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丫頭,趙甫仁無奈笑了下。

又看了看她身邊兩個孩子,最後對一旁的小峰招了招手。

於是一番耳語後,在宋翩月幾人臨走之前,那個叫小峰的小哥拿了一包糕點過來給她。

“趙伯伯,這我不能要!”被小峰叫住,看著他手裡的東西一下明白過來,宋翩月拒絕道。

一旁的譚老爺子也忙說:“趙掌櫃,這您就太客氣了,這使不得使不得!無功不受祿我們不能受這恩惠的!”

趙甫仁看著老人,對他擺擺手:“無需這般客氣,這些點心拿去給孩子們吃,回去路上還要許久娃娃們別餓了。”

又對宋翩月道:“小姑娘還不接著,你是頭一回知道我珍味樓的作風嗎?”

宋翩月一下不說話了,想起之前在這裡被留了吃午飯還有他們接濟乞兒的事。

知他是真的心善,這糕點也是人家一番心意,於是便接下彎腰道:

“謝謝趙伯伯,您必定好人有好報的。”

趙甫仁對她笑笑,囑咐他們帶好東西,讓小峰將老老少少送出去。

等幾人走後,珍味樓的賬房先生孫東海看著三小一老離開的背影,才問:

“掌櫃的,您為何對這個小姑娘這麼客氣?”

縱使大家都知道掌櫃的向來與人和善,還經常接濟那些可憐的乞兒,但對這小姑娘卻好像格外還要寬容一些。

不僅收她那蘑菇開出高於尋常的價,上次還留她在酒樓招待午飯,這次又讓人備了糕點給他們。

這實在有些過於偏愛了。

趙甫仁看著手裡賬本,聽見這話面上和煦一笑:“這個小丫頭有點意思,性格挺招人喜歡的。”

“而且,”他看向孫東海,“老孫你不覺得她很像一個人麼?”

“誰?”孫東海抬頭,不知他這何意。

但轉念一想,突然恍然道:“您是說……”

“嗯。”趙甫仁點點頭,“像東家。”

“我以前常聽老李說起,當年他跟著東家接手家裡生意時,也是這般七八歲大的樣子,一個小姑娘接手那麼龐大的家族生意,又為人機靈心思玲瓏懂變通,所以你說這個孩子是不是跟她經歷很像?”

“是很像。”老孫頗為認同點點頭。

雖然他跟趙掌櫃這種級別的分鋪管事,還沒有機會親自到東家面前露面,但整個商號下的所有人誰不知他們東家的傳奇故事。

小小年紀女子之軀就接手家裡生意,將原本快要垮臺的商號重新做回業內領頭,成為江州一帶頭等富戶,產業更是遍佈整個天乾國。

“不過,唉……”這時趙甫仁又嘆口氣,想到什麼搖搖頭。

孫東海也瞬間面露緊張:“可是還沒有找到?”

“沒有。”趙甫仁肯定,“月初我去省府,老李說整個雲州也毫無音訊。”

三年了,至那事發生已三年,而他們在清河的珍味樓也已經經營一年多了。

三年前他們東家在帶著兩子一女巡視商號時,途徑宣州府境內,年僅四歲的小女兒一日不慎走失,他們東家滿世界的找,掀遍了整個宣州府都沒將那丟失的孩子找到。

於是為了找女兒,她不惜耗費半數家財,讓商號下所有在經營的行當,務必開滿天乾國每一個地方,只為了怕孩子可能會在那裡出現。

而云州府作為只與宣州府相隔數百公里的地方,其轄內區域自然是不用多說的,每個縣都有經營的商鋪。

珍味樓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找孩子才是主要目的,但在哪個地方究竟適合開什麼鋪子,才能一邊兼顧找孩子一邊有盈利可收,他們東家都做過綜合考量。

清河縣人口眾多,百姓生活相對富足穩定且物產頗豐,更適合開酒樓。

所以這一般只開在省府或者州郡的珍味樓才開在了這裡來。

而他們在這酒樓成立後,也已經在清河縣打聽了一年多的訊息了,但從未打聽到符合東家女兒的資訊來。

倒是酒樓生意經營得還不錯,於是就按正常盈利著走了。

“算了,不說這個了,清河的情況東家這邊基本已經放棄,你我且將這珍味樓經顧好就是,等來年收益上去,我們也好早日能有那調去省府任顧的機會。”

那些乞兒又幫他探聽了這麼久的訊息,都沒有問到還有誰家三年前收養過符合年歲的女孩兒,想必真的不在這裡了吧。

想想之前的經歷,趙甫仁又道。

孫東海點點頭:“是是,我們已盡人事實在未果也無法了,倒是最近意認得了那小姑娘,有了羊肚菌這種珍品,日後宋氏商號的乾貨又是別家不可比的了。”

他又提起宋翩月送的菌子。

說到這趙甫仁也帶起笑,先前那抹愁緒總算被替代下去。

他眼中泛起得意:“可不是,所以我說那丫頭是個妙人吧,有了她送來的羊肚菌跟竹蓀這些珍品,老許那些個傢伙往後還不上趕著巴結。

以前衝他們調貨老是讓我等,今後也給我乖乖排隊去吧,貢品難得誰也別想走後門!”

“呵呵……”孫東海頷下首,兩人一同笑道。

……

珍味樓得了宋翩月提供的新鮮味美的菌子,當日起便推出了新菜品:熘山珍。

前些天她賣的那一斤多羊肚菌,由於珍貴只煨了湯品賣與部分富貴客人,現在這熘山珍一出,經過珍味樓的一番推銷,瞬間顧客好評如潮。

大家紛紛嚐到了野生菌子的美味,又有那第一批試吃的人做了示範,見沒有問題每天排著號的人要點。

所以也讓宋翩月隔天又去送菌子時,被趙掌櫃問她能否一次多送來些,他們有些不夠買,菌子一炒縮了水勻不出幾份來。

這問題於宋翩月有何難,立馬回去就帶著全家進山撿菌子,每天都保證至少能給珍味樓送去滿滿兩大筐。

而每日那兩三百文的進賬,也讓她喜得嘴都合不攏,加上那些羊肚菌跟竹蓀越攢越多,很快就能湊夠半斤先賣出去了。

“丫頭,昨夜下了些雨山上路滑你們三個小的就別跟去了,今日爺爺一個人上山,我多撿些時辰再回來。”

院裡,譚老爺子揹著一個超大竹簍,手提一個大籃子對孩子們說。

為了撿菌子高效些,譚老爺子這幾日加班加點又新織了兩個超大號的揹簍,能比以前的多裝不少菌子。

看了看外面還未乾的土路,草葉上都還有晶瑩的水珠。

宋翩月點點頭:“好吧,譚爺爺那您路上小心些,我今天就在家裡烘這些羊肚菌和竹蓀。”

為了能供上珍味樓的所需,還有他們自已也想多賺些銀子,基本上現在他們每一日都會進山。

只是這剛下過雨的山路的確不好走,他們幾個小的跟著去了會拖後腿,就不去了。

說完話將分揀清理好的羊肚菌拿上,宋翩月帶著兩個小的進廚房去慢慢烘烤,譚爺爺則一人揹著竹簍離家朝山裡去。

“誒,立德,你說譚老伯他們怎麼最近每日都進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