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澈共領十七位弟子下山,前往大楊樹東村,離著還有幾里路,遇到了先行出發的任荻、項伍二人帶著十來人在路邊等候。
一問方知,就在大楊樹東村派人去雲清觀求助的這些時日,旁邊的大楊樹西村、白崗子村的瘟疫也開始嚴重了,這兩個村也派人打算去雲清觀,正好遇上了任荻、項伍二人,村民們一看道人裝束,上前問話,得知雲清觀的其他人馬上就到,所以就在這等候,在這等待期間,任荻和項伍也繪製了這三個村落的輿圖,標識了村民們的房屋分佈、河水流向、井水位置、平路坡路、林草之地之類。
陸澈接過輿圖,觀察到大楊樹東西兩村之間是一大片楊樹林,這兩村也是因此得名,此地離東西兩村距離接近,離白崗子村也不算遠。
這楊樹林一側有空地,恰好傍河,於是陸澈決定帶眾弟子在此安營,一來取水便利,二來救治瘟疫,也會需要大量清潔水洗。
到達空地後,弟子們開始卸貨安營佈置,先劃分物資區、藥材區、清洗區、接民區、觀察區、救治區。
物資區:存放布匹油料各種物資;
藥材區:存放藥材;
清洗區:清潔烘烤面巾手套、各類衣物之類;
接民區:用於診治抬來或領著走來的村民;
觀察區:用於留置未能確定是否患病的村民;
救治區:用於施治確定患病的村民;
其中,前三個區與後頭各區,相互架設圍欄,不可相互序列。
挖溝建各區單獨取水道,不可混流;
同時,有弟子在河邊安裝水力風葉,各區換位均需以風葉吹衣。
安營劃區完畢後,弟子們又全體更換緊袖衣裝,備好外袍,搬出油布手套、面巾等一應之物,並在楊樹林砍斫木柴以備火堆。
最後,在這片空地的路邊立上木牌,寫上“雲清營”。
正忙碌時,三個村的里正領著七八人也到了,經介紹,來的有魏、蘇兩位鄉紳,里正說這次瘟疫原本已通報郡署,但郡署方面只回了個書信說是郡城也起了瘟疫,自顧不暇。所以只能這幾個村自行救治,來的二位鄉紳願解囊相助,兩日之內就會有數車粗鹽精佈防蟲油料等物送到。
其中,蘇鄉紳淨手收拾完畢,來到陸澈和眾位弟子面前說各位一定要傾力相助,自已過去這些年,經營米糧勾連郡縣關係各種鬥巧爭奇,攢下豐厚家資,但這次瘟疫一來,閤家上下竟然病亡至只剩了自已和一小女,耕種稼穡也難以維持。蘇鄉紳一看這般,縱有萬貫家財又有何用,於是一狠心,乾脆將家資財帛幾乎盡數捐出,以保村民周全。
眾人聽罷,傷嗟不已,陸澈首先感謝二位鄉紳解囊,因為雲清觀帶來的器物巾布等物估計只夠一月之用,剛才正在焦慮,就趕上二位如此大力相助,物資不缺了。
同時,他也勸蘇鄉紳看開些,畢竟還要盡力護持小女周全,蘇鄉紳擺手悲切難言,過了一陣說自已這財力已經盡出,別的也幫不上什麼了,希望陸澈等人一定要盡力救治村民。陸澈與眾弟子也再次慨然應諾。
里正和兩位鄉紳與交待一番本村的村民與器物等事宜後,還留下了目前未患病的六名機敏青壯幫工,然後里正和鄉紳也就離去了。
弟子們這邊林間營地佈置完畢後,陸澈與眾弟子開始劃定分工準備前往各村現場察診,算來十八人分往三個村也基本夠用。
據之前任荻和項伍的勘察,幾個村的大概情況是:
大楊樹東村,村民人數最多,瘟疫最為嚴重;
大楊樹西村,背靠瀦瀧河,地形道路稍複雜;
白崗子村,距離略遠,與前兩村相比,村民人數較少,大部分似乎還是近期剛到的行商;
於是陸澈與眾弟子議定:
大楊樹東村,由陸澈親自領隊,李葛、項伍及另外三位弟子協同;
大楊樹西村,張角領隊,王申、任荻領另外兩位弟子共同前往;
最後,白崗子村,衛惇領隊,鄧明、馬玄再領三位弟子前往;
單留一弟子,留守村間營地,領六名村民幫工,操持營地並準備接待前來的村民。
一開始張角說白崗子村距離較遠,主動申請前往,但陸澈認為大楊樹兩村人數較多,張角作為大夥的二師兄,理應扛起西村的重擔,於是就把張角派往大楊樹西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