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虎山雲清觀中,于吉與陸澈二人,潛心修訂《太平經》[1],一晃又是十餘年過去了。
這十餘年相處下來,陸澈發現于吉相較五莊觀等眾人,更有入世之心,經常和陸澈言稱,既然道法自然,通達天地,自然當入紅塵以身踐之,藏於名山幽谷,避世隱居實非大道,所以除了修訂典籍之外,時常外出或行醫或講道,甚是忙碌。
元嘉二年[2]七月,有日食出現;又八月,有黃龍現世之傳言,冬十月,京城地動,傷亡甚眾。
這一日,陸澈在雲清觀中打掃,于吉歸來,卸氅抖雪,說起這一次雲遊所見,並根據天象與太平經推算,怕是大亂之世將近。
陸澈聞之難免擔憂,就問仙師所推算這亂世將有多亂,于吉說可能是亙古未有之亂,然後陸澈又問:既遇亂世,仙師可保平安否?于吉大笑說陸居士你可記得太平經中所言:“人死盡滅,盡成灰土,必不復見。自天地開闢,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以及“順應天理、上下而合除天災,心開、目明、耳洞,能知未然之事則深念未然卓然自異。”
陸澈聞之,隱隱見汗:“仙師且住,陸某才學淺薄,請仙師明言即可。”
于吉回道:“莫要顛亂心思,多留心應對、救濟蒼生就是。”
陸澈又問:“既然仙師覺得要應對未然之事,我們當如何應對。”
于吉答:“近來先有日食、天象有異,又見地動、地不安滿,再加黃龍之說人心浮動,這番侵擾恐有戰亂疫荒,觀中可修葺圍牆山門以防亂匪,開荒屯糧以助饑民,收徒傳醫以護民康。”眾人皆以為有理。
於是觀中眾弟子,開始分工行動,有的弟子挖掘石料夯土砌牆,有的去丈量測地以備開荒屯田,陸澈則負責領幾位弟子,開始在附近的縣鄉發榜收徒傳授醫藥之術。
陸澈安排張榜三月後,各路弟子領回共九十二人,由於吉和陸澈二人組織基本的問答測試,透過者六十五人,留於觀內學醫藥之術,其餘人等各發放十八斤米糧遣回。
半年後,醫藥這一部弟子大考,成績卓越之十二人,選為入室弟子,著重教之,十二人分別為:
澹臺瑾,泰山郡人,甚得陸澈于吉二人賞識,定為大弟子,首傳衣缽。
張角,鉅鹿人,才學博達,陰陽術數言辯醫藥之法皆通。
衛惇,琅琊人,除醫藥之法外,好軍陣之術。
李葛,涿郡人,好犬馬結交豪客,膂力出眾。
淳于志,潁川郡人,通經史。
項伍,彭城人,善刀馬。
王申,右扶風人,弓馬不凡。
鄧明,雲中郡人,女弟子,通運籌謀算。
任荻,雁門郡人,女弟子,山野尋路精熟。
萬忠,西河郡人,善庖廚之術。
李常,渤海郡人,善刀矛。
馬玄,漁陽郡人,通鼓樂之術。
自於吉與陸澈在山中開始籌備,近兩年間果然周邊郡縣出現零星幾次瘟疫,陸澈輪番派出澹臺瑾、張角、李葛、衛惇、淳于志領隊前往救治,皆能平定。
這一年開春,山門外來了一大群人,塵土滿身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有的還腿腳帶傷有血膿,自稱博陵縣大楊樹東村來的。
弟子剛開了山門,就見這十幾號人跪地便拜,說是於神仙千萬要救救我們,再不去幫忙,只怕是兩個村的人都要死乾淨了。
這些時日于吉恰好外出未歸,弟子通報陸澈後,陸澈先來到前廳帶眾弟子安頓了這十幾號人,沐浴更衣清理傷處,同時也向他們問詢了近況。
原來,博陵縣開年以來,即現瘟疫,大楊樹東村尤其嚴重,此次瘟疫因何起源無從知曉,最早是有兩人巨咳嘔吐,然後周身血脈隱隱有紫黑之跡象,八日後二人即亡,與此二人接觸之三十餘人,六七日內也出現類似病症,十日後也亡了十四人。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說完這些,又紛紛說我們祖輩曾有言,說村裡有大難災劫,可來求助雲清觀的於神仙,這幾年瘟疫好幾次了其實,之前的幾次規模較小,就沒好意思來麻煩於神仙,這次實在是頂不住了,派出了二十三人前來尋助,路上病餓又亡了八人。
陸澈瞭解後回答:“列位,於仙師外出暫且未歸,要不…”
“啊?於神仙沒在?”、“這可如何是好?”、“完了完了,這下全完了……”
村民們一陣亂哄哄,正在此時,廳門處有人使勁喊了一嗓子:“閃一閃!吳老到了!”
眾人一閃,就見一年輕人扶一老者前來:“老朽年事已高,晚了一會,待老朽來請教一番。”
說話之間,老者湊近看了看陸澈,原來陸澈久居漢地,水土原因導致面容的西域特徵已經不甚明顯,老者看了一會問道:“尊駕可是姓陸?”
“沒錯,正是陸某。”
老者立即便要拜,陸澈扶住他坐下說話。
有一弟子搬過椅子來,老者坐下說:“老朽姓吳,這次是和這幫後生一起來,畢竟年老力衰走的慢了點,所以這會才到。老朽聽說過,五原郡一帶曾有個西域面容的陸神仙法力通天,普濟眾生三十多年後不知所蹤,我沒看錯的話,就是您了對吧。”
“老人家說的過頭了,陸某哪有什麼法力,只是略通點醫藥之術而已,所以以這次在下帶眾弟子前往救治瘟疫,您看如何。”
吳老一聽,又要下拜,陸澈和一弟子扶住後,吳老轉身和那十幾人說:“各位!咱們村有救了!一年多前,我家老三外出在另一縣時,遇到過幾位年輕道人在救治瘟疫,當時好奇的問了下,那幾位年輕道人說他們是雲清觀來的,師父姓陸,當時還以為只是偶然都姓陸,現在見面了,這就是當年的陸神仙!這次有陸神仙出手,咱們村真的有救了!”
眾人一聽,頓時又要拜,陸澈說別拜了,既然如此趕緊準備下山事宜。
於是陸澈和大弟子澹臺瑾開始部署:
澹臺瑾,領淳于志、萬忠、李常留守觀中,全觀上下注意防瘟,如果於吉近期歸來,也請於仙師有所防範;
全觀共有良馬二十四,這次事態緊急,備出十八匹,由陸澈帶張角、衛惇、李葛等八大弟子、另加其餘九位弟子共十八人下山;
任荻、項伍二人裝備齊整先行出發,調查除大楊樹東村附近別的村落瘟疫跡象,如有擴散這次一併救治;
其餘人等,備足引火、淨水、巾布、粗細鹽、米糧等器具物資,也啟程前往大楊樹東村;
[1]太平經:又名《太平清領書》,據說是天仙傳授給東漢于吉的道教典籍,此處演繹為於陸二人共同修訂,共170卷。其內容包括天地、災異、神仙、陰陽、五行、十支等諸多內容,《太平經》具備早期的“天人合一”理念,涵蓋了“無為而無不為”治理觀念,甚至涉及財產共有、自食其力等觀念,算是有樸素的平等理想。
[2]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漢桓帝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