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福貴把筍子焯好水,陳月開始炒餡料。

鍋中倒油,油熱下入筍丁和肉末爆炒,放入調味料炒熟即可。

要是有豆豉就好了,豆豉筍丁肉末一起炒,光是拌飯,就能幹好幾碗。

不過陳月最愛的,還是蘿蔔餡的。

蘿蔔切絲、豆腐泡撕成小塊、再加入豆豉、芹菜葉、肉末一起炒香,再用糯米粉包著,蒸熟,那味道,堪稱一絕。

配料下鍋那一瞬間,香味四溢,在場的所有人,有意識沒意識地嚥著口水,聞著就這麼香了,這要是嘗上一口,不敢想!

一會兒還得上鍋蒸,餡料不用炒很久,確定熟了就可以。

陳月試了試味道,鹹香正好合適,滿意盛出。

“開包!”

話音一落,柱子馬上起圍過來,“嬸子,我也想包,是不是和包包子一樣,把餡料放裡頭就可以了?”

陳月點頭:“是這樣。柱子,你把手洗乾淨了再來。”

這孩子,一直顧著燒火,手都沒洗,就圍過來了。

福貴洗好手,捏了一小塊粉團。

他先把粉團搓圓,再壓扁,然後捏成一個窩窩頭的形狀,把筍丁肉末塞進去,封好口搓圓,一個沃柑大小的糯米餈就包好了。

“嬸子,看我包的!”福貴迫不及待展示自已的戰績,“包好的餈粑放哪裡啊嬸子?”

陳月說:“讓玉兒把葉子拿進來,放葉子上,一會兒要上鍋蒸。”

“好的。”

柱子洗完手,也開始捏起粉糰子,他比福貴熟練很多,一看平日在家裡,就沒少幫著王嫂子包包子。

“娘,你們已經開始包了嗎?”玉兒躍躍欲試,“娘,玉兒也想包。”

陳玦:“我也要試一下。”

柳玉娥:“怎麼能少的了我。”

一家子圍在桌子上,其樂融融地包著餈粑。

包的差不多了,陳月就上鍋先蒸了一籠。

傍晚,落日留下餘暉,餈粑也蒸好了。

餡料經過蒸煮,香味沁在糯米粉上,為原本沒有味道的糯米粉,添了幾分香氣。

餈粑軟糯彈牙,眾人還是第一次吃這麼稀奇的吃食。

玉兒大口大口地品嚐著,“娘,餈粑真好吃。感覺像吃包子,但又不是包子的口感,很新奇。”

陳玦說:“玉兒你忘了,青團也是糯米粉做的,只不過裡邊包的是糖。”

“我就說這口感怎麼這麼熟悉,阿玦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吃起來確實和青團沒什麼差別。”柱子一口下去,忍不住又拿了一個。

陳月笑道:“叫法不一樣,在有些地方,青團也叫餈粑。而有些地方的餈粑,是把糯米蒸熟,然後放進舂臼裡面,舂成黏糊狀後,搓成小團。”

福貴激動道:“這個我知道,各地風俗不一樣,所以叫法就不一樣。”

“管它叫什麼,好吃不就成了。”柳玉娥意猶未盡,“阿月,再遞一個給我。”

福貴:“我也還想再吃一個。”

“糯米吃多了脹氣,你們一次別吃太多。”

說是這麼說,陳月還是老實遞了兩個餈粑過去。

自已也不例外,又拿了一個吃起來。

上輩子忙著上學,已經很久沒吃過這個味道了,今日再嚐起來,配料雖然都是那些配料,可與記憶中的味道相比,到底還是差了些。

翌日。

天矇矇亮,陳月就把柳玉娥喊起。

今日要準備更多的栗子,給栗子開口是個大工程。

柳玉娥不敢懈怠,二話沒說就從床上爬起來。

簡單洗漱後,二人便開始給栗子開口。

到縣衙時,已至晌午。

食客們見到陳月二人,紛紛讓出道來。

“小娘子,我還以為你們不來了咧。”

“可算是來了,不枉我一早上就在這排隊。”

“今天應該是能買上了。”

陳月熱情招呼道:“感謝各位捧場。”

柳玉娥笑著開口,“各位 ,還是老規矩,在我妹子那過秤,然後銀錢給我。”

一人過秤,一人收錢,分工明確,這樣一來,便不會手忙腳亂,也能節省不少時間。

栗子還是如昨日一樣好賣,半炷香不到,就把栗子全部賣完。

就當有人還在懊悔沒買上栗子時,陳月突然宣佈了一個令眾人咂舌的訊息。

“諸位,想吃栗子的話,兩日後再來。”

柳玉娥悄悄問:“阿月,咱這生意做的好好的,為何突然這麼說?”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現在的人做生意都這麼隨意的嗎?”

“為何明日不來?”

“是啊,總得給我們個說法吧。”

陳月擺手,“各位大哥嫂子,且聽我說,上山撿栗子也不是個容易事,運氣好就能撿些,運氣不好,栗子被別人撿完了,我們就得去翻別的山。”

“未來兩日,我們得上山撿栗子。”

“阿月,家中明明......”柳玉娥剛開口,陳月便扯了扯她的衣角,示意她別說話。

好在眾人也表示理解,畢竟栗子是山貨,每年就只有這個時節能吃上這粉糯香甜的栗子。

況且這兩位小娘子家的栗子,確實好吃,客人需求量大,要歇業兩日去撿栗子,也是正常的。

“那行,兩日後你們可一定要來啊!”

“兩日就兩日,兩日我還是能等的。”

......

“各位放心,兩日後,我們一定來。”陳月拍著胸脯保證。

遣去食客,陳月帶著柳玉娥在縣城裡閒逛起來。

昨日來的匆忙,去的也匆忙。

都沒好好看看這繁華的 縣城。

走著走著,陳月抬眸一看,“東籬居”三字赫然映入眼簾。

“嫂嫂,我們進去看看吧。”

世人都說東籬居的點心一絕,陳月倒是要看看,到底絕在哪裡。

柳玉娥是去過東籬居的,她恰好也來了興致,拉著陳月就往裡走,“來都來了,那便進去瞧瞧。”

“阿月,你還沒同我說,剛才為何要兩日後再來呢,咱家的栗子不是還有嗎?”

陳月笑笑,“嫂嫂可聽說過一句話?”

柳玉娥撓頭,“什麼話?”

“物以稀為貴。”

“啊?栗子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啊,等過段時間,街上都是賣栗子的。”

“栗子確實不是什麼稀罕物,但咱做出來的,對於那些食客來說,就是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