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文君、元爾傑午飯後安頓了諸項家務,開始籌備褐玉峰之行。

兩人計劃沿真珠河冰面前往,竇文君著冰靴滑行、元爾傑駕雪橇帶行囊一路西行。

初十、十一兩日,二人斜挎弓箭,又準備了行囊齊整,其中有:

兩人通關文牒;鹽一包,粟米、肉乾各一袋;漉水囊、鐵鍋各一,陽燧、木燧一套;厚氈布一面,睡袋一隻;柴刀削肉刀各一;備用衣物各一套,粗細繩索數根;冰鎬兩把,飛爪百鏈兩套。

此次出行沒帶帳篷,因元爾傑近年來烏孫大宛之間往來多次,大宛境內白山北脈多處洞穴位置也已經熟記;

十一日黃昏,二人交託鄰居這段時間幫忙照看餵養家中牲畜。

十二日清晨,天光未亮,二人將行囊裝上了輪刀兩用雪橇的貨鬥,繫好後,拖到了真珠河冰面上,竇文君也換好冰靴。元爾傑滑動雪橇,竇文君在旁滑行跟隨,二人一起從冰面上出村前往邊檢站。

離開安格特村不遠,就是一個邊檢站。因烏孫大宛之間商賈貿易眾多,所以兩國在山下的真珠河岸邊直接設立了一個聯合邊檢站,其中兩國派邊檢校尉差役數人,往來百姓只需要一次即可邊檢完畢通行。

竇、元二人今天是第一批來到邊檢站的,當值四人也都十分熟悉。

“元大哥、大嫂,你們今兒個可真夠早的,又要走親戚了是吧?”當值校尉打著哈欠:“來來,老規矩,行囊展開看一遍,沒啥問題二位就可以過關了。”

當值校尉一邊檢查著行囊裡的物品,一邊和元爾傑聊天:“這還帶了攀山具?是又要去攀白山?”

“沒錯沒錯,打算去看能不能給我家表姐找點白山雪蓮啥的。”

“那挺好,不過最近入冬了,二位要是上山可千萬小心點。對了,說到雪蓮,都是套話了,但還要說一遍:‘大宛境內所採雪蓮等活草木,不可帶回烏孫[2]’,希望二位謹記。”

“記下了,今兒個來的確實有點早,麻煩幾位了。”

“行了,沒啥事了,二位慢走,一路平安。”邊檢校尉檢查完畢,和二位作別。

兩人重新行囊打包裝雪橇,拖回冰面,繼續西行,剛拐過一道峽口,就感到眼前冰面與岸邊岩石泛起金光,伴隨大地微微顫動,突然金光越來越亮,兩人轉身一看,同時大喊了一聲:“來了!”

此時天光已隱隱見亮,首先看到的是左岸邊,沿山林草木之間,飛奔而來一巨大獬豸[1],看著約摸兩丈之高,頭上兩個翻雲鬥角,陽光從林間斑駁照耀的遍體青亮熠熠,這獬豸一躍高有丈餘,四腳飛騰,環繞團團火光棉雪,所過之處林葉紛紛飛舞飄落。

再看右手邊,河岸草地之上,一高約丈半的豬獾疾馳而來,這獾雙耳及額紋亮白似雪,兩目賽暗夜星燈,周身上下亮藍之氣籠罩,四足踏浪于波光之中,奔走之時,身旁花草皆成巨浪陣陣起伏,後接銀光絲帶搖曳耀眼。

然後又看到空中,伴隨一聲長嘯,展翅足有四丈的五彩燕子翱翔而過又返回盤旋。燕翅如絲帛舞動,尾羽飄撒漫天金粉。這燕飛到二人上空,先升至高處然後一輪俯衝,從冰面上方呼嘯而過,兩人感到一陣疾風,同時周圍金光點點,如珠落玉盤撒於冰面又消失不見。

這三位,正是北方星宿中的斗木獬、壁水㺄、危月燕,前來護送二人前往褐玉峰。

見此景象,竇文君先問了一句:“幾位這氣勢如此磅礴,會不會驚到路人?”

