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獅子張口
大明:開局老朱私訪,最窮藩地曝光 一峰書信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朱肅帶著朱元璋二人來至一處三層獨棟小樓旁,只見這小樓相比城中的其他建築氣派了不少,不過也算不上豪華。
朱元璋見此不由得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小子倒也不算鋪張,這王府看著跟尋常百姓家住的小樓也差不多。只是這樓上掛的市政廳是何意?”
朱肅羞澀地一笑:“父皇過譽了,兒臣不僅住在這,平日裡處理政務的地方也在這裡,這市政廳您就當是尋常城鎮裡的衙門吧,只是孩兒將它改名了。”
“你這未免也太節儉了一些,身為王爺怎麼能連個像樣的王府,要是讓那些番邦北蠻知道了,豈不是會令人恥笑?”
“父皇此言差矣,如今我遼東還在建設發展階段,兒臣怎麼能只顧自己享受,西邊還有北元虎視眈眈,北元一日不滅,孩兒便一日不修建王府!”
這時二虎在邊上應道:“王爺高義,下官佩服!”
朱元璋也不禁對朱肅刮目相看:“沒想到我兒還有這等志向,好哇,好哇,不愧是咱的種!”
可是隨後朱元璋的話就讓朱肅笑不出來了。
“洪武十三年,這遼東附近一帶的寒門學子頻頻失蹤是何原因啊?”
聽到這話,朱肅瞬間心虛的起來,作為穿越者,他深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想當年他剛來就藩的時候,整個遼東識字的人都沒幾個,為了開展教育,無奈只能出此下策派人擄走附近的學子。
但是這種罪責他朱肅卻是不敢應下,只得打馬虎眼道:“那時兒臣剛來遼東根基不穩,北元餘孽頻頻寇邊劫掠,興許.興許是被他們劫走了呢?”
“混賬!你還敢跟我鬼扯,真當咱錦衣衛的眼睛是瞎的不成!?”
朱元璋瞬間暴怒,手杖重重的敲擊了一下地面。
“學子失蹤後不久,那些學子的家人就收到了遼東的來信,隨後就舉家般往了遼東,這難道也是北元所為?你可知道這是何等重罪!?”
誰知朱肅卻委屈道:“父皇您先消消氣,您是有所不知啊,這自從洪武四年以後朝廷就沒舉辦過科舉,學子們也是報國無門啊!”
“兒臣剛來遼東時整個遼東都是百廢待興,迫不得已只能出此下策,如今遼東百姓富足,那些學子自然也都過上了好日子,現在恐怕趕他們走他們都不走呢!”
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些學子剛來時自然是極為不情願,可是後來隨著封地的建設有了成效,朱肅給這些學子的待遇也相當的優渥,再加上這些學子本就是民間出身,在看到了遼東的百姓都安居樂業了以後,非常容易的就接受認同的思想理念。
“那你就能光天化日之下做出這種勾當了?”朱元璋依舊不依不饒。
這件事朱肅本就理虧,再加上對方又是自己的父皇,朱肅只得低著頭挨訓。
“你說說你,一直都這麼不讓咱省心,三年前還非要來這勞什子遼東!就因為你的任性,你母后才好轉的身體都要又被你氣出病了。”
聽到這話朱肅終於有點繃不住了,自己走之前可是將母后和大哥朱標的病都治好了的。於是忍不住道:“父皇說要怎麼責罰兒臣,兒臣認罰便是了。”
殊不知朱元璋等的就是這句話。“咱還能拿你怎麼辦,你在這遼東過得日子恐怕都比咱在京城過得好了,咱這個皇帝吃的鹽可是連你這邊平民百姓吃的都不如!”
聽朱元璋這麼說,朱肅心中瞬間心中瞭然。
只得無可奈何地說:“這製鹽之法也是最近兒臣新琢磨出來的,還未來得及獻於父皇,既然父皇喜歡,兒臣便將這製鹽之法獻給父皇便是了。”
朱元璋聞言頓時哈哈大笑:“既然你這麼有誠心,那麼先前的事咱就不在追究了。”
朱肅心中一陣無語.好傢伙,說到底說了這麼多不就是為了白嫖我的製鹽之法嘛!
朱元璋目的達到,不再說此事。
接著安排完二虎和程惟忠四處看看後便讓朱肅陪同在市政廳樓後花園內散散步。
花園內種滿了花朵綠植,其中小路則是由鵝卵石鋪成,二人在此散步,聞著花香心情不禁也有所放鬆,變得怡然自得了起來。
父子二人一陣閒聊過後,朱元璋突然發問。
“肅兒啊,咱看你這遼東鎮啊不,現在應該改叫遼陽城了,你這城裡不光有漢人,異族人也是有不少,要知道這些異族人自古便與我漢人水火不容,你是怎地讓他們平安無事的住在城裡的?”
朱肅搖了搖頭,說道:“自古以來各族之間雖然有些摩擦,但也沒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唐朝時朝堂之上不也是有大食人為官嗎?甚至李唐皇室也有鮮卑人的血脈,所以啊,這各族人之間能否在一起生活看的還是文化認同而非血脈。”
朱元璋卻還是心裡有所疑惑:“就算這樣,你是怎麼讓這些異族的平民進行你口中的那什麼文化認同的?”
“這個嘛,簡單來說就是差人教這些所謂的蠻夷人講咱們的官話,穿咱們的服裝,做的好了學得快了兒臣便賞賜他們,再給他們咱們遼地的戶籍,要是做的不好嘛”說完朱肅便咧嘴一笑,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朱元璋聽到這話有些目瞪口呆。
“就這樣便可行了?”
“非也,你還得讓那些歸化的人過上好日子,不然人家為啥要聽咱的話?”朱肅頓了頓,繼續說道:“這政策剛開始施行是自是有很多人不滿,無論是漢人還是這些異族人都是如此,後來這些歸化的異族發現在兒臣這邊的生活可比在荒郊野嶺的打漁狩獵舒服多了,久而久之便順其自然了,然後透過兒臣給這些人安排的活計,封地裡的漢人也看見了這些人為封地建設做出的貢獻,自然也就相安無事了。”
“就算這樣,你也要小心行事,這些人中不免也會存在有不臣之心之人”
朱肅知道一時半會兒無法改變父皇的想法,也只能點頭稱是。
“兒臣曉得了。”
隨後朱元璋彷彿又想起來了什麼,對著朱肅訓斥道:“聽說你在邊界築了京觀?你年紀輕輕怎就行事如此兇殘,你可知這事要被史官記載下來了會是什麼後果?是要遺臭萬年的!”
朱肅卻滿不在乎。
“可是那些蠻子偏偏就吃這套,畏威而不畏德,您看現在他們不是就老實下來了。”
“那你封地裡的蒙族人會怎麼看你?”
朱肅無所謂道:“兒臣封地裡的那自然是我大明子民,跟北元那些蠻子又有什麼關係?”
朱元璋啞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