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四月初九,大宛國南境,萬壽山五莊觀。

一眾弟子在觀主房間門外等候新一任觀主,艮水和離火以及星部弟子,前幾天就已經收到了元始天尊的文牒,說今日巳時末,新任的觀主龐涓就要到達。文牒上說,這龐觀主之前是魏國名將,因征戰多年殺氣甚重,故將其靈念帶到玉虛宮封煉休養多年再來上任,如今已稱得上氣度不凡、翩翩公子雅量高致。

在眾人一片期待之中,只見觀主房間內幾聲雷響,金光大作,撲通一聲有人落到了床鋪之上,還伴隨著嘩啦一陣盔甲聲,眾弟子大喊:“龐觀主到啦!來來,準備拜見龐觀主!”話音剛落,哐的一聲響,觀主房間的門從裡邊被踹開了。

門外眾人一驚,齊齊的看向房門方向,只見門裡跳出一人,身高九尺,面如冠玉,三綹短髯,頭戴鐵盔,身穿鐵葉連環甲,背十二石弩[1],腰懸一劍。

此人跳到門外,怒目圓睜,大吼一聲:“這是什麼地方?離魏國多遠?你們是何許人也?”

艮水大著膽子湊上來:“那啥,您是不是龐涓龐將軍?”

“正是龐某!”

“那就對了,稟觀主,弟子道號艮水,此地是羌西七千裡外的萬壽山五莊觀,按元始天尊的文牒,您要來這當觀主,我們都是這觀中的弟子…”

“什麼?!羌地已經在中原往西,這地方…羌西還七千裡外?算了,遠就遠點,當觀主是吧,那好,本觀主請你們幫忙速速備馬…駱駝也行!龐某要回去再領魏軍,與那齊趙戰他一場,以雪我恨!”

“觀主且慢,現在齊國趙國都已經沒有了,您不需要去打了。”

“啥?齊國和趙國沒了?”龐涓仰天大笑:“哈哈哈,我大魏果然神武,不枉龐某征戰一場…”

“大魏?觀主,魏…魏國也沒了。”

“也沒了?魏國也沒了?被誰滅了?”

“回觀主,是被秦國滅了。”

“等等,不對啊,龐某最後一戰時大魏依然不弱,這…現在是何年何月?!”

“回觀主,中原一帶,現在稱漢,離您陣前壯烈已經是…二百四十多年了。”

“什麼?!剛不說魏國是被秦國滅的嗎,咋現在又叫什麼漢?秦國改名了?”

“沒,秦國沒改名,秦國統一天下也就十幾年,就又被滅了,劉氏據有天下,國號為漢。”

“等等,這秦…能滅了魏,應當不弱,咋就十幾年又沒了?算了算了,反正現在中原地區稱漢是吧…對了,剛才你說,這都過了二百四十多年?也對,想起來了,之前是有人和我說過封我個神職啥的,那…你們可曾聽說過中原的孫臏田忌?”

眾弟子互相看看,紛紛搖頭,艮水也回應:“回觀主,未曾聽說,這二位如果是凡人的話,二百多年過去,想必早已化入黃土。”

龐涓聞聽此言,頓時面朝東方,指天大笑:“哈哈哈哈,豎子孫臏你勝了我又能如何,如今你屍寒骨冷融入黃土,豈比得了我龐某另有神職!”繼而又是一陣掩面大哭:“然而這又有何用,此地終究離中原七千裡,世人只知我敗於那孫臏之手…龐某妒害同門之惡名也已流傳了這二百多年…”

這一陣大哭一陣大笑,艮水離火及觀內弟子們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過了好一會,又見龐涓嘆道:“如今齊趙魏已亡秦已滅,龐某雪恨尋仇也無從談起,這…龐某如今還有啥可做的…”

艮水回應:“觀主,這有天尊的文牒,既然您也沒其他事可做,在我們這好好做觀主就是了。”

“做什麼觀主?龐某沒興趣!那什麼狗屁天尊,竟然關了老子二百多年,如今龐某雪恨無門報仇無路,還做個啥子觀主!”話音未落,從弟子當中飛出三人:“你算個什麼東西,竟然辱罵天尊!”,說話之間,四人扭打在一處,嚎叫大罵之聲不絕於耳。

艮水離火二人一看,衝上去的這三人是二十多年前收養到本觀的戰亂孤兒,常感念祖師和天尊建觀之恩德,今日一見這龐涓言語之間對天尊不敬,一時摁不住怒火就跳了出來,轉眼之間又有三四名弟子加入群毆。

兩位師兄沒想到會出現如此混亂,忙召其餘弟子上前拉架:“觀主!幾位師弟!都快快住手,這這…成何體統!”

眾弟子終於將龐涓和那幾位弟子拉開,一看龐涓盔已掉落、鎧甲多處散開,連頭髮也散出幾綹;參與鬥毆的弟子們也都道冠歪斜、道袍扯散甚至撕開,各種裝束配飾散落一地。

“龐某沒興趣當觀主,那誰,艮水,你是大師兄是吧,從現在起你是觀主了!”

“不可不可,弟子命格不合,做不了觀主…”還沒說完,只見哐噹一聲,龐涓轉身進屋關了門。

突然門又開了,“對了,龐某既然來了,也不能白吃你們的,器物整修、田畝丈量、商賈運籌這些,需要出力的地方儘管來說,務農耕種龐某也行。”又是咣噹一聲,門關上了。

眾弟子一時無語,離火悄悄湊到艮水身邊:“大師兄,文牒上說龐觀主氣度不凡雅量高致?這好像不太對吧,莫非天尊現在年歲漸高…”

艮水正色回道:“胡說什麼!天尊既然那麼說自然有其道理,今日之事或許是個誤會,不可胡言亂語!”

嘴上這麼說,其實艮水自已也懷疑天尊是不是搞錯了,不過眼下這局面一時之間也沒個頭緒,只好告知眾弟子說觀主初來乍到難以適應,所以今日就先安歇了,大夥也都各就其位,不必再議論觀主了,並命杜赤、開青二位師弟按例定時給觀主房間送上餐食茶點,然後眾人各自散去了。

[1]十二石弩:戰國時期,魏武卒的標準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