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白話西遊記【原著無刪節】 清風隨竹影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話說那三個人穿過樹林進入深處,只見那個呆子綁在樹上,聲聲呼喊,痛苦難忍。行者笑著走過去說道:“好女婿啊!這麼早晚還不起來感謝岳父,又沒去見師父報喜,還在這裡開口耍嘴皮子!唉!你娘呢?你老婆呢?好個被捆吊著的女婿啊!”那個呆子看到他過來岔白他,咬緊牙關,忍著疼痛,不敢呼喊。沙僧看著心疼,放下行李,走過去解開繩索救下他。呆子向他們磕頭致禮,實際上感到羞愧難以忍受,詩句《西江月》可證明:色即是傷害身體的刀劍,貪婪必定遭受災難。美麗的女子二十八歲,比惡魔更加兇惡。只有一個現在,再沒有微小的益處填滿袋子。要好好珍藏資本,堅守不放縱。那豬八戒撮土點燃香,向天空鞠躬致敬。行者說道:
“你認識那些菩薩嗎?”八戒說:“我已經頭暈眼花,分不清是誰了。”行者遞給八戒一張紙條,八戒看了是讚美菩薩的文字,更加慚愧。沙僧笑著說:“二哥有這樣的好事,感到四位菩薩來和你結親!”八戒說:“兄弟們再別提了,我已經不配做人了!從今以後,再也不敢胡作非為。就算累斷了骨頭,也只是肩摩擔輪,跟隨師父去西域。”三藏說:“既如此說才對。”
行者隨即帶著師父上了大路。在路上吃風宿水,走了很長時間,忽然見到一座高山擋路,三藏停馬扯住韁繩說:“徒弟,前面有座山,必須小心,怕有妖魔作亂,傷害我們。”行者說:“馬前只有我們三人,還怕什麼妖魔?”因此,長老安心繼續前進。只見那座山真是美麗的山峰:高聳入雲,雄偉壯觀。山腳接著崑崙山脈,山頂觸摩天際。白鶴經常在檜柏上棲息,黑猿時常爬在藤蘿上。陽光照在晴朗的林間,紅色的霧氣繚繞;風吹過陰鬱的山谷,彩色的雲朵飄飛。幽鳥在青竹叢中亂叫,錦雞在野花間齊鬥美麗。只見有千年的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峨威嚴閃耀光芒;萬歲石,虎牙石,三尖石,突出瑞氣。崖前草長得茂密,嶺上梅香四溢。荊棘密集,芝蘭清香。深林中鷹和鳳聚整合千上萬只,古洞中麒麟統領萬獸。澗水充滿情意,彎彎曲曲繞行不斷;峰巒連綿不斷,迭迭重疊直至天邊。還可以見到綠色的槐樹,斑斕的竹子,青翠的松樹,一片美景。龍吟虎嘯,鶴舞猿叫。麋鹿從花叢中出現,青鸞對著太陽鳴叫。這真是仙山福地,好像蓬萊閬苑一樣美景。還可以看到山頭上花開花謝的景象,雲霧在山嶺上來去。三藏坐在馬上高興地說:“徒弟,我從東方走來,經歷了許多山水,都是崇山峻嶺之地,沒有像這座山一樣美麗的風景,確實是非常幽雅。如果雷音寺附近沒有太遠的路,我們可以整理一下,莊嚴地去見世尊。”行者笑道:“太早了!太早了!恰好不到呢!”沙僧說:“師兄,我們到雷音寺還有多遠?”行者說:“十萬八千里,十天裡還沒有走一天呢。”八戒說:“哥哥啊,要走幾年才能到?”行者說:“這些路,如果是你們兩位賢弟,十多天就能到;如果是我走,一天能走五十次,還剩下時間看太陽的顏色;如果是師父走,別想了!別想了!”唐僧問:“悟空,你說多久才能到?”行者說:“你從小走到老,老了又變小,老小千番還是難以達到。只要你提醒自己要明悟虔誠,時刻回顧前行的路,那就是靈山了。”沙僧說:“師兄,儘管這裡不是雷音寺,但是觀看這樣的景色,一定有好人居住。”行者說:“你說得對。這裡絕對沒有惡魔,一定是聖僧仙人居住的地方,我們可以慢慢遊玩。”不再提起。
那座山被稱為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叫做五莊觀,觀中有一位仙人,叫做鎮元子,他的混名跟常人一樣。那觀裡出產一種特殊的寶物,是混沌初開,天地未創時產生的靈根。世界四大洲中,只有西牛賀洲的五莊觀能夠產出這種寶物,叫做草還丹,又叫人參果。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再經過三千年才會成熟,短時間內十萬年才能吃到。就像這十萬年,只結出了三十顆果子。果子的外觀,就像不滿三朝的小孩子一樣,四肢齊全,五官鮮明。如果有緣分的人聞到了果子的香味,就能夠活到三百六十歲;吃下一個果子,就能夠活到四萬七千年。
