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這時候會不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這麼多的人推薦孫承宗。彷彿他孫承宗不出去任職,地球就會停止運轉一樣。
坦白講,我真的覺得承宗足夠厲害,但是如果你說在這個時候就告訴我這個答案,我顯然是不會信的。因為,這時候孫老師表現出來的只有在教育事業上奮鬥成果。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禪魚有一個猜測,請你聽我講一個設想你就知道了。對了,還不知道你玩不玩遊戲呢?如果你玩遊戲,那你肯定知道,即便你實力超群,但是要想穩定上分有一個強大的隊友和你開黑肯定不可缺少的。
當時朝廷裡面東林黨趕走了其他的非我族類,實力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肯定不希望這樣一位有資歷又深的皇帝信任的親密朋友就這樣被藏在宮裡搞教育,所以不斷推薦孫老師出去當官。
不過朱由校朱同學不願意,你把我孫老師拿走了,我想他怎麼辦?所以一直沒有實現。
如果真的一直這樣下去,可能後來的歷史上,不會有這樣一名愛國將領,更多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優秀老師。
禪魚能夠寫到這裡,其實你也猜到了最後的結果顯然不是這樣的。
打破這一切的偶然因素是一封打自已上司小報告的信寄到了朝廷。裡面的內容涉及遼東軍防,寫信者覺得目前的王在晉簡直就是在亂來。事關重大,官員不敢怠慢,趕緊呈到皇帝面前。但是我們的朱同學雖然實踐能力一絕,但是也只是對木工職業。皇帝副業這塊兒,他一個字都不認識幾個的人顯然是處理不了的。
理所當然的,學生不懂得就會問老師。他的老師就是孫承宗。
讓朱由校同學失望的是,孫老師說他沒有辦法決斷。
幸好,孫老師沒有讓朱同學完全失望,他決定親自去一趟,做一個實地考察。
於是東閣大學士兼任兵部尚書的孫承宗代表皇帝出使遼東,在山海關和八里鋪轉了一圈後,他對王大人便有了一個直觀且清晰的判斷——這人是個白痴。
孫老師畢竟教育經驗豐富,耐心給王在晉同學上了一次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談話課堂。在課堂上,孫老師原本準備循循善誘,幫助王同學正視自已的錯誤並改正。豈料,王同學不僅學習能力差勁,領悟能力有限,還喜歡頂撞老師。
孫老師沒有耐心和這個遲鈍的學生瞎扯,直接一封信寄給自已的皇帝學生把王同學踢了。
雖然趕走了王同學,但是孫老師並不打算自已單排上分,他找來了另外一個人——袁崇煥。
這一次記載進歷史的會面。公認的民族英雄和他的弟子飽受爭議的民族英雄第一次會面。
兩人一見如故,徹夜長談。孫老師很高興,他找到了一個新的學生,準備教他怎麼打仗,怎麼替朝廷鎮守遼東防線。
兵備僉事袁同學也非常激動,孫老師在朝廷裡面根基深厚,又能夠在皇帝耳邊說上話,自已這次搭上了他的上分車隊,那肯定穩定摘星。
不過我們也知道,打團只有兩個人是顯然不行的。孫老師如此聰明,怎麼會不知道孤軍奮戰的忌諱?他找來了一群費力干將。
有馬世龍,這是一位標準的悍將,也可以說是“憨將”。
因為這個是真的豪橫,不聽別人打招呼,有次友軍請求他配合作戰,可是直到友軍被打垮他都按兵不動。
看起來馬世龍是一個不聽話的學生,孫老師找來不是會壞事嗎?還真不會,因為孫承宗的話他不僅是要聽,而且是必須要聽。
沒有其他的原因,孫老師對他恩重如山。
當初孫老師剛剛入閣管理兵部事務的時候,馬同學雖然有了名氣,但是也只是一個小將領。有幸,孫老師見了他,對他非常賞識,一有機會就給他升官謀福利。他吃著孫老師開的小灶,上升的非常快。然而這個人官場交際能力非常差,得罪了很多同僚。同時一身壞毛病,惹了不少事,被很多人彈劾。眼看著就要被擼了,關鍵時刻,孫老師幫人幫到底,出面給他擦屁股。朱同學一看是自已親愛的孫老師出來幫他說話,也就預設辦了人情案子。
接著,又在老兵油子裡面找到一個老實誠懇的滿桂同學;從刑場上“搶”下了死刑犯趙率教……
就這樣,孫老師一手率領他親自組建的“上分車隊”們通力合作,建立讓清朝人磕破頭也沒有打穿的關寧防線,訓練了一支直到明朝滅亡也沒有真正被打敗的關寧鐵騎。
(一系列成果可以簡單評價為:修復大城九,城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訓練弓弩、火炮手五萬;立軍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冑、軍事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守城的礌石)、滷盾等數萬具。另外,拓地四百里;召集遼人四十餘萬,訓練遼兵三萬;屯田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兩白銀。)
孫承宗用不斷蠶食,步步推進的穩定戰略收復了大片失地。
遼東眼看著一片形勢大好,但是朝廷傳來了壞訊息——東林倒臺了。孫先生忙著在外面和別人打團,捷報不斷。結果——家被偷了。
一群精明的老狐狸輸了一個比他們更無恥,更精明的人——魏忠賢。
魏公公害怕孫承宗帶兵勤王,不斷抓住一切機會攻擊他。不勝其擾的孫承宗只能選擇暫時離開,不過他手裡還握著一張能夠絕地反擊的底牌。
他準備回京面見皇帝,不能夠讓魏公公再這樣胡來了。魏公公感覺到了危險,在朱同學耳邊唧唧歪歪個不停。朱同學不堪其擾,為了能夠安心工作,只能下旨讓孫老師不要來皇宮了。
孫老師此時有兩個選擇,
選擇一,不顧旨意,強行進宮。
選擇二,乖乖聽話,回家養老。
孫老師必須要謹慎選擇,他當時身為皇帝親信重臣,手裡又握著兵權,對朝廷的影響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