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曾慶陽站在會議桌的首位,身後的大屏上正投影著陶寶閃購與每團速購的實時資料對比圖。

紅色曲線代表陶寶閃購,如一條甦醒的巨蟒,以陡峭的角度向上攀升;而每團速購的藍色曲線則呈現疲軟的下滑態勢。

會議室裡瀰漫著壓抑的沉默,十二位高管神色各異,有人低頭翻看報表,有人不安地挪動座椅。

\"諸位都看到了,\"曾慶陽的聲音打破沉寂,\"陶寶閃購上線兩週,我們的核心商圈訂單量下降12%,騎手流失率創新高。徐為正那邊已經打出滿30減15的補貼,如果我們不跟進......\"

\"曾總!\"財務總監李子期猛地站起身,手中的報表被她攥得發皺,\"按照現在的補貼方案,每單我們要虧損12元。

若全面跟進陶寶的補貼力度,單月虧損將突破15億!這個數字已經超出本季度全部營銷預算的30%。\"

運營總監張磊緊接著補充:\"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騎手成本還在增加。為了留住優質騎手,每單補貼又提高了0.8元,這相當於每月額外增加9700萬支出。曾總,這樣的燒錢速度,我們撐不過三個月。\"

曾慶陽雙手撐在桌面上,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那麼各位有什麼高見?眼睜睜看著陶寶搶走我們的市場和騎手?\"

\"我們可以先從部分品類試水,\"商品部負責人提議,\"生鮮和日用品毛利低,不適合打價格戰,但下午茶和零食可以適當......\"

\"適當?\"曾慶陽冷笑打斷,\"徐為正現在是大炮轟城門,你用弓箭還擊?陶寶閃購已經拿下核心商圈32%的份額,等他們站穩腳跟,我們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會議室再度陷入沉默。突然,副總裁陳明輕咳一聲:\"曾總,這個決策關係重大,是不是應該請示一下宋總?\"

這句話像是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場的高管們紛紛附和。

曾慶陽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要求讓宋安知道,自己把這麼好的形勢變得糟糕,一定吃不了兜著走。

“請示宋總?”曾慶陽猛地攥緊拳頭,指節發白,聲音陡然拔高,“現在是什麼時候?陶寶閃購的紅色曲線每小時都在往上衝,徐為正的補貼方案已經鋪到了五環外,我們多等一分鐘,就多丟一片市場!”

他將目光狠狠砸向陳明,語氣裡滿是嘲諷:“宋總把餓了吧的閃購業務交給我,是讓我解決問題,不是讓我遇到事就往上推!現在跑去說‘我們撐不住了,得您來定奪’,這不是告訴宋總,我曾慶陽連場價格戰都扛不下來?”

會議室裡的空氣瞬間凝固,陳明被懟得臉色漲紅,卻不敢再開口。曾慶陽深吸一口氣,走到大屏前,手指重重戳在紅色曲線上:“我知道大家怕虧損,但現在不是算小賬的時候。陶寶有阿里兜底,每團有徐為正壓上今年的利潤,我們要是退了,不僅閃購業務沒了,連外賣的基本盤都會被他們蠶食——到時候不用等宋總問責,我們自己就得捲鋪蓋滾蛋!”

他轉身看向財務總監李子期,語氣不容置疑:“李總監,把下季度的應急儲備金調過來,先撥10億到閃購業務,補貼方案按徐為正的標準再提5%,滿30減18,讓使用者知道餓了吧比陶寶更實在!”

“可是曾總,應急儲備金是……”李子期還想勸阻。

“沒有可是!”曾慶陽打斷她,眼神裡透著狠勁,“就按我說的辦,出了問題我來擔!宋總那邊我會親自溝通,但不是現在——等我們把核心商圈的份額搶回40%,我再拿著資料去見他,總比現在帶著一堆虧損報表去訴苦強!”

他掃過在場所有人,聲音重新沉了下來:“從現在起,所有部門圍繞閃購業務轉。運營部盯著騎手上線率,商品部跟商超談獨家供貨,市場部把‘餓了吧閃購比陶寶更划算’的話題推上熱搜。三天,我只給大家三天時間,必須看到藍色曲線掉頭向上——誰要是掉鏈子,別怪我不留情面!”

高管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還是紛紛點頭。曾慶陽盯著大屏上的紅色曲線,手指無意識地收緊——他知道這場賭局風險極大,但眼下,他沒有退路。

就在爭論陷入僵局時,曾慶陽的私人手機突然響起。來電顯示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正是宋安。

曾慶陽深吸一口氣,接通影片並投屏到大螢幕上。

\"會議內容我都知道了,\"宋安開門見山,聲音透過擴音器在會議室裡迴盪,\"李總監,請你把財務預測再彙報一次。\"

李子期緊張地重複了虧損資料。當說到\"三個月可能虧損45億\"時,影片那端的宋安輕輕點頭:\"那麼,你認為我們不該應戰?\"

\"宋總,這個虧損規模已經超出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而且......\"

\"而且什麼?\"宋安打斷她,\"而且你覺得我們應該守住利潤,眼睜睜看著市場被搶走?\"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曾慶陽已經做好準備接受宋安的斥責,卻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諸位,\"宋安的聲音突然嚴肅起來,\"你們還記得幾年前的外賣大戰嗎?當時所有人都說我們瘋了,每單補貼8元是在自殺。但結果呢?我們拿下了60%的市場份額。\"

他微微前傾身子,攝像頭捕捉到他眼中的銳利光芒:\"現在的情況比當年更危急。陶寶不是在簡單打價格戰,而是在重構即時零售的生態。

如果他們成功將商超供應鏈與騎手配送網路深度融合,我們的外賣業務將淪為附屬品。\"

宋安停頓片刻,讓每個字都重重砸在眾人心上:\"不接招,我們必輸無疑。接招,至少還有勝算。我曾和陶寶的人交過手,他們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耐心。燒錢三個月見不到明顯成效,內部必然會產生分歧。\"

\"所以,\"宋安最終一錘定音,\"我同意慶陽的方案。不僅要比陶寶的補貼更高,還要打出差異化。我建議增加�39;一小時達�39;和�39;超時免單�39;的承諾,把他們逼到成本承受的極限。\"

影片電話結束後,會議室氣氛徹底改變。曾慶陽立即部署全新作戰方案:

\"採購部重新談判供貨價,告訴供應商,要麼共同讓利保住市場,要麼大家一起被陶寶淘汰。\"

\"技術部24小時內升級系統,實現�39;智慧路徑規劃+動態補貼�39;結合,確保每個訂單的補貼都花在刀刃上。\"

\"市場部立即策劃�39;閃電行動�39;,在陶寶佔有率最高的20個商圈,推出�39;比對手永遠多減1元�39;的活動。\"

最讓人意外的是,曾慶陽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我們將從本月開始,試行�39;騎手合夥人計劃�39;。

選拔優秀騎手成為區域合夥人,不僅享受配送收入分成,還能獲得該區域訂單總量的利潤分成。\"

運營總監驚訝道:\"這意味著我們要把部分利潤直接分配給騎手?\"

\"沒錯,\"曾慶陽眼中閃著銳光,\"徐為正可以用錢買騎手的時間,但我們要用合夥制繫結騎手的忠誠。當騎手成為自己的老闆,他們就不會被簡單的單價所吸引。”

在曾慶陽的系列命令下,每團外賣也開始針對速購的瘋狂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