那一天鎮元大仙收到元始天尊的請帖,邀請他去上清天上彌羅宮裡聽講混元道果。大仙門下有許多散修仙人,數不清多,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修成正果的真仙。那天他帶著四十六個往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小徒弟看家:一個叫清風,一個叫明月。
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交一千二百歲。鎮元子吩咐這兩個小徒弟說:“不可違反大天尊的請帖,要去彌羅宮聽講,你們兩個在家裡要小心。不久有一個故人從這裡經過,不要怠慢了他,可以給他兩個人參果吃,表示我對他的舊情。”兩個小徒弟說:“師父的故人是誰?請告訴我們,好好招待。”大仙說:“他是東土大唐皇帝駕下的聖僧,法號三藏,現在去西天拜佛求取經文的和尚。”兩個小徒弟笑著說:“孔子曾經說過,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是太乙玄門的弟子,怎麼可能和那個和尚有什麼交情!”大仙說:“你們不要妄下結論。那個和尚是金蟬子投胎轉世,是西方聖老如來佛的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在蘭盆會上我和他相識,他曾親手給我倒茶,佛子們都對我尊敬,所以他是我的故人。”兩個小徒弟聽後,遵守了師命。
那位大仙出行前再次叮囑道:“我果子有限,只能給他們兩個,不要費多。”清風說:“開園時,大家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上,不敢費多。”大仙說:“唐三藏雖然是故人,但要防備他手下的人羅唣,不要驚動他知道。”二童領命後,那大仙帶著其他徒弟昇仙飛昇,直奔天界。
現在說唐僧四人在山上游玩,突然抬頭見到一片松竹,樓閣層層。唐僧說:“悟空,你看那是什麼地方?”行者看了說:“那裡不是觀宇,一定是寺廟。我們走過去,到那裡才能知道詳情。”不一會兒,來到門前觀看,見那松樹叢下清涼,竹徑幽靜。白鶴往來送浮雲,猿猴上下獻果實。門前的池塘寬闊,樹影漫長,石頭破裂,青苔花綻放。宮殿錯落有序,紫色的雲霧飄落。真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人跡稀少,寧靜中生髮道心。青鳥常傳達王母的訊息,紫鸞常寄送老君的經書。看不夠那道德之風的偉岸,果然是神仙居住的宅院。三藏下馬,又看到山門左邊有一塊碑,碑上寫著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長老說:“徒弟,果然是一座觀宇。”沙僧說:“師父,看這樣的景色,裡面一定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如果就此回去,這裡也是一個美景。”行者說:“說得對。”於是一同進去,又看到大門上有一副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行者笑道:“這位道士說大話蒙人。五百年前,我在太上老君門前大鬧天宮,也沒有聽過這樣的話。”八戒說:“不要管他,進去吧,或許這位道士有些好德行,還不能確定。”
