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8年11月23日,距離磁塵一千五百萬公里處。

“三小時三十分鐘了,那航天器估計已經撞上了。”費列格的目光掃過作響的老式手錶:“光速是三十萬公里每秒,現在距離一千五百萬公里...我們看到的是磁塵五十秒前的景象,現在那艘航天器很可能已經被撞成碎片或者被強磁撕裂了。”

一分鐘後。

那似乎只是一顆剛剛孕育在宇宙中的星點。

璀璨的星河中吐露出一顆白色的奇點,適應宇宙的酷寒後,奇點締造屬於原子間的奇蹟與革命,白色旭日撕裂寰宇,白熾的烈焰點燃了粘稠的宇宙,頃刻間萬里銀河皆焚灰,理想平面號在光海中迷茫地穿梭著,正如潛艇在雪白的海洋中航行。

理想平面號的所有舷窗都迸發劇烈的白光,比電腦中純粹的白色更為純粹刺眼,費列格感到自已的雙眸和大腦都被無情地擊穿了,強烈的瞳孔短暫粉碎了理智。

0.5秒後,理想平面號的觀測系統反映到宇宙中巨量可以對人體造成損傷的光和輻射,立刻開啟所有防輻射措施,舷窗立刻被數厘米厚的合金封死,通向空間站中心防輻射區域的橡膠滑道全部開啟,所有船員躍入牆壁上直徑一米的滑道中躲避。

閃光出現時伴隨著極強的輻射和電磁干擾,瞬間摧毀了理想平面號所有電子裝置,處於木星附近的理想平面號和鳳凰號轉瞬間化作宇宙光海上的兩隻孤舟。

爆炸的閃光在土星和地球間十四億公里的距離中因星際塵埃而衰減,而此時地球與土星的延遲已經有一個小時。

一個多小時後,地球才意識到鳳凰號和理想平面號的失聯,直到那道光芒閃起的一個小時後,理想平面號和鳳凰號的電子裝置才開始正常運轉,而此時磁塵的影響範圍已經擴大了90萬公里,鳳凰號距離危險距離也僅有10萬公里。

理想平面號和鳳凰號緊急終止對磁塵的觀測任務,向地球傳送報告後,迅速返回地球,同時在兩艦之間召開緊急會議。

“這裡是理想平面號,呼叫鳳凰號,你機狀態如何?有無損傷評估?”

“這裡是鳳凰號,我機冗餘零件已替換,褚元執行正常,無明顯損傷。理想平面號,你機對閃光有無觀測資料?”

“暫無。閃光破壞了我機一切觀測裝置。”

“我機也無任何資料。但以我個人推斷,那是一種強電磁炸彈。”

“強電磁炸彈?實際上,如此龐大的電磁干擾很可能是核彈造成的。”費列格對鳳凰號艦長萬瀚古的判斷持懷疑態度。

“是的,強電磁炸彈,一種在20年前存在的理論模型。利用核彈作為引信,使衝擊波的伽馬射線中的光子撞擊產生大量電子,相當於核武器化的電磁脈衝炸彈,可以使30萬噸當量核彈釋放出相當於6000萬噸當量核彈引爆所產生的電磁脈衝和輻射。這種武器引爆時會產生大量電流,很可能是這些電流使磁塵的磁性劇烈增強。”

“這終究只是個推測。無論是存在於理論之中的強電磁炸彈還是普通的大當量炸彈,如此接近磁塵,它們必然會以超高速撞擊磁塵中的行星,那一定是一場完美的自毀,在那樣的衝擊下留不下任何證據,就算有什麼留下來,也沒有任何飛行器敢於接近磁塵一千萬公里以內。”

“但那一定是以電磁為攻擊手段的武器,不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使磁塵磁性大規模增幅。而且,磁塵磁性的致命範圍向外延伸了九十萬公里,這在宇宙中,甚至太陽系中都微不足道,但足以破壞太陽系行星群中的脆弱,費列格艦長,聽說過多米諾骨牌嗎?”

“多米諾骨牌麼?聽說是用很多個骨牌組成的陣型,小的推倒中的,中的再推倒大的,據說如果擺放的足夠多,僅僅需要推倒指甲蓋大小的骨牌,到最後就可以推倒摩天大廈,但這類藝術在30年代後已經很少見了。”

“就是這樣。這九十萬公里的影響距離,就是多米諾骨牌矩陣中的第一塊骨牌,它現在正緩慢地摧毀太陽系內的平衡,據觀測,大量的鐵鎳行星受到磁塵的影響,穩定性遭到破壞。太陽系是一個極為複雜混沌的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整個太陽系內密集的行星帶都會因為磁塵的異動而混亂。”

“那麼,2034年的隕石撞擊事件是否會再次發生?”

