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總是餘挽挽也不由得感慨一句:雖然哥已不在江湖,但江湖還留著哥的傳說。

她心情甚好的忽扇了兩下扇子,忽然只聽著店小二大聲喊著:“出去,這是你待著地方嗎?”

餘挽挽一聽,轉頭一看,只見幾個乞丐模樣的人從一旁經過,面目如炭,面黃肌瘦的模樣,還有個不大的孩子看著也就八九歲。

她心中不由得一顫,叫過來店小二,給了點散碎銀子:“給他們弄點吃的吧。”

店小二本來有些為難,可是看她氣質不凡,又出手闊綽,這才接過銀子,應了下來:“你們就謝謝這位爺吧,遇到貴人了,來,就在門口吃吧,莫要進來。”

餘挽挽前世也曾以男子的身份,在業都建過那種收留無家可歸孩子,教他們習武,讀書的地方,她給那地方起名鴻鵠院。

彼時的小虎子就是其中的一個,記得第一次他們見面時,也就眼前孩子這般年紀,他當時眼中滿是倔強和防備。

她看著眼前的孩子,無比懷念那時圍繞在身邊喊她挽哥哥的那段歲月。

只可惜,現在自已身份受限,再想做更多也不可能,也不知鴻鵠院在自已前世死後,可還有開著。

上次看到虎子那般努力賺錢的模樣,想來是開著的把,這些孩子終究都長大了,也可以撐起一片天地了。

忽然,餘挽挽只覺得人群中似乎有一雙眼睛在看著她,她轉頭望去卻什麼都沒看到。倒是一旁忽然一陣喧譁擾動:

“快看!那是陸鳶! ”

“他如何來這裡了?”

“你好糊塗,今天可是烏衣巷詩會的日子!烏衣詩會特邀了他來品詩的!”

餘挽挽看著眼前一身青衣,雋秀不凡的人,心裡暗道:這小子,原來是評委啊……

只見那男子二十五六的年歲,一身青衣,宛如謫仙般的氣質。

餘挽挽心裡嘖嘖:這陸鳶小日子看似不錯,發福了啊……

一旁的陸鳶看到眼前的餘挽挽只覺得眼前一亮,心裡也暗自打量:這少年清秀出塵,容貌昳麗,氣質更是讓人覺得頗為熟悉…只是,明顯比那人多了許多耀目和豔麗。

想著便搖了搖頭,怎麼會是她……只覺得自已一定是出現錯覺了,然而即便如此,瞬間也多了幾分好感。

只見,他在眾人的矚目之中緩緩走上了臺子:“今日詩會延續舊日烏衣詩社的規矩,凡有所得覺得佳作的,皆可以上臺,又幾位德高望重的評委選出魁首,此佳作將懸掛於永珍茶樓之上,與太白詩仙的絕世之作一起,供世人瞻仰。”

此話一出,人群瞬間沸騰了!

“能和詩仙的絕世經典放在一起!真是與有榮焉啊!”許多人都激動萬分。

“只是可惜了,自詩仙消失之後,再無可比擬的詩作。”一個老者卻唉聲嘆氣,頗為感懷。

“那又如何,雖然不能喝詩仙比較,可是我等凡俗終有一爭啊!若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再和詩仙之作一起,說不準也能傳世!”一個青年人看著那懸掛的詩作眼裡放光,似乎頗有信心。

眾人或激動或期待的等著今日的選題。

只見陸鳶環視一週,眼神在看到餘挽挽時停留了片刻,似乎隱隱有所期待……半響才緩緩道來:“今日的題便是:門閥。”

此話一出,下面所有人都臉色一變!

好傢伙……

誰不知道,門閥真是個千年都無解的話題啊,莫說前朝舊事了,就是當朝,誰不知道,哪怕官家和他的父親高祖一生戎馬從容,打了了江山。

可想要坐穩王位,還是要結交安撫好那些大的門閥氏族們……如今的相爺,之所以讓明家來,不就是這利弊權衡後的產物嗎?

明家本身到不足為據,可怕的是他們後面的大樹。

明相的岳丈是誰?岑家的主事人岑夫子!

這岑家可謂是門閥之首,當年的王謝兩家都要敬他幾分。

他家的歷史可要遠遠追溯到諸侯混戰的千百年前了,他們的祖先傳聞是當年彥老夫子的首席傳承,在儒學、法學上也頗有造詣,可以說是萬人敬仰的先賢聖人!

這位岑聖人的思維更是與眾不同,凡家族兩支,必追隨不同的勢力,因而千百年來,雖然王超更替,皇位更迭,而他們明家卻長盛不衰,源遠流長……

因此,岑老夫子這可大樹,可謂是牢牢抓住了大業的土地。管他誰當皇帝,必然敬他們幾分。

明相便是這些舊日的門閥推舉出來,與朝廷制衡的代表。

餘挽挽想到這,心裡感慨:難怪九王會如此著急的攀著明府,有這樣的後盾,做什麼事不成?

她抬眼看了下臺上的陸鳶,這小子倒真是語出驚人,倒不像以前那樣圓滑的模樣了,莫不是他背後還有人?如此一看,他果然是官家的人……

看來當年跟他說的做個純臣的話,一點沒聽進去啊,何苦爭鬥。

不過,既然已然入得局來,那就不妨也在局中。

不是棋子,便是那個下棋的人罷。

餘挽挽看著下面的人,似乎都在思索著,其實她心中已然有了主意,餘挽挽看了看自已腰間的玉佩,輕輕的摩挲了一下,她到底不願意做出頭鳥,便讓他們先來。

幾個或年輕或年老的都站了上去,果然,沒什麼新意。

眼看著詩會沒了熱乎勁,陸鳶也緩緩走上,似乎是想撐下場子,畢竟這是餘姑娘創辦的,他怎麼能看著這詩會就此沒落。

“霜融日暖館門開,樓閣光鮮非舊材。魏晉遺風何處覓,穿堂燕子與時來。”

陸鳶的話音剛落,下面就開始一陣的擾動。

大業定國之後,長於軍事武力,本就文脈不興,更是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文人才子。

便是有詩仙太白那樣的神仙人物,卻也只是曇花一現。

一時間聽到這樣的詩作,自然都是感慨萬千:

“也就是陸鳶大人這般詩山文海里出來的任務,領悟山川滄海一花一物,才能有這樣的所得啊!”

“可不是,少年聞名,才名萬里!果然實至名歸!”

餘挽挽也在心裡暗暗點贊,這詩詞雖不如後代那些流傳千古之作,卻倒也算得上是用心之作了……這小子進步還挺快。

看著周圍人越聚越多,詩會進入了一個小高潮,餘挽挽心裡道:就是現在了。

只見她緩緩走上臺子,俯視著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心裡暗想:既然找不到你,便讓你來找我。

就在她準備開口的時候,忽然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我聽聞中原多才俊,如今一看,不過爾爾,便讓老朽也來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