等到二層門裡,只見門裡忙忙碌碌,走出兩個小童。看他們打扮:骨骼清秀,容顏俊美,頭上扎著小辮子,短髮。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袖飄風。環絛緊綁髻結,芒履輕纏蠶紗絨。形象異常非凡,正是清風明月兩位仙童。童子恭身行禮,出來迎接道:“師父過謙了,請坐。”長老高興地坐下,與兩個童子一同進入正殿參觀。原來正殿向南,是五間大殿,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仙童推開格子,邀請唐僧進入殿內,只見牆上掛著五彩的“天地”二字,還有一張硃紅雕漆的香幾,几上放著一副黃金香爐和香瓶,爐旁放著方便整理香料。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拿起香點燃,三次行禮,拜畢轉過身來道:“仙童,你的五莊觀真是西方仙界,為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等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供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瞞師父,這兩個字,上面的,還需要供奉;下面的,還不能受得我們的香火。這是師父自家的主意。”三藏問道:“什麼是自家的主意?”童子說:“三清是師父的朋友,四帝是師父的故人,九曜是師父的晚輩,元辰是師父的下賓。”行者聽了,不禁笑出了聲,八戒問道:“大哥,你笑什麼?”行者說:“我只是覺得老孫會搗鬼,原來這位童子懂得拗風!”三藏問:“仙師在哪裡?”童子說:“師父元始天尊蒙命前去上清天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不在家。”行者聽了,忍不住喝道:“這個狡猾的童子!自己也不認識人,還來這裡裝腔作勢!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讓這個無賴去講什麼!”三藏見他發怒,擔心那童子回去說話,引起麻煩,便說:“悟空,別爭鬥了,我們既然進來了,就算了吧。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
他師父不在,干擾他們做什麼?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讓八戒解開包袱,拿些米糧來,借用他們的廚灶,做頓飯吃,吃完後就走。”
他們三人依照各自的任務離開。那明月、清風自誇不盡道:“好和尚!真是西方心愛的聖僧,真實的修行,氣質不凡。師父吩咐我們接待唐僧,給他吃人參果,表示舊情,又叮囑我們小心防備他手下的人羅唣。果然那三個人兇惡嘴臉,粗魯脾氣,幸虧我們把他們調走了。如果他們還在現場,就無法和他們見面了。”清風說:“兄弟,還不知道那和尚是否是師父的故人,問一問看,免得誤會了。”兩個童子走上前說道:“請問,老師是不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長老回禮道:“貧僧就是,仙童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童子說:“師父在離開前曾囑咐我們遠道迎接。沒想到車馬來得匆忙,導致失禮了。請師父坐下,等我為您倒茶。”三藏說:“不敢當。”那明月馬上轉身回房,拿出茶杯,端給長老。喝完茶,清風說:“兄弟,別忘了師父的囑咐,我們去取果子。”
那大仙臨行之前,再次囑咐道:"我的果子有限,只能給他們兩個,不要多費。"清風說:"開園時,大家一起吃了兩個,還剩下二十八個在樹上,不敢多費。"大仙說:"唐三藏雖然是我的故人,但要小心他手下的人羅唣,不要驚動到他。"二童子領命,然後大仙帶著其他徒弟昇仙飛上天界。
