的高一點,我想都是政府部門的,寫高一點也是互相幫忙嘛,就沒多想,一袋水泥多寫了兩元。”

他繼續說道:“但到了實際支付的時候,周秘書告訴我們,價格每袋再壓低一元 我說告訴他們不能讓我們賠錢啊,可是那個周秘書就把我訓斥了,財政局的面子你還不給嗎,還想不想好好幹你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