“這不是我們兩艘飛船的計算裝置能預測的。預測整個太陽系的行星群運動軌跡需要地面上的大型計算機才能辦到,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加速前進,如果磁塵的磁性還在繼續增大,我們依舊危險。”

兩座空間站的引擎閃爍著恆星的光輝,無上的天光點燃沉寂粘稠的宇宙,兩束狹長的光芒化作星空中一對飄逸灑脫的白墨痕...

2069年3月18日,九州,新省。

經過對鳳凰號和理想平面號資料的分析及太陽系模型的推演,磁塵擴大的90萬公里磁性影響範圍已經破壞了太陽系中小行星群的穩定,而此時,人類的航天器已經無法進入距離磁塵一千五百萬公里的範圍以內。

“今天是2069年3月18日,磁塵磁性活動劇烈,太陽系中大面積小行星帶運動軌道收到劇烈干擾,今日,由九州中央,俄聯邦政府及合眾國政府聯合決議,決定進入二級防隕石戰備狀態,以下為世界聯合委員會部分決議...”

華恆光回到了新省,在節假日中他難得來到家鄉,迎著熱烈的夕陽與燃燒的地平線在一處山頭坐下,夕陽橘紅色的光輝拂過臉龐,於是人便醉於這夜幕將至的幻夢中。

一道60米寬的鐵軌橫躍整個新省,但華恆光自出生以來並未見過有任何列車從這條鐵軌上駛過,他曾試過沿著鐵路向東奔跑,但並未尋得盡頭,於是便向西尋蹤,最後止步於一座山脈上巨大的鐵門前。

此時這道鐵軌附近圍滿了人,景象類似於一段銀白色的大地脊樑附近滋生著黑色的苔原,落日沉淪於金黃色的麥田中,但人並不是多情地驚歎於絕美的落日,而是在等待人類的旭日自山脈中緩慢升起。

“這就是西北炮群了,你才二十多歲,幾乎不可能見到核列車的真實面貌,自從2036年以後,用來攔截隕石並立下戰功的核列車被封存在山脈下的地洞中。”程雲生同樣來到了新省,在新省對於石碑的研究會議之餘,他找到了曾在熒惑號上與自已有一面之緣的年輕人。

程雲生的思想極為超脫,但卻極為孤獨,親人與摯友皆在30年代因災難死去。

“是啊,沒見過。我在幾年前上了一所軍校,那所軍校的淘汰率高達90%,號稱軍校中的清華大學,我成功考進去後,卻發現除了一些軍事課程外別無其他,就是因為在這人類聯合的時代,武器與軍事幾乎被徹底放棄,在我高中三年裡,幾乎沒有碰過實彈,只有在成為宇航員之後,才手持25mm小口徑反隕石機炮進行射擊訓練。”

“嚴格來說不算是徹底放棄,因為磁塵的異常現象再次引發了太陽系中小行星群的軌道偏離,人類很可能還要再打一場隕石戰爭,這幾十年的黃金時代啊,過得像一次幻夢。”

“第一決議:重啟核列車作為攔截隕石的陸地打擊部分...”中央廣播迴盪在天穹之上。

核列車從山洞中駛出,銀色山脈披著落日沉淪的霞光鍍步與金黃色麥田中,人類最為偉大,最為磅礴的力量聚合為如此神明造物,炮管刺向天穹,那便是人類的鋼鐵巨獸向著黃金時代最後一次落日告別。

人群沉默著,凝望著,年老者掃視龐大的核列車,2034年痛楚的地獄化作黃金時代的絕唱,中年者眺望核列車銀色的身軀,孩童時在煉獄中抵禦天傾的衛士逐漸具象化,年輕者凝視著核列車的車體,他們是黃金般的一代,沒有經歷過苦難的一代,核列車殘餘的時代悲歌洗禮著他們年輕稚嫩的靈魂。

西北炮群6號核列車“漢武帝”號,長度34千米,寬60米,高14米(為了抵禦隕石撞擊產生的衝擊波,所有核列車的車身都極為低矮),搭載654門3750mm電磁炮,裝填速度每分鐘25發,使用等口徑銑立場彈,當接觸隕石時,銑立場彈中心的4000萬噸級氫彈會作為引信被引爆,呈線圈型,圍繞在氫彈周圍的銑立場發生器會吸收90%衝擊波,輻射並全部轉化為銑立場,僅需一發3750mm銑立場彈便可以使半徑500公里內的一切化為一團互相排斥的巨型分子云。

華恆光站起身來欲看到核列車的盡頭,但那纏繞穿行於山巒間的銀龍彰顯著它永恆的偉力,當遙望它時,心臟似乎被閃電擊穿。

黃金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