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柏爺爺,你好厲害!”

這一誇把小老頭捧得幹勁十足,對小婼婼那叫一個有求必應。

慕璋回到家時就看到小婼婼眼睛亮亮地跟在柏叔身後,他妹妹則在一旁看著一老一少在玩鬧。

“舅舅你回來了,我都等你好久了!”

小婼婼第一個發現慕璋回來,立馬跑上前。

慕璋看著眉眼間跟親妹妹有些相像的外甥女,彎腰抱起。

“是舅舅不對,讓婼婼等了這麼久。”

“舅舅沒有不對,孃親說了舅舅賺錢辛苦,婼婼再等等也可以。”

甥舅倆說著話,準備的飯菜一道道上桌,三人洗了手開始上桌。

飯菜是廣城的菜品,三人吃得開心。

飯後小婼婼閒不住,開始在宅子裡看看,順便消食。

喊了兩人去跟著小婼婼,慕琳琅和慕璋不遠不近地走著,順便聊聊事。

慕璋看著無憂無慮的小婼婼,想著近日來聽到的訊息,表情有些凝重。

“我最近聽了很多女學和那位郝嬤嬤的訊息,女學那個地方好是好,可圈子問題挺嚴重,婼婼進去了怕是不好過。”

女學原本是皇家為了皇族女開辦的書院。

皇帝的女兒,王爺的女兒,公主的女兒,皇子的女兒……

只要跟皇族有關係,都是可以去學的。

那裡的先生都是出了名的,在琴棋書畫或是詩詞歌賦方面有成就的人才能成為先生。

培養出來的皇族女是真的優秀。

慢慢的一些大官盯上這個地方,希望把家裡的姑娘送進去。

有這種想法的文臣武將就聚在一起商量,這才爭取到官員之女能進入女學的機會。

因為官員之女進去,女學換了地方,在京城某家書院不遠處修建了女子書院。

書院很大,能容納不少人,而進入女學之後是不能輕易回家的,需要住在書院。

正是因為要住在書院,而孩子年紀也小,所以出過一些事兒。

在那裡身份低孩子會被教育著向身份高的孩子行禮,有尊卑課程。

要說動手動腳明著欺負人是沒有的,可孩子之間是分尊卑和圈子的。

小婼婼身份低,進去了不是好事。

都是家裡如珠如寶養著的孩子,去了一個滿是貴女的書院,座位要安排到後面,用膳也要到低一些的食堂,就連睡覺休息的地方都不一樣。

才五歲的孩子就要面對這些,他覺得不太好。

聽著慕璋說著一句句擔心,慕琳琅也擔心,卻不是特別擔心。

等到慕璋說完,她才開口。

“阿兄,你說的這些都對,可女學的那些先生都是德高望重的人,他們出身士族卻放棄功名利祿只在女學教姑娘家,他們是真的想培養出優秀的世女。”

“而且他們都擁有特權,不管什麼身份的孩子在他們面前都是學生,哪怕是學生的家族有圈子,哪怕會有些排擠,可若是有人太過分,那些先生是不允許的。”

慕琳琅看著開心玩鬧的孩子,繼續說道。

“書院有規矩,先生有底線,若是有世女做得太過分,會被認為德行有失,輕則訓斥責罰,重則趕出書院。”

“那些先生要清名,已經擁有幾十年的清名,不會讓自己晚節不保,所以他們不允許有一位德行有失的貴女從書院光榮離開,這也是我知道婼婼身份低卻放心要讓她去的原因。”

京城貴女以光榮從書院結業為榮,因為想要光榮結業需要得到每一位先生的認可。

這些先生很多都是強權,所以不畏強權。

得到所有先生認可的貴女,那都是要嫁高門顯貴的。

雖說她們本身都是貴女,就算嫁人也是門當戶對,可從女學出師後名聲會非常好,嫁到夫家之後那些婆母和長輩一般不敢雞蛋裡挑骨頭來找茬打壓。

若是有長輩仗著身份挑剔人家的規矩,那就是在打女學那些先生的臉,說這些先生沒教好規矩。

誰也不敢為了給新婦立規矩去得罪那麼多權貴,所以從女學結業的姑娘比較少遭到婆母蹉跎。

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還有一點是因為人脈。

能送去女學的姑娘雖然有圈子,可她們的都是年紀小的姑娘,而且性格不會很差。

太差的人在女學裡是會被瞧不起的,那些先生也不會喜歡,會很快被勸退。

所以她的女兒身份雖然低,雖然暫時進不去那些圈子,可能認識很多貴女。

小孩子若是有了眼緣或是在相處中積累了友情,那就是她女兒的人脈。

她給不了孩子多少人脈,周晉臣的人脈也不會給她的女兒,那就把女兒送去一個能自己找到人脈的地方。

那樣那些人脈都是孩子自己的,別人搶不走。

要知道周家是要外室子來繼承的,她不敢指望外室子繼承的周家會成為她女兒有力的孃家。

孃家靠不住,爹孃也靠不住,她只能靠自己。

女學,她的婼婼必須去。

吃苦也要去。

慕璋看著她蹙起的眉頭,想著她操心的事情,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他也是當父親的人,也有女兒,知道有了孩子之後是如何地放心不下。

