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欣慰的點點頭,對毓瑤說:“你能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認真思考了,這非常好。有道是瞞上不瞞下,對於這兩樣的事情,你能做的就是要用對人。
還要時刻監察,而且你也要懂時事,比如外面的東西的價格。做一頓飯需要用多少的量,你自己心裡也要有一杆秤,若是你自己不清楚這些東西,那再怎麼樣,別人都會糊弄你的。
在比如一匹布可以做幾身衣服,幾雙鞋?最少能做多少?最多能做多少?這之間有一個量,若是出來的數量是這中間的,剩下的一些餘量,你也不用理會,只當是給做工人的賞賜。
若是小於這個數,就說明他們浪費或者貪墨布匹,然後你就要處理,免得他們心大了。
同樣的道理,你在查賬的時候,就要把這些事情查清楚。我們家總共有幾口人?買多少米,可以吃多少時間,這都是有定量的。
這些具體的事情你一定要知道,你若知道內情,等你查證的時候,他們賬目做的再漂亮,也不會瞞過你的眼睛。
畢竟假的就是假的。80個雞蛋,也做不出100個的量。而且你還要在他們身邊安排副手,隨時可以代替他們的位置,一來避免萬一,有個準備。
二來那些人會更加兢兢業業的替你幹事,因為他們一個幹不好,就會被人所替代。這樣,他們的顧慮就更加多了一層。
聽到李夫人這樣的諄諄教誨。楊毓琇不禁感嘆,難怪她上輩子幹了10年,還是一個社畜。
就簡簡單單的管理一個家庭,就有這樣多的門道?
她以後還有的學呢,可千萬不能露出一丁點驕傲的勁頭,一定要記得謙虛為上,不然被人賣了還在幫人家數錢呢,古人的智慧可是一點都不敢小瞧的,即便只是一個內宅婦人。
“你呢?你怎麼看琇兒?”
楊毓琇正在思緒亂飛,突然聽到李夫人在喊他,忙回道:“母親,我覺得實在是太麻煩了,我還是先好好算賬吧,這些事情我現在想不來。”
李夫人摸摸她的小啾啾,說道:“也是,你還小呢,等再過幾年你就明白了。”
楊玉瑤說:“母親,那現在這個事情怎麼處理呀?”
李夫人說道:“這個事情涉及到了前院的記賬管事,必須要告訴你們的父親,和你們父親商議之後才能再做處理。
好了,你們回去好好的描紅寫大字,不要再貪玩了知道嗎?我會讓李姨娘盯著你們的。”
姐妹兩個行禮之後,又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筆墨和描紅紙,開始寫大字。
果然沒一會兒李姨娘就過來盯著她們寫大字,又給她們指點一下怎麼握筆,怎麼用勁兒,等她們寫完了十頁大字之後。
又教她們唸了一會兒書,唸完書之後才叫她們再玩一會兒,等一會兒還要學著裁剪布匹呢。
當天晚上楊府全家在一起吃飯,賀桑兒因為奶孩子,所以是自己單獨吃的。
楊老爺看著坐在一起的妻子小妾兒子女兒,欣慰的點點頭。
先是問了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功課,然後又問了女兒今天學了什麼,又抱著小兒子逗他玩了一會,然後又把孩子交給了李姨娘。
李夫人看著人都到齊了,說道:“傳飯吧”,然後春來和南燕去了門外,說了一聲“傳飯了”。
然後丫鬟婆子們端著大木盤子,一個接著一個一溜進來,春來、南燕、畫屏、錦屏站在桌子的四側,把一盆雞湯放在中間,周圍放著一碟子炒青菜,一碟大蝦,一碟子糖醋魚,一碟子江米釀鴨子,一盅冬瓜燕窩,一盆豆腐皮香菇雞腿肉燉海參,一個冷盤,涼拌豆芽雞絲豆腐皮黃瓜絲,一人一碗粳米飯。
楊老爺和李夫人端起飯碗之後拿上筷子之後,其餘眾人才拿起筷子吃飯 ,李姨娘一邊給眾人加菜,一邊照顧三哥兒楊毓瑛,李夫人一邊吃一邊說“安宜,叫南燕給瑛哥兒餵飯吧,你自己坐下來吃。”
李姨娘說:“我來得及吃的,春來再給大哥兒添一碗飯”,春來趕緊走到楊毓瑾旁邊,拿過碗,去旁邊的飯缽裡給高高的盛了一碗。
楊老爺看了一眼瘦高的兒子,親自夾了一筷子鴨子給他,說道:“多吃一點吧,你最近長的雖然快,可是太瘦了,多吃點肉。”
楊毓瑾說道:“謝謝爹爹,您也多吃一點,最近我看您忙得很。”
李夫人和李姨娘吃了一碗飯之後就不再吃了,但也沒有放下筷子,而是給孩子們夾菜,李夫人給毓瑤夾了一筷子魚,又給毓琇夾了一筷子蝦,而李姨娘就給大哥兒毓瑾和二哥兒毓瑋夾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