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公子昭那天夜裡得知公子無虧匆忙進宮,料無好事,遂派出手下四處警戒。等得知易牙、豎刁率領甲兵奔自己府上而來,公子召料定父親已死對方是來取自己性命,即倉皇離府。公子昭離開府邸,在大街上轉悠了一陣子,無處可去,想到父親曾把自己託付給宋侯照顧,遂前來投奔宋侯,要宋侯宋襄公出兵征討齊國,除掉易牙、豎刁,扶持自己上位。

得到公子昭求助,宋侯猶豫不決問計于于群臣幫不幫齊公子昭。以公子目夷為代表的一幫臣僚以為宋國地小人薄,自顧不暇,主張不幫公子昭,以公子蕩為代表的一幫臣僚以為平定齊亂,扶持公子昭上位,會大大提升宋國在諸侯國中的地位,主張幫助公子昭。這宋侯本身愛慕虛榮,華而不實,看群臣爭論不休,早有了私下傾向,言道:“寡人以仁義治國,自然要率先垂範。昔日葵丘會盟,齊侯把公子昭託付於我,今齊侯已死,公子昭蒙難,不幫人家,如何對得起齊侯,又如何對得起仁義二字。”宋侯話音未落,公子昭早跪倒於地,涕淚滿面,對宋侯連聲感謝,宋侯忙上前扶起公子昭安慰一番。公子目夷看宋侯不聽自己的,不悅而退。

宋襄公拿定主意,遂舉全國之兵,簇擁著公子昭,向齊國洶洶而來。得知宋國來犯,齊無虧急令易牙統兵西進禦敵。看齊兵大部上了前線,國都空虛,國懿仲對高虎言道:“昭太子之位乃先君所定,上位為君天經地義。我們當初立無虧,是先君不得下葬,情非得已。今易牙率兵上了前線,都城所留甲士無幾,不如趁機除掉豎刁,罷黜無虧。只要我們這邊得手,那易牙在前線勢必兵無戰心,一敗塗地。如此,公子昭上位一朝即可也。”高虎點頭稱是。二人接著又私語一番,遂定下誅殺豎刁之計。

再說豎刁自易牙統兵去後,朝中諸多事物均由其一人料理,故每日忙得不可開交。這日吃罷早飯,豎刁正準備上朝,高虎來訪,說國懿仲病危,要豎刁和他一同入國府看望國懿仲。前些日子國懿仲和高虎一同幫著豎刁、易牙立無虧為君,豎刁對國懿仲、高虎二人非常感激,故今天聽高虎如此一說,豎刁也沒多想,即與高虎一同趕往國府。等到達國府進入內室,只見一人蒙面臥在床上,豎刁以為是國懿仲,走上前去欲慰問候國懿仲,那蒙面人突然暴起,立斬豎刁於床下。

除掉豎刁,國懿仲、高虎急速入宮要無虧退位。無虧得知豎刁已死,知道自己勢孤,硬抗抗不過,帶著夫人孩子哭著投奔衛國去了。無虧離去後,懿仲、高虎大開城門,即準備迎接公子昭入城繼位。

卻說齊軍在前線正和宋軍對峙,忽聞齊都有變,無虧下臺,頓時士氣全無,那宋軍趁勢發起攻擊,齊軍大敗,四散而逃,易牙無奈隻身逃亡魯國。隨即宋侯簇擁著齊公子一路昭趾高氣揚向齊都迤邐而來,不想未到齊都,迎面碰上國懿仲和高虎,公子昭和宋侯還以為國仲和高虎是前來迎接自己的,正要上前感謝,國懿仲、高虎卻哭拜於地,言說都城有變,要他們整軍做好攻城準備。

要問短短几日齊都又發生了何事,原來國懿仲、高虎驅趕無虧下臺,那公子元不忿,言於公子商人、公子潘道:“我們在國哭喪,處理父王后事,昭出奔在外,不行祭典之禮,今借宋侯之力,以少欺長,回國奪位,於理不順。今不如以逐君之罪聲討國懿仲、高虎,將二人驅逐出城,爾後召叢集臣,從我三人中選一人為君,也好免受昭節制之苦,你們意下如何?”公子潘道:宋侯馬上就到,我們三家之眾縱然能逐出國、高二人 ,又如何能抵擋宋國大軍?到時恐怕事不就反受其害,此事還需斟酌。”公子元道:“昭能借宋國之兵,我們就不能借他國之力嗎?魯國緊鄰我國,那魯侯對先君把昭託付給宋侯,心中甚是不滿。今我們派人帶厚禮向魯國乞援,那魯侯一定答應我們。只要我們驅逐出國、高,堅守城池,待魯軍趕到,內外加擊,宋軍必然敗走,如此大事可成也。”聽罷公子元一番謀劃,公子潘、公子商人大喜,遂答應公子元共同起事。而國、高二人,驅逐無虧下臺,自以為公子昭受百官擁戴,一切萬事大吉,防範鬆懈,故等三家公子聯合向自己發難,一時驚得目瞪口呆,慌不擇路逃出城前來投奔公子昭,這才有公子昭與國、高相遇之事。

聽罷國、高二人演說城內變後,公子昭面有憂色,宋侯卻不以為意,認為三位公子幾個家兵沒什麼大不了的,遂舉兵火速向齊都挺進。不多時,宋軍抵達齊都,把齊都團團圍住,而任憑宋侯在城下怎麼叫陣,三位公子就是不出戰。無奈之下,宋侯令宋軍強力攻城,可那齊都城高牆厚,又怎能一時攻得下。

正當宋侯無計可施之時,宋軍夜裡尋訪抓到一密探,密探說他有要事要見國懿仲,待國懿仲見到密探,一眼便認出密探是自己留在城裡未逃出來的侍從賓叔。懿仲問他是怎麼出來的,賓叔說他是趁衛兵不備從城牆上溜下來的,並說他已經聯合好了城裡的擁護公子昭的正義人士,明天晚上半夜時分開啟西城門接應他們入城。聽完侍從所報,懿仲急忙求見宋侯,把這一情況報告給了宋侯。宋侯聽罷大喜,第二天統領大軍佯轉退卻,到了夜裡急速復轉,果然西城門到了半夜時分門洞開啟,宋軍遂一聲吶喊,衝入城內。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不知宋軍何以入城,統兵和宋軍混戰一場,比及天明,看大勢已去,出城逃亡他國去了。而那邊魯侯此時統兵已經進入齊國境內,聽聞齊都城破,復轉回國。公子昭至此上位為君,是為齊孝公,齊國齊桓公死後一場混亂也到此算是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