話說唐僧一行人在山上游玩,突然抬頭看見一片松竹,樓閣層層。唐僧說:"悟空,你看那是什麼地方?"行者看了一眼,說:"那裡不是觀宇,肯定是廟宇。我們過去看看,才知道情況。"不一會兒,他們來到門前觀看,見那松樹叢下清涼,竹徑幽靜。白鶴在上空穿梭,猿猴在樹間獻果。門前的池塘寬闊,樹影長長,石頭裂開,青苔盛開。宮殿錯落有序,紫色雲霧飄散。真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人跡稀少,寧靜中撫養道心。青鳥經常傳達王母的訊息,紫鸞經常寄送老君的經書。看不夠那道德之風的偉岸,果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三藏下馬,再看見山門左邊有一塊碑,上面寫著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長老說:"徒弟,果然是一座廟宇。"沙僧說:"師父,看這景色,裡面一定有好人居住。我們進去看看,即使不久就回去,也算是一次欣賞美景的機會。"行者說:"說得對。"於是他們一起進去,又看到大門上有一副對聯:"長生不老的神仙府,與天同壽的道家人家"。行者笑道:"這個道士說大話蒙人。五百年前,我在太上老君的門口鬧天宮,都沒聽過這種話。"八戒說:"別管他,進去吧,或許這個道士有些好德行,還不能確定。"
到了二層門裡,只見裡面忙忙碌碌,走出兩個小童來。他們的打扮如下:骨骼清秀,容顏美麗,頭上扎著小辮,髮型短。他們的道服自然飄逸,羽衣袖口飄飄。頭上有環絛束髮,腳上穿著芒履。他們的姿態非凡,正是清風和明月兩個仙童。童子恭敬地行禮,出來迎接道:"師父,失迎,請坐。"長老高興地坐下,和兩個童子一起進入正殿參觀。原來正殿朝南,有五間大殿,上半段有明亮的雕花窗格,下半段是昏暗的格子。仙童推開格子,請唐僧進入殿內,只見牆上掛著五彩的天地二字,還有一張紅漆雕花的香幾,几上放著一個黃金香爐和香瓶,爐邊放著整齊的香料。
唐僧走上前,用左手拿起香點燃,行三次三鞠躬,拜完轉過身來道:"仙童,你們的五莊觀果然是西方仙界,為何不供奉三清、四帝、羅天等官神,只供奉天地二字的香火?"童子笑道:"不瞞師父說,這兩個字的上半部分是要供奉的,下半部分還不能受到我們的香火。這是師父自己的主意。"三藏問道:"為什麼是自己的主意?"童子解釋道:"三清是師父的朋友,四帝是師父的故人,九曜是師父的晚輩,元辰是師父的下賓。"行者聽了,忍不住笑出聲來,八戒問道:"大哥,你笑什麼?"行者說:"我只是覺得老孫會搗鬼,原來這個童子也會扭曲事實!"三藏說:"不要爭論了,既然進來了,就不要計較了。俗話說,鷺鷥不吃鷺鷥肉。
既然他師父不在,干擾他們做什麼?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管行李,讓八戒開啟行囊,拿些米食來,借他們的灶具,做頓飯吃,吃完後就走。"
他們三人按照各自的任務行事。
明月和清風私下自誇不已,說:"好和尚!真是西方愛聖降凡,真正的修行者,氣質非凡。師父吩咐我們接待唐僧,給他吃人參果,表達舊情,還囑咐我們小心防備他手下的人羅唣。果然那三個人的嘴臉兇惡,性格粗暴,幸虧我們將他們調走了。要是他們還在這裡,就無法和他們見面了。"清風說:"兄弟,現在還不知道那個和尚是否是師父的故人,問一問看,免得誤會了。"兩個童子走上前說道:"請問,師父是不是大唐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長老回禮道:"正是,仙童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童子說:"師父在離開前曾囑咐我們遠道迎接。沒想到車馬來得匆忙,失禮了。請師父坐下,等我給您倒茶。"三藏說:"不敢當。"明月立即轉身返回房間,拿出茶杯,端給長老。喝完茶,清風說:"兄弟,別忘了師父的囑咐,我們去取果子來。"
果然罕見!果然罕見!”他倚著樹,颼的一聲,攙將上去。
