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威

一、分威原文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靜固志意,神歸其舍,則威伏盛矣。威伏盛,則內實堅, 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其勢其如天。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撓其一指,觀其餘次,動變見行,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動變明而威可分。將欲動變,必先養志伏意以視間,知其固實者,自養也;讓己者, 養人也。故神存兵亡,乃為之形勢。

二、原文讀注

原文:

分威法伏熊。

注讀:

分威:充分發揮威力。

法伏熊:效法埋伏靜守蓄勢待發之熊。

原文:

分威者,神之覆也。

讀注:

分威者:充分發揮威力。

者:語助詞。

神之覆也:在氣神志意的覆蓋籠罩下充分涵養自己的精神。

原文:

故靜固志意。

讀注:

故:所以。

靜固志意:只有心靜專一,固守志意。

原文:

神歸其舍,則威覆盛矣。

讀注:

神歸其舍:意念集於一舍處,心志凝聚一心。

則:那麼。

威覆:威勢因隱伏。

盛矣:則更加強盛。

原文:

威覆盛,則內實堅。

讀注:

威覆盛:隱伏的威勢強盛。

則內實堅:則內志更加充實,堅固。

原文:

內實堅,則莫當;莫當,則能以分人之威而動。

讀注:

內實堅:內志充實堅定。

則莫當:則勢不可擋,所向無敵。

莫當:勢不可擋。

則能以分:則能分散。

人之威:他人之威風。

而動:而聞風喪膽而動搖其信心。

原文:

其勢其如天。

讀注:

其勢:他的威勢。

如其天:如從天而降,威懾四海。

原文:

以實取虛,以有取無。

讀注:

以實:用堅實。

取虛:對付虛弱。

以有:以胸有成竹。

取無:對付心虛空無。

原文:

若以鎰稱珠。

讀注:

若以:好像。

鎰稱珠:鎰銖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鎰相當24兩,一兩相當24銖。兩者相差很大。

原文:

故動者必隨,唱者必和。

讀注:

故:所以。

動者必隨:有人行動,必有人跟隨。

唱者必和:有人倡導必有人應和,各得其令聞風而動。

原文:

撓其一指,觀其餘次。

讀注:

撓其一指:彎曲一指。

觀其餘次:能看到全部。破攻一敵,則全敵可殲。

原文:

動變見形,無能間者。審於唱和,以間見間。

讀注:

動變:對方的行動變化。

見形:顯現原形。

無能間者:沒有辦法能離間他。

審於:仔細審察觀看。

唱和:倡導,應和(古時唱同倡字)的道理。

以間見間:還是用挑撥離間的方法尋找擴大對方的間隙,裂痕。

原文:

動變明而威可分。

讀注:

動變明:對方的舉動得到明顯清晰後。

而威可分:而再可分發威勢。

原文:

將欲動變,必先養志。

讀注:

將欲:將要。

動變:行動應變之前。

必先養志:必須首先要涵養志氣。

原文:

伏意,以視間。讀注:

伏意:隱蔽埋伏自己的意圖。

以視間:用以等待觀看和尋找別人的漏洞的同時。別人也會尋找你的漏洞。所以要經常檢查自己的漏洞使決策萬無一失。

原文:

知其固實者,自養也。

讀注:

知其:必須知道自己。

固實者:堅固而充實自己。

自養也:是自我保護自己。

原文:

讓已者,養人也。

讀注:

讓已者:謙讓自己。

養人也:是為訓服別人。

原文:

故神存兵亡,乃為知形勢。

讀注:

故:所以。

神存:儲存自己的精神及實力。

兵亡:化解兵戈相鬥,減小士兵的死亡。

乃為之形勢:這才是當前的形勢。

三、讀後感

“分威法伏熊”,想要發出強大的威勢,就要效法埋伏靜守之熊。熊有溫柔中的威武。善於埋伏,耐於寂寞、能吃苦、耐勞、眼明、耳聰、大智若愚。一旦時機來臨,迅猛撲上去,一發必果。

