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錢,人們很容易就聯想到銀行。

在明代,銀行的前身錢莊。已經出現了。

(又稱票號,兩者一般沒有區別。只不過在習慣上北方稱票號,南方稱錢莊。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在明英宗正統年間,由於大明寶鈔貶值,政府不得已放鬆用銀禁令,銀錢公開流通。

但是此後幾代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由於私錢龐雜,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制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多。

於是,兌換業得到發展。

例如在嘉靖時大開鑄爐,錢幣名類繁多,單是制錢就有金背、旋邊等幾十種名目。

在此情況下,販賣銅錢和私鑄私熔更多,乃出現若干專營銅錢兌換的金融組織,稱為錢店,又叫錢鋪、錢莊、兌店、錢肆、錢桌或錢攤。

到了嘉靖八年,私販銅錢猖獗,朝廷認識到了危害性,下令禁止販賣銅錢。這一政策導致經營貨幣兌換業務的錢桌、錢鋪等“私相結約,各閉錢市,以致物價翔踴”。百姓苦不堪言。

直到萬曆五年,龐尚鵬奏準設立錢鋪,是為錢鋪法定之始。當時朝廷以市鎮中殷實戶充任,隨其資金多寡,向官府買進位制錢,以通交易。

經過調查,南柯發現從錢鋪發展到錢莊,開始的時候,許多錢莊並非單純做銀錢兌換,往往也兼營其他行業。

當然銀票也出現了很久了,最早的銀票是北宋的“交子”。

銀票出現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宋代的經濟政策比較開放,商品經濟發展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貨幣數量變多,而當時銅錢短缺,滿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而且金屬貨幣的流通不便的問題也體現出來。

用當時當時的四川地區通行的價值最低的金屬貨幣鐵錢舉例,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

這個質量,必須要車載了。財不外露,想象一下如果你拉著幾車錢去做生意,也就相當於在頭上貼了我有錢幾個大字。固然拉風,但是也些樹大招風。或許確實沒有多少,但是盜賊強盜怎能不光顧一下幫你分擔一些“苦惱”。

因此,在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銀票最早出現於四川的主要原因。

再者,金屬貨幣的原材料問題一直困擾著歷朝歷代統治者。而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宋代也避免不了這個煩惱。

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巨量的賠款不僅開支很大,而且會造成大量的金屬外流。

金屬外流造成的問題也很多。短期來看,假設賠款裡面有鐵幣,那你賠給敵人之後他可能轉身就融了打造武器了。

嘿嘿,到時候打你就有更順手的武器了。

從長期來看,大量金屬外流必然減少本國貨幣數量,影響經濟發展。

種種原因,促成了“銀票”的產生。

後來的元朝以使用銀票為主,明初承元制。

明太祖洪武年間發行的“大明寶鈔”用桑皮紙為鈔料,一貫鈔高一尺、寬六寸,是中國最大的銀票。

當然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明朝的以貴金屬銀為主流。

南柯對經濟學懂得不多,但是也知道這種情況必然是有弊端的。

為了瞭解到這些詳細情況,南柯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不僅讓東廠和錦衣衛同時調查,而且甚至還由徐光啟負責,從戶部、工部抽調官員協助。

臘月十日,當各方面的情報匯總起來以後,南柯內心已經有了計劃。

他準備建立一個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錢莊。

(歷史上第一個這樣的錢莊是日昇昌票號。前身為“西裕成”顏料莊,財東李大全和掌櫃雷履泰於清道光四年出資30萬兩銀改營,是中國第一家專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的私人金融機構。

據史料記載稱,日昇昌所經營的黃金時期年匯兌量,總額竟然高達3800萬兩,絕對稱得上是日進斗金。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日昇昌不斷壯大,開始在各地設立分號,網點遍佈除東北與西北以外的整個中國。在當時,只要是日昇昌的客戶,往往只在懷中揣一張匯票,便可以走遍全國,隨時隨地辦理匯兌業務。

——資料收集來源於網路)

沒錯,就是皇帝自已的私人錢莊。

總部就理所當然的設定在北京城了。其餘在南京、成都以及幾個東南經濟發達行省省會同時設立分行。

當然,這還只是初步的方案。等到以後,勢必會在所有的行省都覆蓋。

至於本金,南柯準備了一千萬兩銀子,可謂是下了血本。

接到主要負責這個任務的人是崔呈秀。

上回考試的時候崔呈秀寫的卷子讓南柯把他臭罵了一頓。

這次又選擇他,是為什麼呢?

假如你可以看到,你會發現南柯一臉無奈的搖頭。

他是真的不想用這個掉錢眼子裡面去的賊眉鼠眼的小人。

但是吧,這是一個髒活,很難相信朝廷的官員會盡心盡力。崔呈秀等人不一樣,頭上懸著刀子的他們本身就沒有選擇的餘地。

那好吧,就決定是你去了。

得到這個訊息,崔呈秀第一時間內心歡喜。陛下要求自已去開幫陛下開錢莊,甚至直接一次性就給了自已整整五百萬兩銀子作為本錢。

可是他看到手諭最後面陛下親自手書的:“崔呈秀,搞不好不用回來了,也不是要怎麼你,到時候就直接換身衣服讓你去南京直殿監上班吧,那邊就缺你這樣的人才。”

整個人一下子就蔫了。

如果你是一隻貓,看到面前掛著兩條鮮魚,而你不能吃那是很折磨的;同理,如果你是崔呈秀,面前放著五百萬兩銀子不能貪也是折磨人的。

就連他那兩個銅錢大小的眼眶都變得黯淡無光。

傷心歸難過,可是這事兒還得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