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慮怎麼讓自已變得好起來,讓自律和計劃重新執行,成為生活的框架。忙起來可以少了很多亂七八遭。

主要是這一個月真的很爛。沒有計劃的頹廢和無所謂,承諾也是虛幻的極點。

我答應的屁話怎麼好像沒有任何意義。

真的很差勁。

不是說人都應該足夠努力和奮進,但至少我應該是才對。

我如果做不到,我會一直保持這樣的後悔和痛苦,然後焦慮和悲傷會一直不斷地上下起伏。

我應該要好一點才對,感覺應該至少滿足自已的期待,辜負很多珍惜我的人已經感覺很抱歉了,最次也應該不辜負自已啊。夢想和期冀也並不是什麼順理成章就可以達到事情。

我痛恨的厭惡的不應該發生在我的身上。

想多出去走走,很多事情它不再觸碰以後,就會失去很多感受。

寫什麼也不是做一個空想家就可以手到擒來的。

比如想做影片,改一下公眾號的模板格式,也想加入一點音訊。其實覺得文字主要的意義是閱讀也沒必要特別花哨。可是想來想去也不是懶惰的好的藉口。

分明是應該變好的。

應該多一點勇氣。

今天重新下了全民K歌,唱了一會只給自已聽的歌,當然是放的原聲。

我很膽怯的,在自已掌握不好的事情上。

比如我很容易跑調,所以出去唱歌也不會做麥霸,如果是合唱我覺得足夠好了。在會的人面前露怯才是習以為常。我也很喜歡捧場。也確實喜歡聽歌>唱歌,但不代表我沒有慾望,雖然會跑調,雖然會害怕。

想起來一直想用自已的文章錄音訊,小凡說我寫的東西很像是耳邊有我在說話,於是我也想試試。

其實我從沒做過。

我只是聽得多了,聽得出好壞,聽得出毛病,自已其實一點都不擅長。

會擔心的問題有很多,也是遺憾。

我做這個欄目也是為了不留遺憾來的,那就開始踩一步一步,還有30天。

大概就走了很遠也說不定。

我好羨慕很多人的生活,總覺得自由自在又快樂。

我總是憋著的那種感覺,也習慣於做這樣。

但其實也不是。

哪裡都有值得看看的地方,匆匆一瞥漲了見識,也會留下遺憾。

小小的計劃,開始做吧,想逛遍這裡,用自已的腳步作量程,每一次都會走過不一樣。

看看天,看看地,看看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像以前一直做的那樣。

又開始想念過去了。

也確實美好的曾經。

應該去聽聽風聲。

如我所願。

我一直說自已是一個挺倒黴的人,主要是經常在生活中遇到倒黴的會受傷的雞毛蒜皮。只是我也承認我也是一個幸運的人。

當然我希望這件事情可以是我獨有,特殊對我來說是一件可以偷偷快樂的事情,但是這件不會影響分給我好處的事情如果可以讓大家都擁有,我也不覺得是件壞事。

我總是會在很需要指點和幾乎是人生關鍵的轉折點的時候遇到隻言片語非常對應我的現狀,並且告訴我應該怎麼走。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那本書永遠都不是最新的,會是我從哪個不知道的角落裡發現的,會是很久之前就出版的,甚至不是學校要求的讀物。

總之,它就是那樣巧合的出現了。

還有一些人和一些地方,他們就是這樣,出現了。

在我最需要的時候。

我當然需要慶祝這種巧合,也總是會受寵若驚,然後把它定義為上天註定給予的答案。

雖然聽起來不但玄學還迷信。但是真的很棒。

所以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真是有趣的不得了。

苦惱的事情和它的解決方法真的就是和怎麼也找不到的小東西一樣,出現的莫名其妙。

雖然等待並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解決方式,但是如果真的無能為力,那就乾脆放下吧,總要讓最後幾天,剩下的最後幾天不必陷在焦慮裡。

所以我很喜歡認識長者。時間和經歷帶來的優秀當然永遠不止他們頭上的榮譽那麼一點點。我正在走過的路,是他們走過的。或許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但是他們總是能夠給予我需要的答案,即使不能夠,也能告訴我前進的一些可行性。

其實這就足夠了,因為迷茫和不知所向,主要還是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到的都會不一樣。人和人彼此的幫助,以及傳承一樣的教導,真的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因為都不是必須的事情,是願意的事情啊。

當然值得奉上百分之一百的感謝,為他們付出的時間,也為自已得到解答的問題。

於是也能饒有興趣做這樣的事情。

溫故過去和發現他們的現在和自已過去的區別。還能夠感受到當初幫助自已的長者的體會,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對認識這件事情,總是抱著莫大的興趣。

因為人的千奇百怪本來就是怎麼也研究不透的問題,卻可以讓自已對別人的評析更為接地氣,也更能理解更多的事情。

很多問題,只是缺少了那樣的角度罷了。

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人會不喜歡真誠的人嗎?即使他們的真誠好像是莽撞的。

起碼我不會。

前兩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我說我雖然有很多毛病,但是我對我喜歡的人是真誠的表達的,我會做很多好像是控制的為他們好的事情,也會因為長大而換一種更能夠讓他們接受的方式。

只是無能為力和不接受會消磨這種意圖。

因為沒必要,你也不接受,所以我不會繼續。

當然也不是說誰就是如何如何不值得交往的人,只是你不能夠接受我的好意而已,我們只是不合拍。但是誰也不是完全的壞人啊。

後來我在想,人和人相處的時候,大家也總是在抱怨,明明是有意圖的,一眼就能看破的,還要用那種噁心的好像婉轉的方式故意要求你,用一種隱晦的逼迫,要自已做對自已沒有好處的事情。

相反是,關係足夠好就可以全盤托出。

但正是關係不好,連吐槽和厭惡都要估計著面子說不出口,讓這種行為更加生厭。

明明直白地說出,也可以得到直白的拒絕。

但是其實完全也能夠理解。

因為對方的意圖就是希望你做這件對ta有好處的麻煩事,所以意圖用一種表面上看不出來在逼迫你的方式。雖然明白人會反而對你有怨氣。

但是萬一自已是那個笨人呢。

於是拒絕變成了說不出口的話。

所以真誠變成了期望。

“為什麼不可以直接說呢”

居然變成了奢望。

交往不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消費本來就沒有的感,那怎麼會擁有一段健康的關係呢。

幫忙永遠都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啊。

一個人選擇幫助總是要有意圖的,就算是為了友情那也是意圖,就連隨手的幫助也會獲得快樂,為什麼要用逼迫的方式呢。

我不理解。

就像是我一直在想,領導是會喜歡拍馬屁的人,還是真誠誇獎沉默和有事說事的人呢。

我當然清楚,受到駁斥和批評會有一些不快樂,可是能夠讓自已\/事情完成的更為完美,這種成就感才是痛快的吧。

而且真誠的人,相處起來的感受,簡單。

需要什麼和希望得到什麼都在明面上。

給可以,不給就給予足夠的理由,ta也不會難過。

因為ta自已清楚,自已應不應該得到。

就像是尋求朋友的幫助一樣,不管人家找的是什麼藉口,如果可以得到幫助是自已的幸運和平時的經營,如果不行,那是應該的。

而不應該覺得人家就是順手怎麼不幫忙是什麼天大的錯事,除非你曾經給了什麼大恩大德人家要還,不然可沒有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情。

總是一報還一報罷了,怎麼還能夠要求別人,然後別人達不到又在心底裡怨恨呢。

那這樣的人確實沒必要交往了。

像是貔貅,只進不出。

無盡的輸出換不來什麼東西,那不如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