那猴子原來剛剛爬上樹偷果子。他用金擊子敲了一下,果子噗的掉了下來。他跟著下來找尋,但卻寂然無蹤,四處尋找也找不到了。行者說:“奇怪!奇怪!看來這果子有腳會走,不但走了,還蹦出了圍牆。我知道了,想必是花園中的土地不許孫爺偷他的果子,於是他把果子收走了。”他便唸了一個咒語,召喚花園的土地前來,對行者施禮道:“大聖,請問有什麼吩咐?”行者說:“你不知道我是天下有名的賊首。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從來沒有人敢和我分食,現在我偷了一個果子,你就私吞了我的份!這個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有鳥飛過也應該有份,我只吃了一個,有什麼大害?剛打下來,你就把它拿走了?”土地說:“大聖,誤會了小神。這寶貝是屬於地仙的東西,而我是個鬼仙,怎麼敢拿走呢?就聞聞都沒有福氣。”行者說:“既然你沒有拿走,那它怎麼打下來就沒有了?”土地說:“大聖,我只知道這寶貝能夠延壽,至於它的來歷我就不知道了。”行者問:“它有什麼來歷?”土地答道:“這寶貝每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結果一次,再三千年才成熟。總共只結了三十個。有緣的人,聞一聞就能活到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到四萬七千年。它只怕五行之物。”行者問:“為什麼怕五行之物?”土地說:“這果子碰到金就落下來,碰到木就會枯萎,碰到水就會化開,碰到火就會焦,碰到土就會沉入地裡。敲打的時候必須要用金器,才能把它打下來。打下來後,放在盤子裡要用絲帕墊好;如果碰到木器,就會枯萎,吃了也不能延壽。吃它必須要用磁器,用清水清洗後吃,碰到火就會焦黑,沒有用了。碰到土就會陷入地下,只有大聖才能將其打到地面上,它就會鑽入地底。這塊土已經有四萬七千年了,就是用鋼石鑽也鑽不動,比生鐵還要硬三四分,人若吃了,就能長生。大聖如果不相信,可以試著把這塊土打一打。”行者立即掏出金箍棒,用力一砸,發出一聲響音,土地上卻沒有留下痕跡。行者說:“果然!果然!我的棒子能砸成粉末,能碰到生鐵也會留下痕跡,怎麼一下子打不出痕跡?看來我錯怪了你,你可以回去了。”土地聽後,便回到自己的廟宇裡去了。
大聖卻有一個小計謀:爬上樹後,一隻手拿著擊子,一隻手將衣服口袋撐開,做成袋子來接住果子,他則穿梭於樹枝之間,用擊子敲打三個果子,放入口袋中,然後跳下樹,徑直走進廚房。八戒笑道:“哥哥,這下有了嗎?”行者說:“當然!老孫是輕而易舉。這個果子也別忘了給沙僧嘗一嘗,你喊他過來。”八戒立即招手喊道:“沙悟淨,過來一下。”
沙僧放下行李,跑進廚房,問道:“哥哥,叫我幹什麼?”行者敞開衣袋道:“兄弟,你看這是什麼東西?”沙僧見了說:“這是人參果。”行者說:“很好!你果然認得,你曾經在哪裡吃過嗎?”沙僧說:
“雖然我沒有吃過,但是我以前作為捲簾大將時,替王母上壽時見到過這個果子。雖然只是見過,但沒吃過。哥哥,能給我嘗一嘗嗎?”行者說:“不用說,我們都各自嘗一嘗。”他們三個人各自享用了那三個果子。八戒特別貪吃,並且嘴巴大,一聽到童子吃的聲音,便感到饞蟲翻動,見到果子時,他就拿過來,張開嘴巴,將整個果子一口吞下肚子,卻故意裝出無辜的樣子,對著行者和沙僧說:“你們吃的是什麼?”沙僧說:“人參果。”八戒說:“味道怎麼樣?”行者說:“悟淨,不要理會他!你自己先吃了,再來問誰?”八戒說:“哥哥,我吃得太匆忙了,不像你們細嚼慢嚥,品嚐出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沒有核,就是一下子吞下去了。哥啊,大膽一點!既然已經激發了我的貪心,再弄一個給我好好品味。”行者說:“兄弟,你真不知道分寸,這個東西不像米飯麵食,吃飽就可以了。這一萬年才結出三十個果子,我們吃了其中一個,已經是有緣分了,不必太過貪心。算了,算了,算了!算了吧!”
他起身攬住一根金箍棒,偷偷地丟進他們的道場裡,然後就不理他們了。
那呆子繼續喋喋不休地唧唧咕咕地嘟嘟囔囔,突然那兩個道童又進來拿茶水和香爐,聽到八戒還嚷著“吃人參果不舒服,再來一個好吃一下。”清風聽到心生疑惑,說道:“明月,你聽到了嗎?那個長嘴和尚說人參果吃得不爽,要再來一個。師父剛剛叮囑我們要小心他的手下羅唣,難道他們偷去了我們的寶貝嗎?”明月轉過頭說:“師兄,情況不妙!情況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