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事一直是國人腦海除卻不了的一個願望,但縱觀所有的神仙事,在涉及動物生靈類別時,豬一直是不入法眼的品種,就像經典的成語一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所有的神仙事裡,很少有人說豬會跟隨著人享受神仙生活。縱然有豬位列仙班,都是從最底層的妖精一步步做起,歷經千辛萬苦方才修成正果。

不過也有例外,在唐代傳下來的故事裡,就曾有一頭豬將凡人引導到了仙家洞腹。

據說是在辰州府的麻陽縣,經常有野豬下山覓食,鄉人種植的糧食常常被野豬糟蹋得一塌糊塗,令鄉人頭痛不已。辰州府大家都知道,是在湖南的湘西境內,地勢基本上都是八分山水半分田,即便是現代,也時常有野豬成群結隊的下山覓食,但這傢伙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以,時下晚上有一個很經典的段子就是鄉人用有源相控雷達和無人機轟趕野豬,給鷹醬氣的吐血。

鄉諺說,一旦野豬成群結隊的話,虎豹都會退避三舍。但在這個故事裡,當時跑到山下啃食禾苗糟蹋糧食的野豬隻有一隻,獨來獨往,被鄉人發現並驅趕後依舊習性不改,在鄉人看來,未免就有著挑釁的味道了。

時間稍微長了一些之後,鄉人慢慢摸清了這頭野豬出沒的規律,就暗自備好了弓箭準備射殺它。

某天,鄉人埋伏在野豬出行的路上,等候著它的到來,果然還真是大家意料的那樣,那頭野豬從山上下來了。鄉人立馬開弓,嗖地一箭就射中了野豬,野豬受驚逃走,鄉人跟在後面緊追不捨。

從射中野豬的地方算起,鄉人跟著豬一直趕了七八里路後,看到山裡有座院子,那頭野豬直接逃進了院子裡。

追趕野豬的鄉人也沒想那麼多,提著弓箭徑自跟了進去。院子的房子甚是壯麗,遠非常人見到房子那樣。有一個拄著柺杖仙風道骨的老頭帶著一個穿著青色衣服的童僕走出來,問鄉人怎麼來這裡的。

鄉人也不怯場,說自己剛才追殺糟蹋糧食的野豬追到這裡,看到野豬逃進了院子,所以自己也跟著進來了。

老頭笑著回答鄉人,如果是你牽著牛踩到了別人的田裡,然後別人要把你的牛搶走,不是很過分嗎?

鄉人聽了半響無語,斬草不除根,來年春風生。這頭野豬實在是太可惡了,糟蹋了糧食不算,還挑釁著農人的驅趕,可老頭的話卻似乎也有著他的道理。

見鄉人不做聲,老頭也是笑了笑,讓童僕帶著鄉人到屋裡喝口水解解乏。鄉人倒也沒有拒絕老頭的邀請,趕野豬一直趕了這麼久,確實也是有點累了。

等隨著童僕穿廳堂走了一段路,到了院子裡的一間大廳,鄉人看見一群仙人。他們身披羽衣頭戴烏幘,有的在樗蒲,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喝酒。童僕帶著鄉人來到喝酒的地方,說主公有令給此人一杯酒。

鄉人接過飲者遞過的酒,一飲而盡。說來也奇怪,開始鄉人還覺得自己又渴又餓的,但這杯酒喝下去之後居然飽了。但還沒等鄉人發問,童僕又帶著鄉人到了走到了另外一間屋子。

這間屋子彷彿是一間教室,裡面坐著幾十個人,拿著書本,似乎正在聽老師講課,鄉人瞧了一下,沒有看到老師。這讓鄉人更加疑惑了,但童僕卻示意他不要說話,繼續帶著鄉人往裡面走。

等走到院子裡最深處的一間屋子,鄉人見到了這家院子的主人。鄉人才發現,院子的主人就是開始和自己說別人要牽走自己牛的老頭,這時,鄉人的態度比先前剛進院子的時候恭謹多了。

老頭見童僕領著鄉人進來,便呵斥了穿著青色衣服的童僕,你怎麼看門的,豬從門口進進出出你都不曉得。然後又對著鄉人時候,你看到和射中的那頭豬不是真的豬,有緣在這裡轉了一圈,現在你該出去了,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聽到老頭的命令,青衣童僕領著鄉人向門口走出。眼見快走到門口的時候,鄉人終於忍不住了,便和童僕問屋裡的老頭是誰。

這個時候,青衣童僕倒是很乾脆,告訴鄉人他就是大家說的河上公,天帝派他到這裡給諸位仙人講授《易》。

鄉人又接著問,那你又是誰呢?

青衣童僕回答道,我叫王輔弼,到這裡來學《易》,已經有五百年了,但是還沒有能通精義,被河上公罰到門外守門。

鄉人還沒來得及問其他,便已經和王輔弼走到了門外。只見王輔弼對著門口的一塊大石頭踢了一腳,石頭和院子不見了,王輔弼也不見了。

鄉人頓時懊悔無及,王輔嗣就是王弼啊,自己因為射殺野豬有幸進到了仙家洞府,可惜自己沒有仙緣,沒能多呆上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