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成得臣大戰泓水
君臣那點事別樣的史記 侯秋水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話說楚王劫持了宋侯,列位諸侯主張殺了他為鄫君報仇,楚王哈哈一笑道:“殺掉宋侯我不就也成了宋侯嗎?”遂欲將宋侯責罰一番放回。成得臣上前阻止道:“我們興師動眾拿住宋侯不易 ,不如以他作為籌碼要挾宋國得到一些土地,秦君對晉君就是這麼做的,這樣我們方沒白忙活一場。”楚王點頭稱是,遂舉兵六百乘,來犯宋國。
如上所述,楚國這次來犯宋國是想以宋侯為籌碼要挾宋國得到一些土地,並不是為了和宋國生死相搏,分個高低。故等楚軍進犯宋國圍住宋都睢陽,也不急著攻城,而是喊話宋方,說宋侯在他們手上,只要宋國肯割給楚國一些土地 ,就放宋侯回國。宋方則說他們已立新君,宋侯回不回來無所謂,但要想得到宋國土地萬萬不能,除非把宋國軍民趕盡殺絕。看籌碼不起作用,楚王惱羞成怒,令楚軍全力攻城,可睢陽城防守甚嚴,楚軍連續攻擊多日,死傷慘重,睢陽城卻絲毫沒有被攻陷的跡象。一時,楚王在睢陽城下一籌莫展。
要問這次楚、宋對決,宋方是何人謀劃,令楚王陷入進退兩難困境,此人正是孟地會盟時逃回的宋公子目夷。兵書雲,多算多勝,少算少勝。當初公子目夷逃回宋都,即料定楚王會拿宋侯要挾宋國,乃自立為君,同時加強戰備,專等楚國來犯。而後來的發展果如目夷所料。
宋侯殺不得,宋都攻不下,棄城而去又怕別人笑話。無奈楚王讓下面獻計獻策來解決目前困局。解鈴還需繫鈴人,成得臣言道:“”魯國自以為是禮儀之邦,向來看輕我國。我們不妨把所得宋國資材獻給魯侯,邀請魯侯到亳都相會。魯侯仁慈寬厚,到時必定為宋侯求情。那時君上可藉機釋放宋侯回國,這樣一舉會得到宋、魯兩國擁護。有了宋、魯擁護,加上原來擁護我們的鄭、陳幾個諸侯,那我王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方伯了。當年齊桓公也不過如此。”楚王聽罷大喜,遂把所得宋國資材送往魯國,且付書一封,邀請魯侯到亳都相會商討如何處置宋侯。等使節一出,楚王舉兵退至亳都。
魯侯魯僖公向來看不起楚國,接到楚王書信,有心不去,又怕楚王移兵討伐自己,遂勉強答應楚王前往亳都。等魯侯抵達亳都,鄭、陳、曹、蔡、許五國之君聞訊也趕了過來。七國之君相聚,鄭文公再次提議以楚王為盟主,由楚王繼承齊桓公方伯之位。陳、曹、蔡、許四國齊聲響應。魯侯忿然道:“會盟盟主需是有德仁慈仗義之君。今楚王借孟地會盟以兵劫持上公,於理不順,於義不通。我魯國乃仁義之邦,豈能坐視不管。楚王誠能放歸宋侯,我魯國定惟楚國馬首是瞻,奉楚王為伯。”楚王面紅耳赤道:“魯公以大義責寡人,寡人聞過矣,把宋侯放回就是了。”
七國國君達成一致,遂築壇為盟,尊楚王為盟主。時宋襄公代表宋國也在其列,但僅僅唯唯諾諾聽憑他人行事而已。會盟已畢,大家各歸其國。宋侯聽聞目夷在國內已自立為君,欲轉投他國。目夷所派接他回國的特使趕到,對他說目夷只是暫攝政幾日,待他回去,君位自然會讓給他。如此,宋侯方趕回宋國。
且說宋襄公一心求伯,被楚王戲弄一場,對楚王恨之入骨,但楚國國力強盛,自己又奈何人家不得,一時怪鄭文公倡導尊楚王為伯,把怨氣發洩在鄭文公身上,舉全國之兵討伐鄭國。目夷進諫說楚、鄭關係密切,討伐鄭國,楚國必然來救,如此,宋國必敗,要宋侯停止其瘋狂行動。此時,宋襄公一肚子怨氣欲找鄭文公發洩,目夷所論自然是聽不進去。
鄭文公得到諜報宋國來犯,急派人向楚王求救。楚王當即欲出兵支援鄭國,得臣進諫說支援鄭國,不如討伐宋國。楚王問何故。得臣答道:“宋侯怨恨我王,欲拿鄭侯出氣,其兵大出,國內必空虛,我乘虛直逼宋都,宋軍必然回兵救援。到時我以逸待勞,定能大破宋軍。”楚王聽後深以為然,即命成得臣統兵伐宋。
再說那宋侯統率大軍,氣勢洶洶進犯鄭國,然不等和鄭兵接戰,忽報楚軍已侵入宋地,正向都城睢陽挺進。宋侯怕睢陽有失,急速回國,列陣泓水以北以阻楚軍。不時,成得臣率兵抵達泓水以南,遂向宋侯下來戰書。隨軍大夫公孫固知楚軍勢大,進諫宋侯涗楚軍前來是為了給鄭國解圍,今我從鄭國撤軍,鄭圍已解,向楚方卑辭求和,楚方一定會答應。宋侯道:“昔日齊桓公不遠千里趕到南方和楚王對決,今楚來侵不戰,如何繼承桓公偉業。”公孫固道:“楚國地廣人眾,軍事實力要遠勝於我,我們和人家交戰無疑雞蛋碰石頭,君侯難道想讓楚王再次羞辱自己嗎?”宋侯道:“楚國軍事實力強於我國不假,但我國是仁義之邦,而仁義的力量是無窮的。昔武王兵甲三千,殷紂兵甲上萬,而武王之所以能打敗殷紂,靠的就是仁義哬!”公孫固看宋侯實在愚不可化,不再言語。宋侯遂在得臣下來的戰書上鑑字,雙方約定兩日後進行決戰。公孫固退下對樂僕伊道:“兩軍交戰你死我活殺人見血,君上卻大談仁義,天奪其魂魄,其腦子全進水了,我們小心就是了。”
轉眼楚與宋相約交戰期到,楚軍率先渡河向宋軍這邊發起攻擊。看楚軍渡河襲來,公孫固要宋侯等楚軍渡過一半,向其發起攻擊。襄公道:“我們是仁義之邦,怎麼能稱人家半渡攻擊人家。要戰也得等人家全部渡過河列好陣再戰,這樣我們方不失為仁義之邦。”公孫固暗暗叫苦不迭。
待楚軍全部渡河列陣完畢,只見楚軍鋪天蓋地,兵甲整肅,宋軍觀之,不寒而慄。而宋侯卻不以為意,率先令號兵擊鼓,楚軍也隨之擊鼓。三通鼓過後,宋侯手持長矛,催車直衝楚陣,雙方瞬間接戰到一塊。而那宋侯雖然自封為仁義之邦,但作戰畢竟靠的是實力,基於楚強宋弱這一事實,故雙方接戰還不到一個時辰,宋軍傷亡過半,宋侯也多處受傷,宋眾將看事不妙,死命保定宋侯突出重圍逃回宋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