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北洋新軍是滿清軍隊中精銳之精銳,戰鬥力的確不可小覷:才僅僅交戰十天,北洋新軍已連破漢口、漢陽二鎮。武昌三鎮被連破二鎮,舉義的新軍們一時間大亂。那些前些天還宣佈“光復”的省長、都督們都在閉門觀望,隨時準備再把滿清的龍旗升起來;光天化日對旗人的迫害也大為減少,一些旗人似乎消除了當初的恐慌,又改回了原先的名諱;之前捉人剪辮子、闖進閨房強行“放腳”的行為也戛然而止,而兜售假辮子的行為也很快公開化起來,由“地下”迅速轉移到了“地上”。黃興雖然久經戰陣對革命赤膽忠誠,然而其一方面缺乏大兵團指揮經驗,再者武昌的新軍相互傾軋內耗激烈,局勢如同高山雪崩一樣急轉直下。

邱有斌真是急得團團轉!他在南京城如坐針氈,日夜思考著對策。終於其想到了一個妙招:袁世凱這人狼子野心世人皆知,他是一直在做“一把手”的夢的;何不趁此機會與其謀和,讓其勸清帝遜位,報答就是許以新政權的臨時領導人。邱有斌不禁大喜過望,趕忙向孫中山拍發加急電報。

孫中山很快覆電,似乎很是生氣:

兄平素足智多謀思慮萬全,今在要緊時刻怎會如此糊塗迂闊?袁逆狼子野心,前陷光緒帝后又弒君,可謂惡貫滿盈怙惡不悛。與其相謀無異於與虎謀皮!有朝一日他若為新政府之臨時領導人,其必背叛革命再造獨裁,我等革命又有何用?萬千志士仁人之鮮血白流矣!

邱有斌趕忙回電耐心解釋,說這只是權宜之計;袁賊破壞戊戌變法毒殺光緒帝,自己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然而政治是現實得,現在必須把私情拋到一邊,先國後己。目前北洋新軍處處佔據上風,如果不與其議和恐怕撐不了多少天;就算能勉強支撐下去也會兩敗俱傷。再說袁氏當的是臨時元首,我們完全可以在合適時候完全以國會勢力將其罷免,最次也可以限制其權力。

孫中山思忖再三,終於同意與袁世凱停戰和談。而此時此刻袁世凱所指揮的北洋新軍已快打到武昌軍政府大門口了!

袁世凱果然老謀深算——他對革命黨的“議和”請求反應異常積極,一口應承了下來。於是乎剛才還你死我活全力拼殺的雙方現在卻聚集在被連日炮火基本炸成廢墟的漢陽大飯店裡,開始了唇槍舌劍的談判。

經過三天三夜的談判,革命黨和北洋新軍在關鍵問題上基本達成一致。袁世凱得知訊息後十分興奮,很快就打道回府開始逼宮。

此時的滿清政府早已分崩離析。一大半的省份已經宣佈“獨立”,絕大部分軍隊也已經反叛。經過幾天幾夜的辯論與軟硬兼施,攝政的隆裕皇太后終於同意宣統帝溥儀“遜位”,然而卻提出瞭如下幾項條件:

一、 皇帝退位後不去尊號,新政府待之以外國元首之禮。

二、 皇帝退位後仍舊居住在紫禁城,後在適當時刻挪居他處。

三、 每年給予皇室四百萬元的生活費。

前兩條都還好辦,關鍵是第三條——當時滿清一年下來可支配的財政收入也沒有四百萬

元!孫中山堅決不同意,認為這是赤裸裸的敲詐。而隆裕皇太后畢竟是個女人又特別看重這一點,因此雙方相持不下,談判幾乎走到了破裂的邊緣。幸虧邱有斌得知訊息後全力斡旋曉以大義,孫中山這才勉強接受。

孫中山不愧是一位真誠的革命家,雖然內心極為不情願但還是在宣統皇帝遜位僅僅一週後就將“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位讓給了袁世凱。按理說袁世凱應該到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來就職,然而他偏偏在這個問題上鬧起了么蛾子。

袁世凱是個權力慾極重的人,他覺得自己再南京並無勢力,在南京就職容易被那幫煩人的革命黨所掣肘、左右;而如能在自己的老巢北京就職,則十幾萬北洋新軍護佑在側,自己就可以作威作福了!於是乎其不惜找了一個又一個理由和藉口,一再拒絕和拖延自己南下赴任。

革命黨人也並不傻,很快就看穿了袁世凱的鬼把戲。雙方唇槍舌戰了足足一個月,孫中山有些急了,派出以中國同盟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宋教仁為首的高規格的代表團,北上北京前去勸說袁世凱南下。

袁世凱畢竟做賊心虛,在宋教仁等中國同盟會“鐵嘴”的一番詰問下很快就理屈詞窮不堪應對;其最終只好支支吾吾同意“南下”,但又藉口“必須先行準備”,得一個月後方能成行。

待人至誠缺乏政治經驗的宋教仁很是高興,當即表示同意;加密電報拍發給了孫中山,孫中山也很是高興。然而此時此刻擔任孫中山臨時高參的邱有斌卻很不放心,他擔心一向翻雲覆雨玩弄權術的袁世凱絕不會如此輕易認輸,他很可能要趁機使壞!

因此他趕緊勸說孫中山要加強防備,以免上當。孫中山卻笑笑道:

袁項城這人連“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之位都拿到手了,他還有什麼好折騰的?不必大驚小怪杞人憂天!

邱有斌一聲長嘆。果不其然,當夜在袁世凱的密令下北洋新軍開始集體大暴亂,在北方數省開槍放炮、燒殺淫擄。甚至就連住進中南海的“北上奉請袁大總統赴寧就任代表團”也未能免禍:宋教仁、于右任、鄒魯等團長副團長都遭到了“叛軍”們的搶劫和毆打,機密材料被劫掠一空,就連壓箱底的電報密碼本都被“叛軍”搶走了!

沒辦法,鼻青臉腫驚魂未定的宋教仁等人只好用明碼給南京發報,報告“情況大變”。

袁世凱倒很是會演戲;如果放到現在其絕對能蟬聯奧斯卡影帝。他在“事變”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急匆匆趕往“北上奉請袁大總統赴寧就任代表團”下榻處,向團員們鞠躬致歉;甚至為表達內心的自責和憤慨,袁世凱還當著一百多名團員的面以“懦弱失職,處置失當”為由親手槍斃了中南海的衛戍司令!

在南京坐等訊息的孫中山等人接到宋教仁的電報後頓時大亂。南京臨時政府這邊立刻分成了兩大派:一派是以孫中山和一眾文官為首,他們主張對袁世凱姑息遷就;另一派則以黃興等一眾武官為首,主張以牙還牙打掉袁世凱的囂張氣焰,用武力逼迫袁世凱乖乖就範。

讓眾人大為不解的是,素來文質彬彬且前番力主與袁氏和談的邱有斌這次卻堅決主張“來點狠的”!其在南京政府的緊急商討會上唾沫四濺慷慨陳詞:妥協也是有底線的!我們要以鬥爭求和平!

擔任南京臨時政府大元帥的黃興則用斷了兩根手指的右手連連猛拍桌子:糊塗啊糊塗!我們現在退一步他袁賊就能進一尺,我們退一尺他袁賊就能進一丈!

然而終究還是“主和派”佔了上風。孫中山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名義給袁世凱發報,正式同意其在北京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