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琅嬅:“王爺所言極是,這是我與王爺成婚的時候,皇上賞賜的嫁妝,聽說是安南來的貢品,今日我借花獻佛,轉贈給兩位妹妹,以表親睦之情
高晞月&青櫻:“多謝福晉恩賞”
富察琅嬅:“往後都是一起伺候王爺的姐妹,不必拘束,兩位妹妹的住處已經安排好了,今兒是你們進府的喜日子,都早些回去歇著吧”
高晞月&青櫻:“多謝福晉體恤,妾身告退”
從正院出來,因為頭頂著紅蓋頭,高晞月和青櫻也不便多談,便各自在陪嫁侍女的攙扶下打道回府了
靜水:“格格,您餓了吧,要不要奴婢先給您拿點玫瑰酥墊墊?格格…”
作為自幼貼身伺候高晞月的侍女,靜水當然知道自家小姐,哦不,現在應該稱小姐為格格了,自家格格有多愛嬌,折騰了一天,格格肯定餓了,靜水正想哄著格格墊墊肚子,就看見高晞月已經自顧自的揭下來蓋頭
靜水:“格格,格格,王爺還沒來,您怎麼能自己把蓋頭掀起來呢?這樣不合規矩”
高晞月(魅兮):“靜水,你就別瞎忙活了,趕快來幫你家格格我把這頭飾去了,再頂著這個玩意,我的脖子都要斷了”
靜水:“格格,大喜的日子,不能胡說,趕快呸呸呸”
高晞月(魅兮):“呸呸呸,行了行了,快來給我拆頭髮”
與惶惶不安的靜水不同,高晞月心裡門兒清,今天是那對有情人期盼已久的洞房花燭夜,要知道,為了今天,王爺可是特地守身如玉,至今不曾與福晉圓房呢,什麼?你問大阿哥是哪兒來的?別問,問就是薛定諤的守身如玉
總之,連福晉都得給這份感天動地的真愛讓路,而她這個陪襯,只怕早就被忘到九霄雲外了
高晞月一邊想,一邊用手輕輕撫摸著腕邊的珠鐲,這個富察氏還真是個繡花枕頭,說她好吧,她為了穩固地位可以對無辜之人出手,可說她壞呢,她又並非無惡不作反而留有底線,真是複雜的人類,有趣有趣
而另一邊,實在拗不過自家格格的靜水只能忐忑的幫高晞月卸除首飾,當下人來報王爺去了側福晉院中時,靜水的第一反應居然是竊喜,然後才後知後覺的觀察起格格的臉色
而此時,沉浸在腦補中無法自拔的高晞月還不知道,她這副神遊天外的表情落在自家小侍女的眼中,已經成了愛都而不得成的閨中怨婦了
等高晞月回過神,就看到靜水一邊給她拆解頭髮,一邊心疼的看著她,那神情彷彿下一秒就要把她送走了
高晞月(魅兮):“你這是怎麼了?幹嘛這麼看著我,怪滲人的”
靜水:“格格,奴婢知道您聽說王爺今夜去了側福晉那裡心裡不痛快,要不奴婢把您最愛的琵琶拿過來,您解解悶?”
高晞月(魅兮):“不用了,我今日很是乏累,想趕快歇息了”
她才不要彈琵琶呢,半夜三更的,萬一傳到了別人耳朵裡,指不定還以為她心有不甘意圖爭寵呢?
高晞月不知道她這一拒絕不要緊,可靜水已經在這一瞬間腦補了好大一齣戲“完了,格格肯定是傷心了,連心愛的琵琶都不想彈了”,靜水這樣想著,然後就一臉要哭不哭的表情心疼的看著高晞月
靜水:“格格,您放心,以您的才情和美貌,得寵是早晚的事,也許王爺明天就來咱們院了,再說了,有老爺和少爺在,您不可能永遠是個格格的”
高晞月(魅兮):“嗯嗯,你說得對”
一頭霧水的接受了靜水突如其來的雞湯後,高晞月沐浴更衣、上榻就寢,一夜好眠
五日之後,在真愛和正妻之間雨露均霑的弘曆,抽空來到了晞月房中,早就做好準備的晞月也不矯情,一夜翻來覆去、輾轉反側後,她也成了寶親王府上名副其實的格格
六年後
眾人:“請福晉安”
富察琅嬅:“都坐下吧”
眾人:“謝福晉”
富察琅嬅:“冊封晞月妹妹為側福晉的旨意已經下來了”
眾人:“恭喜月福晉”
富察琅嬅:“當初你跟青櫻入府的時候,我愛給你們每人一隻赤金蓮花翡翠的珠鐲,就是希望你們無論身份高低,也能親如姐妹,不分彼此,如今你也成了側福晉了,我也替你高興”
高晞月(魅兮):“多謝福晉”
富察琅嬅:“綠筠,你剛生下永璋,還是要仔細著身子”
蘇綠筠:“多謝福晉關心,妾身知道了”
富察琅嬅:“說起來,青櫻、晞月和我是差不多時間入府的,玉妍從玉氏過來也不少日子了,綺瑩、海蘭和婉茵,伺候王爺也許久了,你們也該調理好身子,儘快為王爺開枝散葉才好”
眾人:“是”
上輩子有高晞月和金玉妍一唱一和配合著富察琅嬅,請安的時候氣氛也不至太過沉悶,可這輩子高晞月打定主意吃瓜看戲,更懶得充當富察氏的馬前卒,金玉妍縱然有篩子一般的滿肚子心眼,可受限於並不流利的語言,也不能帶動滿屋子的木頭美人
受不了這尷尬的氣氛,富察琅嬅終於下了逐客令
富察琅嬅:“時候也不早了,你們也早些回去吧”
眾人:“妾身告退”
不等眾人離開,前院的侍衛卻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一邊跑一邊還在口中叫嚷
下人:“福晉,福晉,不好啦”
富察琅嬅:“好好說話,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下人:“皇上、皇上駕崩了”
富察琅嬅:“你說什麼?!!”
公元一七三五年,雍正帝薨逝,皇四子弘曆繼承大統,改稱乾隆
與先考帝雍正歷經九子奪嫡的血雨腥風不同,弘曆的繼位之路順暢無比,反而在他即位之後,麻煩事卻接踵而至
首當其衝的就是先帝遺留下的一大難題——景仁宮皇后烏拉那拉氏,景仁宮被幽禁,但先帝畢竟並未有言廢后,且放話與其“死生不復相見”,如何安置烏拉那拉氏就成了考驗弘曆的第一樁難事
一方面出於牽制熹貴妃的考量,一方面也希望給青櫻留個依靠,因此弘曆內心更傾向於採納重臣張廷玉之言,兩宮太后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