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挺認真地寫了個完結的。其實最近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一種不知道怎麼形容的懈怠捆綁住了我,最後都只是在腦子裡過一遍就罷了。

今天這篇會很長,倒也不是為了什麼,只是想到哪寫到哪吧。

最近看了很多小說,有一個主角懂事的讓人心疼。男主們的境遇差別太大,又因為懂事而選擇不去說。雖然不公平,但是不必承擔這些也確實會過得快樂些。

後來我想了想,想的很想哭。

我其實一直知道,懂事確實不是一個特別不錯的詞語。

早慧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富有讚譽。

其實吃的苦和心理不斷給自已的那種安撫才是常態,不斷為所有的遭受編織藉口好讓自已能夠接受一下,卻遲早會因為過分在意崩潰。

崩潰的突然,迅猛,然後卻又要在發洩之後撿起來,吞下去。

這就是懂事的孩子。

我開始和母親有大小的爭執是從大學開始的。

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懂得了索求,於是我就好像是在壓迫一樣地獲得。同樣的道理髮生在外婆也不怎麼管我通宵不吃飯了。

我突然間獲得了和哥哥一樣的待遇。

在我看得到的地方。

我其實有一種放縱的好像是上癮的快感,雖然自已眼裡是對方可以說不就停下的交易,不知道為什麼卻變成了好像為所欲為的免死金牌。

這是不合適的,在不合適的年紀。

其實不太好敘述這樣的感受,說來的遭遇也沒有想象中那麼悲痛了,時間確實是良藥。只是覺得有些不公平罷了。

我還是不太理解的,那樣聽話懂事的自已卻得不到注視。反倒是有些瑕疵的他們更容易得到滿足以外的貪慾。我什麼都不說,好的壞的生活中的我想的我接觸的都不說。

因為沒有人會聽。

於是習慣了自已承受。

獨立這兩個字從四歲還是五歲被一個人丟在空洞洞地吞掉我的屋子裡就註定刻在我的心上了。

現在或許說出來還是蠻傷感的,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我怕黑,怕的要命,家裡除了我在的小沙發小客廳亮著燈,只有掛在牆上的電視裡細細碎碎的動畫陪著我。

我哭了三個晚上之後,意識到,哭是沒有用的。於是我不再哭了。

很奇怪地,這個習慣養成了。

我總覺得哭是一件值得羞恥的事情,總覺得是在乞討同情。

這是不應該的,因為這樣太要強了,而事實就是根本沒有那麼厲害。

但是負能量實在沒有辦法宣洩和訴說。

於是給自已找了很多很多理由。

就這樣過去了...反正也只有自已知道。

後來的我一直很懂事,但是我更喜歡在學校裡。學校和家不一樣,因為懂事早慧,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擁有更多的喜歡和權力。因為你比別人多學會了一點,控制自已。

我很喜歡大家,於是我認為我接觸的大部分人還是好人居多。

說不上什麼真誠相對吧,只是喜歡的心是很熱烈的。當然,事實上也不會做出什麼犧牲自我的事情。

於是變成了兩個極端。

家和學校在我眼裡像是割裂的兩個空間,我需要在這兩個故事線裡扮演兩個不同的角色。一個外向開朗有能力,一個沉默乖巧總犯錯。我其實也不知道哪個是真的自已,可能都是,也可能都不是。

我也不理解,為什麼在那裡可以解釋的事情在這裡卻下了定論,判了死刑。好多事情都是這樣,塗抹來塗抹去,一張紙的正反面變得截然不同。

最後總體脫離不了軟弱這兩個字。

越長大,那種好像可以做到一切的抱負越消失殆盡。好像過去的傷害磨出來的參差終於徹底造成了結果。

我真的很喜歡學校。

比起所謂大家厭惡的很多,我真的很喜歡。我擁抱了很多善意和包容。

我在小學懂得了討人喜歡,在初中明白了驕傲和誤解,在高中學會了交際,在大學獲得了寵愛。

我一直覺得自已皺巴巴的,太熱烈又太過冷淡,像是一塊在烈火中炙烤的冰。很奇怪的存在著。

其實我自卑過甚。

在大學反而獲得了關注和喜愛。

這對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我開始意識到自已的價值,透過外界傳達過來。

我開始沒那麼小心翼翼了。

不必偽裝也可以很好。

其實應該都明白的,抗拒做某件事的原因只是因為做不到。

怕自已露怯然後丟人,因為自已做不到所以乾脆不要嘗試。

這是不好的。

卻做不到不去做。

其實這麼多年的很多事情,我也不會去想說這些事情為什麼要發生在我身上,卻也不可能說還要感謝苦難。只是沉默的接受了來自經歷的打磨。因為你接不接受,都是這樣了。

其實也經常質疑自已這種剖析的行為是不是合適,也確實說過如果願意的人他們來傾聽其實也就是訴說慾望的來源。只是怎麼說其實也不能透過這些就搞懂我的。

因為我也搞不懂我自已。

這個欄目或許還會更新,在時不時地想起過去的時候。但是希冀是頻率越少越好。

其實來年的願望很多,今年沒實現的也很多。

只是應該給自已添把火。

因為一直沒過上想要的生活啊。

其實很期待獲得什麼,又覺得遙遠,還覺得自已不配。

因為自我視角的比喻就是像一顆空心的小玻璃珠,你也不能指望他裝下什麼。

只是看到貨架上的水晶球,又覺得裡面的東西很好看,很想擁有。

覺得不太可能,又很期待,但是又很害怕。

害怕拿不到,害怕裝不下。

更害怕努力變成了水晶球,裡面借住的漂亮玩意卻走了。留下一個更大的更空的地方。

這種形容有些荒誕了,卻不難理解。

就像我總是,拒絕交流又覺得寂寞。

有時候很疲憊,覺得在唱獨角戲。其實完全是能感受到的,騙騙自已一兩次也不願意了。

可是,好像不交往的關係就這樣了。

古怪。

也不全古怪。

可能這就是說的沒緣分吧。

親疏關係總是這樣來的很突然,卻又可以一瞬間擊潰我的防線。

原來我們之間只是這樣啊。

其實早有預料,只是確實找不到繼續的藉口。

覺得很寂寞。

可是也找不到一段搭構的關係,因為疲於社交。可是如果一段關係完全需要社交來進行,而不是彼此聊的很起興的話。

感覺也沒有那麼必要。

所以習慣了可有可無,對自已也對別人。

最後歸來歸去還是過得一個人的日子。

所以很期待工作了有一定的存款了,可以有一隻小貓咪。

雖然很不公平,但是確實讓一個生命變成了所有物,一種霸道卻安心的關係。

有些頭疼。

該改改日夜顛倒的毛病了。

只是看不得房間亂糟糟了。

又要丟掉很多東西,太多沒必要的玩意兒了。

我知道我會懷念過去的日子。

只是我必須向前看。

想盡辦法過好自已的日子。

這是我從小的夢想。

真希望能變成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啊。

就像石頭蹦出來的美猴王一樣,在沒有遇到唐僧也沒有小弟時候的自在。

所以說怪吧,好像排斥關係卻事實上很渴望紐帶。

只是覺得是束縛吧。

就像是在肚子裡的臍帶一樣,必須汲取養分,卻又在等待著成熟脫離。

人生就是這麼多不得不啊。

逃不掉也避不開。

就這樣吧。

歡迎。

我的二字開頭的人生。

願你從這開始的起點一路順遂,也不必吃心頭剜肉的痛。

自私點,不再為別人許願,只為自已,然後再努力庇護愛你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