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先帝在時,熹貴妃與皇后烏拉那拉氏的矛盾就已經人盡皆知,將烏拉那拉氏尊封為太后無異於直接得罪熹貴妃
熹貴妃是弘曆的養母,更是他鬥敗三哥弘時順利即位的最大助力,如今他才登基,若是此時便過河拆橋與養母撕破臉皮,那他如何能堵住悠悠眾口呢?
就在弘曆進退兩難猶豫不決時,得知這一訊息的熹貴妃卻率先坐不住了,她和烏拉那拉氏之間的恩怨非死不休,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她又怎麼能任由烏拉那拉氏捲土重來,而自己坐視不理呢?
熹貴妃:“什麼?真有這樣的訊息傳出來?”
福珈嬤嬤:“是,訥親大人一得訊息,立刻遞話進來,請您早作準備,據說是張廷玉大人提議的,又陸續有大臣附議”
熹貴妃:“張廷玉這老頑固,從來都把祖宗規矩、嫡庶尊卑看得比命還重要,他要尊景仁宮為母后皇太后,那是防著哀家呢,對了,高斌是什麼態度?”
福珈嬤嬤:“高大人還是老樣子,皇上不點到名字,絕不輕易回答,即便皇上指名道姓問到他頭上,高大人也只是含糊其辭,不肯輕易表態”
熹貴妃:“這才是聰明人,當年選派公主撫蒙,高斌就是這樣,若不是先帝提前透露要將高氏許給皇帝,恐怕他到最後都不會替哀家的恆娖說話,但無論如何,哀家記著他這份情呢,將來多照顧照顧他的女兒也就算了,福珈,你去給訥親回話,他知道該怎麼做”
福珈嬤嬤:“是,可是太后,這事不是由皇上做主嗎?您直接跟他說您不願意,不就成了?”
熹貴妃:“當年選福晉,皇帝就沒跟哀家一條心,這事咱們暫時不要參與,哀家要看看皇帝的心意,也看看到底還有多少人,惦記著景仁宮那位”
福珈嬤嬤:“是”
不久之後,熹貴妃秘密傳召青櫻,交給她一瓶毒藥,一句“宮中只能有一個烏拉那拉氏”,熹貴妃的目的不言而喻,逼迫青櫻在自己和姑母烏拉那拉氏之間作出選擇,青櫻來到景仁宮探視姑母,本想犧牲自己換去姑母安度晚年,卻被早已知曉事由的烏拉那拉氏搶先一步服下毒藥
熹貴妃公然逼死景仁宮皇后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弘曆,他以“精修慈寧宮”為由,意圖迫使如今已是唯一太后的熹貴妃搬進壽康宮,和先帝的一眾太妃擠在一起
而太后既然敢逼死景仁宮,自然留有後手,她一次次駁回皇后富察氏對於後宮位分的安排,最後直接以“守孝”的名義,要求青櫻留在王府三年不得入宮
天下最高的兩個上位者之間鬥法,旁人自然不敢置喙,最終經過不斷拉鋸,兩人各退一步為這場鬥法畫上了一個看似圓滿的句號
弘曆親自將太后迎入了修葺多日的慈寧宮,而太后一句“天家守心孝即可”順勢解了青櫻的困境
而青櫻謹記姑母臨終前的囑託,決意為烏拉那拉氏的家族榮耀,嚥下仇恨韜光養晦,並親自到慈寧宮與太后低頭求和,為表誠意她甚至請求太后重新賜名
青櫻:“臣妾還有一事求吿太后,青櫻之名,是臣妾幼年時所取,臣妾覺得不大合時宜”
太后:“不合時宜?”
青櫻:“櫻花多是粉色,而臣妾卻是青櫻,所以不合時宜,臣妾不僅是烏拉那拉氏的女兒,更是愛新覺羅的兒媳,所以臣妾想請太后親賜新名,許臣妾斬斷舊過,祈取新福”
太后:“你真的這麼想?”
青櫻:“是”
太后:“那你最盼望什麼?”
青櫻:“情深義重,兩心相許”
此言一出,剛因為青櫻的斷舍離而提高警惕的太后又把心放到了肚子裡,沒人比她更瞭解,在這吃人不吐骨頭的後宮,比愚蠢更可怕的就是深情,只要烏拉那拉氏還是“戀愛腦”,無論是取名青櫻還是粉櫻,都不足為懼,想到這兒,太后反而放柔了語氣
太后:“如懿,好不好?”
青櫻:“可是事事如意的如意?”
太后:“不,哀家選的,是懿德的懿,後漢書說,林慮懿德,非禮不處,人在影成雙,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這世間一動不如一靜,也只有靜,才會好”
青櫻:“多謝太后,只是臣妾不明白,懿便很好,為何是如懿?”
太后:“你還年輕,不懂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過難得,若能如懿,便很不錯”
青櫻:“太后的教誨,臣妾謹記於心”
翊坤宮
“貴妃高佳氏,靜容婉柔,風姿雅悅,性行溫良,雍和粹純,柔嘉維則,深慰朕心,著即冊封為貴妃,欽此”
高晞月(魅兮):“臣妾叩謝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欽:“恭喜貴妃娘娘”
高晞月(魅兮):“王公公客氣,靜水,看賞”
接過姍姍來遲的貴妃懿旨,即便早已熟知劇情的高晞月依然免不了一陣開心,畢竟“性情溫良、雍和粹純”就是對她兢兢業業完成任(吃)務(瓜)的最大肯定
而她如今所居的翊坤宮,不僅是寵愛的象徵,宮內更是無一處不精緻、無一處不華貴,和她後位之下第一人的貴妃頭銜很是相配,不枉費她這麼多年,對大豬蹄子一步步的套路
如今前朝父兄得力,全族抬旗,而她在後宮也算是榮寵加身,晞月只覺得美好的未來正在向她招手,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皇上的眼光著實不怎麼樣,只怕他的審美都用在了後宮女人的身上,對待伺候之人就放鬆了許多,要是換做她,以王欽這猥瑣的長相,恐怕連給她提鞋她都嫌硌腳
不過眼下高晞月件件順心、事事如意,王欽諂媚的嘴臉也影響不了她的好心情,心情甚佳的她決定帶著吃食到養心殿親自抱一抱“金主”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