社會上有的借官勢之權威,借名人學者的名望,甚至還扛著霸權帝國黨皮,自以為是伏熊,其實是狐假虎威,自以為珍貴於熊貓,其實是東施效顰。

某局長領到三千五百元獎金,叫秘書小李趕緊拿給老婆。特別囑咐:“悄悄去,不要讓我娘知道。”小李趕緊跑回宿舍,套上一條幹淨褲子。到了局長家,悄悄到臥室。局長老婆問:“你怎麼來了?”小李忙擺手:“小聲點!你婆婆在嗎?”“串門去了。”“這就好”。小李一邊說,一邊掏錢。不想,套褲子時忘了拿出來,還在裡面褲兜裡,於是就解腰帶。局長老婆臉紅了:“你要幹什麼?俺可不是那種人!”“別嚷,我給你錢。”“給錢也不行,羞死人了。”邊說邊往院裡跑。小李提著褲子追到院裡:“你別跑嘛!是局長叫我來的!”既然誤解了就是她老爺叫他來的也不管用了。局長是個不孝之子,吩咐他的錢不給他老母知道,也許是編寫笑話人的伏筆,錢交給其父母就沒這個笑話了。

“分威法伏熊”在小李看來他的局長是他的直接上司,可夠威夠熊,一是被他曲解,二是被局長的老婆誤解了,好事誤成壞事。這種威發而無用,這雖然是一宗笑話,也道出沒德無理的壓,壓而不服,只有以理義實情而服的哲理。

西晉初期,正當晉武帝準備大舉伐吳,統一中原之時,涼州鮮卑民族的首領禿髮樹機起兵反晉,攻陷涼州武威,使得武帝有西部之憂。

軍將馬隆請戰,被任命為武威太守,召集了3500名士兵西征。可鮮卑士兵卻十分曉勇,人人穿著重灌鐵鎧,使得刀箭難以穿透。馬隆苦思良策,想起了“分威伏熊術”,就命一部分將士在一狹窄的山間穀道兩旁偷偷堆下許多磁礦石,再命令另一部分將士換上皮製的甲胃前去誘敵,只准敗不準勝,引敵來追。將士們分批依計而行,負責誘敵的將士跑進一條狹谷。禿髮樹機眼見煮熟的鴨子又要飛掉,非常不甘心。可是如果追進狹谷,又怕中了埋伏。但反過來又一想,我的將士都穿重鎧,中了埋伏也不怕箭射槍刺,就揮軍進入狹谷。兩旁伏軍沒有射箭,只是流下許多磁礦石來。磁礦石將鮮卑兵牢牢吸住,跑也跑不掉。穿皮甲的晉兵返回頭來,一刀殺一個,統統把他們砍斷脖子,消滅了這股鮮卑兵。

軍將馬隆用“分威伏熊術”,使鮮卑首領再也不敢小瞧中原,最後歸順了晉武帝。

(五)散勢

一、散勢原文

散勢法鷙鳥。散勢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間而動。威肅內盛,推間而行之,則勢散,夫散勢者,心虛志溢,意衰威失,精神不專,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度數。乃以揣說圖亊。盡圓方,齊短長。無間則不散勢,散勢者,待間而動,動而勢分矣。故善思間者, 必內精五氣,外視虛實,動而不失分散之實。動則隨其志意,知其計謀。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二、原文讀注

原文:

散勢法鷙烏。

讀注:

散勢:分散對方的威勢。

法鷙烏:效法兇猛的鷙鳥。

原文:

散勢者,神之使也。

讀注:

散勢者:分散對方的威勢。

神之使也:由精神驅使支配。

原文:

用之必循間而動。

讀注:

用之:使用這種方法。

必循間而動:必須抓住對方的弱點,抓住對方的間隙漏洞之處展開行動。

原文:

威肅,內盛。

讀注:

威肅:威壯,整肅,收斂,蓄積。

內盛:先整肅,蓄積使內部精神更加旺盛。

原文:

推間而行之,則勢散。

讀注:

推:是 推算。

間:時機,及對方的漏洞間隙。

而行之:而行動。

則勢散:對方的威勢則會分散。

原文:

夫散勢者,必虛志溢。

讀注:

夫:用在句首,引起議論。

散勢者:他人的威勢一旦散開。

心虛:其內心空虛。

志溢:志氣外溢,由於外溢而導致衰弱。

原文:

意衰威失,精神不專。

讀注:

意衰威失:其意志衰減而威信喪失。

精神不專:則精神渙散不專一。

原文:

其言外而多變。故觀其志意,為度數。

讀注:

其言外:他的言辭將內心的真實情況洩露於外。

而多變:而慌張變化不定。

故觀其志意:所以觀察他的意志。

為度數:作為辦事的標準。

原文:

乃以揣說圖事,盡方園齊短長。

讀注:

乃以揣:於是運用揣摩之術。

說圖事:去遊說政治,謀劃辦理各種事務。

盡方園:盡情使用園方之術。

齊短長:靈活運用自己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

原文:

