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宋襄公泓水兵敗回到宋都,國人對其多有怨言,怪其不聽公孫固之言導致兵敗。宋侯辯解說君子不攻擊受傷的人,不欺負上了歲數的人,他寧可兵敗也不會攻擊還沒有列好陣的軍隊。國人聽聞,看其迂腐透頂,都勸公子目夷取而代之,公子目夷堅決不從。而宋襄公也得以繼續自己在宋國的執政之路,每日裡倒也日理萬機,忙得很。這日宋侯吃罷早飯,正準備上朝,外面傳報晉國公子重耳一行來訪。宋侯素聞重耳賢明,慌忙出門迎接。列位看官看及此,不免會問,那重耳不是在齊國嗎!重耳來此做甚。當然,重耳到此必有因果,且看下面慢慢道來。

且說當年重耳投奔齊國,本欲借齊國幫助其上位。可不巧重耳來到齊國不久,齊桓公亡故,齊國大亂,重耳藉助齊國之力幫其上位之事自然也就成了泡影。好在齊國國內各方勢力都沒在意重耳,重耳有齊女做伴,每日沉浸在溫柔鄉里,倒也生活得自由自在,對回國爭位之事也就慢慢忘卻了。而這急壞了公子重耳的一幫隨行人員。

眼看重耳樂不思蜀,歸國遙遙無期,趙衰一幫人終於沉不住氣了,私議道:“我們來齊國本是想借助齊國幫主公上位,今齊國衰敗,齊國是徹底指望不上了,不如投奔他國。”遂找重耳商量投奔他國之事。可重耳迷戀齊女,每日和齊女宴飲取樂,足不出戶,一連十日,眾人求見不得。結果惹惱了魏犨,魏犨大怒道:“我們跟隨公子,是因為公子賢明。今公子貪戀女色,我等十日不能相見。如此,怎麼可能成就大事呢?”狐偃說他有一計可令重耳離開齊國。眾人急問何計。狐偃道:“公子不可能總不出來。我們暫且準備好出行行裝,等公子出來,我們就說請他郊外打獵,等到了郊外,我們簇擁著他離開齊國就是了。”眾人聽聞,都說此計可行。遂準備行裝,專等重耳出來,好簇擁著其上路離開齊國。

常言隔牆有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重耳從眾謀劃重耳出行一事不想被齊女得知。還好齊女也是個通情達理明辨是非之人,勸重耳離開齊國。不想重耳迷戀齊女,競說此處安樂,他打算終老齊國了。無奈齊女召趙衰他們相見。聽聞齊女召見,趙衰他們滿腹狐疑,還以為齊女知道了他們謀劃的重耳出行之事。而齊女見到他們,也沒藏著掩著,開口便問:“聽說你們打死帶著公子離開齊國,有這回事嗎?”趙衰他們趕緊擺手,說絕無此事。齊女道:“不要再瞞我了,我已得知此事。我也勸過公子離開,可他不肯,又能奈何?”聽齊女這麼一說,趙衰他們知道事洩,趕緊勸齊女讓重耳出來與他們相見,他們可好按所定計劃帶重耳離開齊國。齊女笑道:“我也有一計可幫公子離開齊國,不知諸位肯聽否?”眾人忙問何計。齊女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向眾人描述一番。眾人聽後大喜,歡天喜地離開了齊女住所。

到了晚上,齊女請重耳宴飲,有意識地給重耳灌酒,結果重耳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然後齊女令人把重耳用棉被一裹,扛到戶外,趙衰他們早駕車等在那裡,隨即大家把重耳安置在車上,馬鞭一甩,消失在了夜色中。

