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經商之道
大明:開局老朱私訪,最窮藩地曝光 一峰書信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時朱肅岔開話題,兩人尋至一處涼亭坐下,朱肅對著朱元璋賊兮兮地一笑。
“父皇,兒臣這鹽到京城了你打算以多少的價格售出呢?”
朱元璋想了一下,這鹽雖然質量奇高,可是製造過程卻也不算複雜,如果要在民間普及價格就不宜定的太高。
“就定一百五十文一斤如何?”
“父皇您這就不懂行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立馬瞪大眼睛怒道:“你這逆子,那你說說定多少合適!”
“就暫定二十兩白銀一斤吧。”朱肅臉上掛著笑容,賤兮兮地說道。
“你可知道現在京城鹽價是多少嗎!?如此高價尋常百姓家哪裡吃的起!”
朱元璋頓時怒不可遏。
朱肅卻一臉淡然地說道:“這般高價自然不是為了賣給尋常百姓的,您想想看,如今大明朝各地還有多少百姓連飯都吃不起,而京城中那些狗大戶卻府庫充盈盆滿缽滿。”
“哦?你是說”聽到這,朱元璋也明白了過來。
“對,您回去以後就說這鹽製作方法極為不易,所以售價高昂,那些達官貴人以往從沒吃過這種鹽,您將這鹽命名為‘皇家鹽’,然後以皇家的名義賣給那些城中的貴族和富商。一開始的時候,咱們走高階路線,價格也先定高點,且每天只放出一部分貨,價格高貴且數量稀少,那些達官貴人自然會以能吃到這皇家鹽為榮,到時候嘛這價格定的再高也會供不應求的。”
“等到賺的差不多,風頭也過了的時候再大批次的生產這皇家鹽,然後再順勢說現在技術成熟,產量也上來了,再把這價格降下去,到時候賣個達官貴人們的包個豪華一點的包裝繼續賣高價,而賣給平民百姓的則是隨便包一下以低價賣出,這樣平民百姓自然也吃得起這種鹽了。”
朱元璋皺了皺眉頭,遲疑道:“這這般坑人是否有些不妥?”
“笑話!這些年來大明境內洪災旱災不斷,那些狗大戶可有所作為!?”朱肅不屑。
聽到這話朱元璋立刻瞪圓雙眼目視朱肅:“你這逆子,再這般跟咱說話,信不信咱打斷你的狗腿?”
“嘿嘿,兒臣這不是心憂百姓,一時心急了嘛,父皇莫怪,莫怪。”
這時朱肅滿臉討好的笑容,說道。
此刻朱元璋卻在心裡細細思索著利害:事實確實如朱肅所言,這兩年大明境內雖然沒有大災,但是小規模的洪災旱災一直不斷,這兩年為了救災就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錢糧,那些京中富戶們最多也就裝裝樣子開個粥棚給百姓們施點稀粥,作用嘛.只能說聊勝於無吧。
若是透過此法賺一筆銀子充盈國庫,正好可解燃眉之急。
朱元璋心裡一片豁達,但是轉念一想,這混小子鬼點子這麼多,定還有別的賺錢的法子,不如趁此機會再敲這逆子一筆,又一想這逆子的性子
“哈哈,此法確實可行,這次咱要記你大功一件!不過嘛.”說到這時朱元璋話鋒一轉。“咱還有件事你得給咱解釋清楚,咱這些年來派到您這的錦衣衛都哪去了?你這逆子莫不是想謀反不成!?”
朱肅不禁扶額無奈,心說:我要是想謀反還費心思治好大哥的病幹嘛,等到時候那不成器的朱允炆繼位直接起兵靖難不是更好?
不過這話可不能放在嘴上說。
“父皇這是哪裡的話,當時我剛到遼東時身邊無人可用,這邊的駐軍打仗雖是一把好手,但是卻不善長搞那些花花道道的,您派來的錦衣衛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兒臣一時忍不住就收為己用了。”
“你是怎地找出來那些暗處的錦衣衛的?”
“咳咳,運氣好罷了,都是運氣。”
“這事可不能就這樣算了,你遼東是困難不假,難道咱培養一個錦衣衛出來就容易了?”
聽到這朱肅也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了,於是瞬間便有了計較
只見朱肅一臉神秘地對著朱元璋說道:“兒臣這手頭上啊,有一件寶貝,珍貴無比,若是父皇帶到京城去,定能叫人爭相搶購。”
“哦?是何寶物呀,你是從何處尋到的?”聽到這話朱元璋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
朱肅臉色再次浮現了賤賤的笑容:“這可不是兒臣尋得的,而是父皇您尋得的。”
“嗯?咱尋到的?”
“正是如此!”
“咱咋不記得幾時有尋到過寶物?”
朱肅神色肅穆莊嚴地說道:“您到遼東時坐著馬車在趕往遼陽城的路上時,途徑一處山坡旁卻見到山頭忽然出現五彩霞光,於是您命人前去檢視,原來是上天感知當今天子聖德,於是便降下祥瑞點化此處山石使其化為一座鑽石寶礦,以示對您德政的認可。”
說話間,朱肅便從懷裡掏出一個通體透亮、無比純淨地寶石,神色恭敬地繼續往後說道。
“而父皇您仁心宅厚,不忍獨佔此寶物,則命人開採寶礦打磨為鑽石使其流傳與世間,與天下世人一同享用此寶物!”
朱元璋先是被朱肅的滿口胡言震得說不出話來,隨後目光便立刻被朱肅手中鑽石吸引。
問道:“你老實給咱說,此物到底成本幾何?”
朱肅靦腆一笑,只是說道:“這等寶物自然不便宜!”
朱元璋自是不信,卻也沒有再糾結這個問題,只是繼續詢問。
“.你這玩意兒就憑你口中的故事就能賣出高價?”
“那是自然,只要您宣傳的好,一顆品質上好的鑽石別說百兩白銀了,就算是百兩黃金也不成問題”朱肅滿臉自信地說道。
聽到這般數目朱元璋自是難以相信。
老朱神色之間滿是不可置信地問道:“你說多少錢?百兩黃金?這.這怎麼可能。”
朱肅諄諄善誘道:“就和賣鹽時的套路一樣,不過這鑽石您可根據大小、成色分成三六九等,然後再分別定價,我六弟朱楨不是正好近日要與定遠侯之女訂婚了嘛,您在訂婚之時讓我六弟當眾送定遠侯之女一枚鑲有鑽石的戒指,並說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送出此物乃是寓意著二人感情永恆不滅。”
“到時那些達官貴人自然是會爭相購買。而此物對於尋常百姓家確是沒有任何用處,所以您也無需像賣鹽時那樣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