無間則不散勢,散勢者待間而動。

讀注:

無間:對方如果沒有間隙漏洞可利用,沒有時機。

則不散勢:則不要散發威勢。

散勢者:要想散發威勢。

待間而動:一定要等待對方露出破綻才能展開行動。

原文:

動而勢分矣,故善思間者。

讀注:

動而勢分矣:一旦展開行動,對方的威勢,必定分散。

故:所以。

善思:善於思考。

間者:是對方的間隙破綻。要善於思考,善於發現對方的破綻。

原文:

必內精五氣,外觀虛實。

讀注:

必:必須。

內:心胸。

精五氣:要蓄聚五氣,五氣就是五臟之精氣。

外觀:從外部觀察形勢的虛實。

原文:

動而不失,分散之實。

讀注:

動:一旦行動了。

而不失:而不會失去。

分散之實:分散威勢之實際效果。

原文:

動則隨其志意,知其計謀。

讀注:

動:其行動。

則隨其志意:則隨著他的志向和意願。

知其計謀:知道他的計謀。

原文:

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

讀注:

勢者:形勢。

利害之決:利與害,生與死的抉擇。

權變:變通,靈活處理。

之威:之威脅所在。

原文:

勢敗者,不以神肅察也。

讀注:

勢敗者:威勢一旦衰敗。

不以:沒有必要。

神肅:再把精神集中。

察:去考察研究了。

三、讀後感

“散勢法鷙鳥”:分散對方的威勢,要效法兇猛閃電般的鷙鳥。

鷙烏你別看它個子不是很大,它卻有一付鋒利的爪子,長長的金鋼嘴。悠閒地棲在水邊的樹枝上和草叢邊,游魚一旦浮上水面,閃電般地把魚叨上來了,魚還朦在鼓裡。

那慣於使用偽幣的鷙鳥人,對老人和村婦,累累容易上手,殊不知他們乾的是缺德、左門旁道的勾當。違法亂紀,害黨害民,最後害人害自己。

阿凡提在鬧市的店面開理髮店,租期為一年。店主仗著店面是他租給的,每次剃頭都不給錢。有一天店主又來了,阿凡提照例給他剃了光頭,邊刮臉邊問道:“東家,眉毛要不要?廢話,當然要!”阿凡提嗖嗖兩刀,把店主的兩道濃眉剃下來了,說:“要,就給你吧。”店主氣得說不出話來,埋怨自己不該說要。“喂,鬍子要不要?”“不要,不要!”店主忙說。阿凡提嗖嗖幾刀,把店主苦心蓄養的大鬍子刮下來,阿凡提分散對方的威勢,效法閃電般鷙鳥的作法。用雙關語,把店主整治得無可奈何。

再講一個散勢返其意感悟之例。古代有位宰相,請來理髮師修面。修到半途中,理髮師忽然停下刮刀,兩眼直愣愣地看著宰相的肚皮,宰相見他這樣,心裡納悶,這肚皮有什麼好看的呢?就問道:“你不修面,卻光看我的肚皮,這是為什麼呢?”“人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看大人您的肚皮並不大,怎麼能撐船呢?”宰相一聽,哈哈大笑。“那是說宰相的氣量特大,對一些小事能容忍,不計較。”理髮師聽到這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哭著說:“小的該死!剛才修面時不小心,將大人您的眉毛刮掉了一大半,大人您氣量大,千萬請恕罪!”宰相聽說他的眉毛給颳了,心裡很不是滋味,勃然大怒正想發作,轉眼一想:自己剛才講過宰相氣量特大,我怎能為這點事就給他治罪呢?於是,只好說:“不妨,去把筆拿來,把眉毛畫上去算了!”

聰明的理髮師,反用鷙鳥分威術,使用迴環曲折的話語來削減壓抑他心中怒火,保全了自己,免除了一場大災禍。可以想到,假如理髮師直愣愣地一下子說出把眉毛颳了的事,結果必定不堪設想。這種迴環曲折的說話方式,誘使對方說出自己需要的話,分散了他的威勢。讓他感到不能否定自己,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

————————————————————————————————————————————

啊~~啊~~西湖的水~我的淚~

ฅ(⌯͒•̩̩̩́ ˑ̫ •̩̩̩̀⌯͒)ฅ

沒有幾個人評論~哦~看著那慘淡的資料啊~此刻我的內心是崩潰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