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明朝的早朝地點和電視劇裡面常見不相吻合。

明初早朝議事分御殿與御門兩種形式。成祖以後御殿形式漸不實行,皇帝通常選擇到奉天門升座與群臣見面決事,故稱為“御門聽政”。

所以一般而言,明朝早朝的朝會一般都是在奉天門外的廣場舉行。

早朝時,皇帝每天清晨在奉天殿門外接見文武百官,聽取奏事,釋出政令。

明朝早朝的時間一般是在四、五點鐘,根據季節和天氣的變化有所調整。早朝前,皇帝要早起床更衣,進入內殿祭拜祖先和天地。然後由內侍引領,乘坐轎子或馬車前往奉天殿。

奉天殿是明朝皇帝舉行大朝會的地方,位於皇城(也就是紫荊城)中軸線上,緊鄰太和殿。奉天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原名承天殿,到了明嘉靖三十八年改為現名。

奉天殿外有一座鐘樓和一座鼓樓,分別懸掛著一口大鐘和一面大鼓。早朝時,鼓樓上會敲響三通鼓聲,以示召集百官入朝。同時,鐘樓上也會敲響三聲鐘聲,以示皇帝出發前往奉天殿。

百官在聽到鼓聲後,要迅速排隊進入紫禁城,經過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到達奉天殿前的廣場。朝班序立,公、侯位於文武班首,一品官以下各照品級依文東武西按序排列,風憲糾儀官居下,記注官朝北居文武第一班之後,稍近皇上,以便於觀聽記錄皇帝與大臣的言行。

皇帝升座後,坐在龍椅上,面向南方。內使捧香爐,上面鐫刻山河圖,放在御座前面,奏道安定了。鳴鞭後,眾官員行一拜三叩禮後分班侍立於門前的廣場上。各官不許擅越,如有奏事,須要從班末行至御前跪奏,不許班內橫過,奏畢即人班序立。嘉靖九年又規定:常朝官叩頭畢,內閣官從東陛,錦衣官從西陛,分別順序升階,立於寶座的東西,錦農衛官立於司禮監以南。

然後由內侍傳達皇帝的問候或指示。接下來,由禮部尚書或吏部尚書向皇帝呈遞各地奏章,並彙報重要事項。皇帝根據奏章內容做出批示或決策,並下達相應的命令或賞賜。

除了呈遞奏疏外,百官還可以趁早朝時向皇帝直接陳述自已的意見或建議,這稱為“言事”。言事者要先得到皇帝的許可,然後走到龍椅前跪下說話。言事者要注意措辭恰當、言簡意賅、不得冒犯聖聽。如果言事者說得合理適當,皇帝會給予肯定或採納;如果言事者說得不妥當或不中肯,皇帝會給予批評或駁斥;如果言事者說得過分或有失禮節,皇帝甚至會給予懲罰或撤職。

早朝的時間一般持續到早上七點,也就是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時間段)結束。奏事畢,御史糾舉禮儀,這樣早朝才能算進行到末尾。皇帝會宣佈散朝,百官再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退殿。皇帝也會返回內宮,準備用早餐或處理其他事務。

走完了開啟流程,就來到了奏疏環節。

因為已經提前放出了風聲,所以這次朝會大家都很默契的等待。

刑部左侍郎溫體仁發出一聲咳嗽,隨後來到御前下跪:“臣刑部左侍郎溫體仁奉旨調查崔呈秀一案。崔呈秀為將功贖罪,供出前司禮監稟筆太監兼東廠提督魏忠賢與朝臣勾連,結黨營私,迫害忠臣等十六條大罪。臣敬呈陛下,請陛下降旨,責令有司仔細調查。”

南柯已經提前和他們協商了,謀逆、謀殺皇子、親王這些罪名都被挑出去了。

南柯給出的理由嘛,畢竟是先帝留下來的老人。先帝屍骨未寒,作為臣子、皇弟為他隱瞞過錯是應該的。

當然,其中是否有其他原因,就無人知曉了。

溫體仁的話像是一塊沸石落入水中,一下子就濺起水花,升騰水霧。

陛下聞言立刻震怒,詢問百官是否屬實?

東廠提督曹化淳立刻出列跪進:“臣管理東廠經過探查發現魏忠賢有二十條罪行。樁樁有證據、證人。”

這一下子誰還能不明白是誰讓溫體仁彈劾的。

於是,大學士黃立及、刑部員外郎史躬盛、兵部主事錢元、工部主事陸澄源等八名官員率先複議彈劾魏忠賢的罪行。

甚至有激進者,直接擴大了攻擊範圍,開始彈劾大學士顧秉謙、魏廣微。

局勢一邊倒,除了極少數幾個面色蒼白的官員獨自站在寒風中搖搖欲墜,大多數朝會官員一同呈上奏疏。

魏忠賢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他拉自已的乾兒子給自已墊背,想把罪行全部撇到崔呈秀身上。

這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的行為,他這一舉動徹底使他和自已的追隨者們本來就只是靠著利益維繫的關係直接破裂。

現在,魏忠賢本人已經被髮配鳳陽守靈——誰都知道他的末日來了。痛打落水狗,向來是受到人喜歡的。

這天之後,南柯收到很多奏疏。這些奏疏字跡相當工整,包裝相當精美,內容相當簡單,並且巧合的具有相似性:上來就痛罵魏忠賢,痛罵閹黨,順便檢舉某些同事的無恥行徑。最後總結:他們的行為讓我很憤怒,我很慚愧有早點檢舉他們,我有失責,我很慚愧。

剛開始南柯還仔細看看,後來沒了興趣,直接全部打包,讓人儲存起來。

無他,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此前和閹黨有聯絡,而現在看到閹黨倒臺了,急於撇清關係。

樹倒猴孫散,牆倒眾人推。

當天,南柯憤怒之下立刻擬旨:刑部左侍郎溫體仁升任刑部尚書主辦此案,務必追查到底。

孫承宗(經施鳯來及推薦)入閣,授東閣大學士,加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銜。協理此事。

袁立可接任大理寺卿,協理此事。

同時命令三司協助會審,增派錦衣衛指揮使同知駱養性、東廠提督曹化淳提供援助。

內閣之前所有大學士,隱瞞不報全部革職待罪。

朝廷除了新起復的和第一批跟隨彈劾的官員外,全部降職一級,不過准許他們依舊行使原來的職責。同時也鼓勵所有官員提供證據和檢舉魏忠賢的同黨。

第二天,孫承宗上疏請求允許韓爌進入內閣幫助處理政務,陛下應允。

起復韓爌任東閣大學士加工部尚書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