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落木不勝秋,莫回首,斜陽下。

深秋來了,落木蕭蕭,原先來時的茂密的樹林看上去變得稀疏。但是,那山上的紅葉,還有那即將謝去的芙蓉,這時卻格外惹人喜愛。周圍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態的呈現在沈南與的面前,看著這與來時不一樣的風景不自覺歡唱起來起來

“蘀兮蘀兮,風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蘀兮蘀兮,風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大家聽沈南與唱的的婉轉悠揚,因為她的康復而感到欣喜,縱使秋風蕭瑟,亦是熱情高漲,大有我言秋日勝春朝之感。就連沈雍也被傳染,爽朗的跟著大家一起邊走邊唱,頓時歡聲笑語一片。

“前邊就是南疆邊界了,阿司你以後多保重。”沈君屹拍了拍阿司的肩膀道別。

分別總是多有不捨,況且南疆匪患眾多,沈南與看著和自已同行多日的阿司,不免有些擔心。

“阿司,謝謝你,如果以後有什麼事,就來滄州找我們。這是我的令牌,還有這些盤纏,以後做些踏實的營生。”

“謝謝五爺,公子和小姐,大恩不言謝,阿司告辭了。”

阿司也沒有過多推辭,看了眼長生,便轉身朝他的來處去了。

山路蜿蜒盤繞,道路的兩側怪石參差、溪洞縱橫,時有河流奔湧擋住前路,需得踩著溼滑的獨木橋才能透過。轉過一道山峰,遠遠可見重疊的廟宇禪房坐落在遠處的山間,青磚紅瓦從繁茂的樹叢間鑽出,指引著香客虔誠拜訪。車馬沿途來到了華光山南禪寺,沈君屹的師傅玄空方丈就在寺內。

門口的小沙彌見夕陽垂暮,來訪的人也都走的差不多了,剛要關門,就聽見洪亮的聲音響起

“啟明師兄,別關門!是我!!!”沈君屹熱情的打著招呼。

“君屹師弟,是你啊!你怎麼來了?”啟明連忙把大門開啟,迎接沈南與一行人。

“奧,沒什麼,舍妹身體不好,我和五叔帶她出來尋藥,也順便散散心。已經好了,正要往家返,路過這,就想著過來看望看望你們和師父。”沈君屹邊說邊去攙扶下車的沈南與。

“阿彌陀佛,令妹康復就好,快快進來,秋天風寒,莫再著了涼。”啟明見從車裡出來了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和沈君屹樣貌有幾分相似卻精緻的多,只是略微有些消瘦,想來是還未恢復,不免有些擔心。

“阿彌陀佛,啟明師兄好。”沈南與下了車經二哥介紹,有模有樣的雙手合十的問候。

啟明自小在南禪寺長大,雖說來往香客眾多,卻很少見到如沈南與這般玲瓏剔透的小女娃,謙卑有度,行止有理。

“你好你好”

啟明帶著一行人進了寺廟裡,玄空方丈聽是沈家來的人,也很來到了大殿門前。

“阿彌陀佛,玄空方丈,許久未見,叨擾了。”沈雍熟絡的問候著。

“阿彌陀佛,沈施主別來無恙,三年一別,如今看來諸事遂願已。”玄空方丈慈祥的看著沈雍,眉眼中盡是欣賞之情。

“師父,近來身體可好?”沈君屹一臉真誠的叩拜。

“好好好,沒有你在我身邊氣我,我感覺還能再活一百年。”

玄空方丈在一次下山遊歷時,在京城街道上偶遇六歲的的沈君屹,見其根骨奇佳,慧根深中,算定了與其有一段師徒情緣。後來經過和沈家夫婦的商議,便帶沈君屹回到了南禪寺修行,親傳金剛羅漢功,贈其金剛錘,直至沈君屹十三歲,才叫沈家接了回去。所以,對於沈君屹來說,禪空寺就是他第二個家,而玄空方丈更是亦師亦父一般的存在。

“師父,你老人家又說笑了,我這回可是帶著妹妹來的,您給我留點面子。”沈君屹怕師父揭他老底,窘迫的摸著自已後腦勺打哈哈。

邊走邊說,眾人來到了客堂,寺廟裡香火煙霧繚繞,靜匿異常,安詳的氛圍讓原本浮躁的心瞬間沉穩下來。

大人們在堂屋內喝茶,聊著今日所發生的事,沈南與和長生閒得無聊,就跑到大殿前的花園裡玩起捉迷藏,兩個孩子,一個活潑好動,一個沉穩安靜,玩起來也都是長生配合沈南與,來往的師兄弟們更是看著他們玩的熱鬧,也歡喜得很,隨他們去了。

“長生,你看,這條魚好漂亮啊。!”沈南與指著院中大缸裡的錦鯉叫長生看。

“哪裡?”長生認真的望向缸內。

“就這啊,你看!”沈南與拉著長生俯身往缸裡瞅。

“噗通!”一聲。

“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