“放心,現在二位所見乃是我們的氣形法相,而且只有你們二人能見到,他人只會感覺一陣微風掃過。”斗木獬回答了竇文君。

三宿鄰近二人後,結伴沿冰面疾滑而行。斗木獬和壁水㺄在兩岸騰躍疾走、危月燕在空中上下翱翔。

中間過一段冰面需微微上行,斗木獬和壁水㺄見元爾傑滑雪橇稍顯費力,一起對著二人鼓了一口氣。

霎時之間,二人感覺身後似有四五人同時推起,雪橇車刀以及竇文君的冰靴刀均與冰面磨出一陣陣火星,元爾傑見到如此風馳電掣神速,大喜之下於雪橇上單足立起一足向後橫起,衝竇文君喊道:“娘子來看,吾之技,出於其類,拔乎其萃否?”

“看到啦!成親那日,就知道郎君的厲害啦!”竇文君回應道。

二人成親之時,也是冬日,烏孫王宮派侍衛隊沿冰面送行,元爾傑當時大喜之下,於冰上翻騰跳躍,甚為不凡。

此時空中突然傳來危月燕一陣大笑:“大哥,你這千年童男咋還面頰泛紅了,哈哈哈哈…”

右岸邊壁水㺄方向傳來少年之音:“五姐你又取笑大哥!我等護送二位居士事大,不可大意。”

左岸邊斗木獬連著兩個高躍,撥出兩股氣浪:“就是!七弟說的對!都謹慎些,不可大意!”

午間二人用過乾糧、鑿冰飲水後休整一陣,繼續前行,黃昏時分,於一處山洞安歇。

十三日晨起,兩人裝備整齊,繼續沿河滑行,午時到達通向褐玉峰的路口,離河岸換陸靴,於河邊餐飲後,開始進山,到黃昏時分終於臨近褐玉峰,尋一處山洞過夜以休整體力。

十四日晨起,二人開始上山。

首先,將雪橇等裝備收拾整齊,安放于山洞,草木封了洞口後做上標記。然後背上行囊開始向褐玉峰進發。

剛走出一刻鐘,二人感覺全身一陣溫熱,頓時感覺揹負的行囊重量霎時減半,看來是褐玉峰處的法陣啟動了,抬頭一看,果然見到山腰處有陣陣紅光閃爍。

二人穿行山間越冰踏雪,斗木獬、壁水㺄于山林冰雪之間左右伴隨,危月燕也在空中盤桓保護。

十四日午時,二人繞過山腰處兩個雪坡,終於看到了紅光閃爍的洞口。

二人來到洞口處,此時,斗木獬、壁水㺄也從左右林中穿行而至,危月燕從空中俯衝而下,一團金光閃過,三宿化為人相:

中間斗木獬,四十餘歲面相,身高八尺,戴法冠[3],著青色直裾;

左側壁水㺄,十七八歲面相,身高七尺,戴氈帽,身著粗皮襖;

右側危月燕,面相似乎在二十上下,身高七尺有餘,戴五彩頭巾,著冬黑曲裾深衣;

三人一起對竇文君、元爾傑施一禮,斗木獬說:“二位居士勞苦了!我們三位只能護送至此,後續煩請二位進洞完成引靈增補神位。”

“另外,二位儘管放心,此地尋常人等難以到達,且吾兄妹三人已在此處加布法陣,洞口方圓三里之內,妖邪不入,猛獸難侵。”

“來都來了,我們去收拾一番,三位進洞歇會為好。”竇文君回應。

“不可不可,按天界律例,吾等不得進此洞,指路紅光已散,二位自行進洞即可。”

竇文君元爾傑回頭一看,確實見到紅光逐漸減弱至幾乎消失。

“大哥,你交託二位居士,我們先下山,有事叫我們啦!”說話之間,壁水㺄和危月燕已經飛出五丈之外,往山下去了。

“我這五妹和七弟,來的路上就說大宛烏孫一帶草原戈壁甚為壯麗,平常神務繁忙,這次護送你們上山後一定要去遊覽三天,嬉鬧之心甚大,讓二位見笑了。”斗木獬無奈的搖頭嘆氣:“不過你們放心,十一月十九日未時之前,我會在這方圓五里內巡查守護,足以保二位萬般周全。”

“既然如此,先行謝過了!”竇文君回禮。

[1]獬豸:斗木獬的原型有爭議,這裡採用的是類似麒麟形象的說法,也有的說原型是犀牛。

[2]活物不可帶回:海關檢疫的基本規章。

[3]法冠:又稱獬豸冠,據傳是楚文王所制,一般由執法官吏所戴,上有象徵獬豸角的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