且說趙衰他們用車載著重耳,離開齊都,約行了五六十里,天色微明。此時,重耳迷迷糊糊酒醒要水喝。時趙衰在其身邊,說要水喝需待天亮之後。重耳感到身下搖動不穩,說扶我下床。趙衰說此非床,乃車也。重耳聞此,大吃一驚,睜開眼急問道:“汝是誰。”趙衰對道:“子餘。”重耳此時方知為趙衰他們所算,把被子一下子撩到一邊,起身喝問道:“你們也不與我商量,將我帶出城,到底想幹什麼?”子餘道:“將要到晉國,奉公子為君。”重耳道:“今晉國有夷吾為君,我去不是尋死嗎?快,快,趕緊把我還拉回去。”子玉撒謊道:“現離開齊都百里開外了。齊君得知我們逃走,必派兵來追我們,齊都是回不去了。”重耳聞此,勃然大怒,看魏犨持戈在一旁,從魏犨手中猛然奪過戈來,就刺子玉,子玉慌忙下車,重耳持戈也跟下車來,唬得眾人趕緊上前拉住重耳。重耳不得手,哐噹一聲把戈扔在地上,臉紅脖子粗,忿忿不已。子玉上前謝罪道:“”殺掉偃果能息公子心中之怒,偃甘願受死。只是我死之前見不到公子上位為君,我死不瞑目也。”重耳道:“此去成功則罷,不成功,我定要殺了你以食汝肉。”子玉道:“不成功,我不知身死何處,哪有肉給你吃。成功了,你天天錦衣玉食,我這身臭肉你還看不上呢。總之,我這身肉公子這輩子註定是吃不上了。”聽如此玩笑,重耳神色方緩和下來,道:“剛才我在氣頭上,說出的話,子玉不要放在身上。只是我們離開齊國,此去不知要去何方?”狐偃道:“當今諸侯,以楚、秦最為強盛,我們此去可先去楚國,事不成再去秦國。齊國現在已經衰敗,靠其成就公子大事是不可能的了。無論去楚,還是去秦,都比待在齊國強。”事已至此,公子重耳也是無可奈何,遂與眾人吃了早飯,向著楚國方向迤邐而來,不日抵達曹國。

卻說曹國此時是曹共公當政。這曹共公為政懶散,狎暱群小,吃喝遊樂無度。這日曹共公手下一幫群小聽說公子重耳一行要過境曹國,紛紛向共工進言,要共公把重耳他們擋在國門之外,說這樣可省去一些招待他們的費用。可這共工不知從何人嘴裡聽說重耳是駢脅,拒諫群小,執意放重耳入境,其意是其以前沒見過駢脅,他想看看重耳駢脅究竟是什麼樣子。

待重耳他們來到曹都,下榻驛館,曹國君臣一個也沒露面,任憑重耳他們自飲自酌。看到曹侯無禮,重耳很是生氣,這天晚飯馬馬虎虎吃了點東西,正準備安歇,驛館僕役進來說驛館裡有澡堂,他不嫌棄的可以進澡堂洗洗。重耳在曠野上風塵僕僕奔波多日,渾身上下汙穢不堪,也正想洗洗了,遂入澡堂淨身。然就在重耳在澡堂淨身之時,曹共工帶著幾個群小突然闖了進來,對著重耳指指點點,說三道四,弄得重耳好不尷尬。待共工他們離去,重耳怒問驛館剛才入堂騷擾自己之人是何人,驛館回答來人是曹侯君臣。一時重耳又氣又急 ,恨不能立時殺了曹侯。

俗語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且說那曹侯朝下,群小居多,但也不乏忠貞之士,只是這些忠貞之士不受重用,靠邊站罷了。而在曹侯朝下這些忠貞之士裡面,有一賢臣,名僖負羈。僖負羈久聞重耳盛名,等重耳一行抵達曹都,看曹侯對人家不理不睬,心中很是鬱悶,怏怏怏不樂回至家中。其妻呂氏看夫君面有憂色,問發生了何事,僖負羈便把宋侯對重耳不加禮遇之事涗了一遍。呂氏回道:“今夭我在郊外採桑,正好看重耳他們經過。重耳在車子裡面具體相貌我沒看清,但跟隨重耳的那些人一個個器宇軒昂,都是人中龍風。我聽說有什麼樣的君,就有什麼樣的臣,有什麼樣的臣就有什麼樣的君。從重耳的隨從人員來看,重耳必能光復晉國,到時伐曹,玉石俱焚,我們就危險了。君上對重耳無禮,夫君不如私下結交重耳,我們未來或可脫險也。”僖負羈聽完妻子一番分析,點頭稱是。

當天夜裡僖負羈讓妻子準備了一些美食,外帶白璧一雙,前來驛館慰問重耳。此時,重耳正為受到曹侯一幫群小戲弄生悶氣,有心不讓僖負羈進來,可驛館僕役說僖負羈是個正人君子,不同於曹侯那些群小,重耳方讓僖負羈進來。僖負羈進來見到重耳,施禮便拜,說是替曹侯請罪來了,爾後獻上美食、玉璧。美食重耳收下,玉璧重耳說什麼也不要,負僖羈無奈只得收回。等和重耳寒喧一番走出驛館,僖負羈自語道:“晉公子窮困到這種地步,不貪吾璧,人品高潔如此,何愁不能復國。多虧我聽夫人之言,來這裡走了一遭,否則他年真不知身葬何處也。”

次日,重耳一行離開曹國,前往宋國,這才有了重耳他們與宋侯相會一事。至於重耳與宋侯相會後又演繹出怎樣的故事,且看後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