父親死後他是吃過苦的,也遭過難,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吃苦,希望可以為孩子打下家業,希望給孩子準備好後路。

人生無常,有了孩子之後就難免會多想,所以早早安排。

他這個妹妹處境比他差了太多,男人是個靠不住,把外室子弄成嫡子不說,還把外室弄進府。

指不定以後這一對外室母子有了狼子野心,到時候他的兩個外甥女都討不到好。

即便他這個妹妹不讓外室和外室子好過,把事情鬧出來,最後遭殃的還是兩個外甥女。

這裡京城,更加註重名聲,姑娘家若是孃家有了醜事,那是會被人嫌棄的,無法找到好人家。

思來想去,他這個妹妹忍下這一切後開始為孩子籌謀另一條不靠周家靠自己的路是對的。

孩子可能會遭遇很多磨難,會很辛苦,可成功之後就算周家出事,孩子也有路可走。

“你決定好,若是有事就隨時派人過來,你阿兄我雖然沒什麼本事,可只要是我能做到的,一定會替你辦成。”

慕琳琅沒有側頭看他,沒有說話,只是眼眶開始泛紅。

這麼多年她在京城沒有親人,什麼都自己撐過去。

她知道自己撐不動也要撐著,因為她身後沒有靠山。

沒有靠山的她一旦倒下,可能就再也起不來。

如今她的阿兄來了,她也是有靠山的人。

——

“孃親,哥哥姐姐什麼時候過來?”

小婼婼玩高興了,小臉紅撲撲看著慕琳琅。

慕家宅子不大,可好玩的地方多。

有給兩位哥哥做的蹴鞠小場地,有給姐姐的裝的鞦韆,有小魚塘,還有其他玩樂的地方。

周家沒其他孩子,沒人陪她玩,也沒有特意為孩子建造的遊樂場所。

小婼婼看到這些場地很高興,聽著柏爺爺說等兩位哥哥和一位姐姐過來以後過來一起玩。

看著小婼婼期待的眼神,慕琳琅笑著答道。

“再過幾天哥哥姐姐還有你大舅母都會來,到時候孃親帶你見見他們。”

小婼婼高興地狂點頭,她喜歡哥哥姐姐,有了哥哥會保護她,姐姐會陪她玩。

母女倆心情好地回了家,慕琳琅一回來又開始忙起來。

中秋節馬上要到了,嫂子也要過來了,很多東西都要準備起來。

中秋節那日他們要回周家本家。

周晉臣的大伯也在京城,到時候同族的不管是大房還是族親都是要聚一起的。

周大伯一家心思有點多,尤其是周冉成為良娣之後,想著法子讓家中長得最好的姑娘去東宮見周冉和孩子,目的是想偶遇太子,到時候當一個侍妾,生下孩子,其他人兄弟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他們還想著哪天太子登基,他們的妹妹成為妃子,他們能跟皇家沾親帶故。

因為這事周冉生氣了,周晉臣也對這些堂兄弟有些不滿。

可週晉臣是周家人,周家大伯在周家族人裡面的影響力挺大。

在族親關係中,有些人不是官,可只要在族中有身份,有地位,哪怕是後輩中有人當官,回到周家本家之後也只是小輩,拜年需要跪地磕頭。

按照上一輩的身份,周大伯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繼承家業。

周晉臣的父親是嫡次子,分家的時候手裡產業不多,後來還是娶了個厲害媳婦,產業才多了起來。

周父一家的家業就這樣超過周大伯家。

即便如此,周父周母沒了之後,逢年過節周晉臣和幾位妹妹都要去周大伯家裡。

這是風俗,是祖宗定下的規矩,他們不得不做。

不僅他們,連幾個孩子都要帶過去。

想到周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到,而且中秋節是家宴,到那時真就是閒話一堆,事兒也一堆。

以前他們是如何盯上週冉想進東宮的,如今他們就會如何盯上她的婼婼,想著藉機進入女學。

想到這些後慕琳琅開始做些準備。

可不能讓他們欺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