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易牙、豎刁為了讓公子無虧順利上位,星夜率領甲士襲殺太子昭,然而等易牙、豎刁他們到達太子府,太子府早已人去樓空,哪裡還有太子昭的影蹤。列位看及此,難免會有疑惑,這太子昭沒等易牙他們趕到,便提前消失,難道他有先知先覺不成?非也。原來齊侯幾位公子互鬥,都在對方身邊安插了自己眼線。等太子昭安插在公子無虧身邊眼線看公子無虧深夜匆忙入宮,料無好事,急忙趕到太子府,讓太子早做準備,太子昭這才匆忙離開得以免遭易牙他們毒手。

刺殺太子昭沒有得手,易牙對豎刁言道:“太子昭已亡,不如回宮就此立無虧為君,看群臣反應如何。假如群臣不服,再另作計較。”事已至此,豎刁也無良策,遂同易牙統領甲士還宮。此時,天已微亮,眾朝臣已聽聞夜裡宮中有變,紛紛前來打探訊息。又聞易牙、豎刁率兵包圍太子府,一時群情激憤,議論紛紛,要找易牙、豎刁說事。恰此時,易牙、豎刁率兵轉回。群臣遂蜂擁而上,把易牙、豎刁圍在中間,責問他們把太子昭怎麼了。豎刁仗劍喝道:“我奉先君遺命,立公子無虧為君。公子昭未受冊封,何來太子一說,其現在在哪裡,我們也不知。”“公子昭在葵丘被先君和管卿定為太子,誰人不知,不用說太子被你們二位佞臣害死了,快償太子命來。”眾朝臣說著,早有人手挺牙笏向易牙、豎刁打來。易牙看事緊急,招呼閃在一旁的眾甲士道:“小的們,還不動手,平日養你們何干?”眾甲士聽聞易牙令下,各持兵械向群臣亂砍。眾臣手無兵器,又多是些文官,手無縛雞之力,如何招架得住,遂作鳥獸散,逃出宮門去了。

驅散眾朝臣,天已大亮,易牙、豎刁令人喚來無虧,遂立無虧為君,而朝下站立者僅易牙、豎刁二人,一時無虧好不尷尬,又慚又愧。看無虧不悅,易牙道:“先君下世未葬,故群臣未到。待先君安葬,自然就有人上朝了。”無虧道:“你不要再給自己找藉口了,今群臣不服已是事實,你就說下一步怎麼辦吧?”易牙道:“今日之事已騎虎難下,可張貼告示,令群臣三日之內上賀新君,逾期不到者,一律免官為民,期內進賀者,加爵一級。”無虧此時也想不出他法讓群臣擁護自己,只得任憑易牙、豎刁按此行事。

且說易牙他們把告示張貼出來,三天期限已過,一個上賀的也沒有。易牙不得已又發出一則告示,凡是五夭之內上賀新君的平民,新君也可按其能力大小加封官職。此告示已出,沒過半個時辰,一群人蜂擁至朝門外,無虧大喜,趕緊派易牙、豎刁出門迎接,不期是開方擁著公子潘、公子元率領家兵前來討伐自己的,說是自己謀害了先君。一時雙方在朝門外大打出手。混戰一場,看討不到便宜,公子潘、公子元回自己府上去了。這公子潘、公子元剛走,那公子商人率領家兵又到,說無危害死先君,天良喪盡,君位應由他來坐,於是,雙方又大戰一場,公子商人不能取勝也回自己府上去了。看三位弟弟非但不進朝參禮,還征討自己,公子無虧直氣得是七竅生煙,待三位弟弟離去,即令易牙、豎牙率軍前去三位公子府捉拿三位公子。自此,每三夭兩頭,公子無虧與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不是你找上門來,就是我找上門去大戰一場。期間,哪裡還有工夫處理齊侯後事。可憐這齊侯停屍多日,無人理睬,皮消肉爛,竟生出許多蛆蟲來。一代梟雄下場如此,實實可悲可嘆。

且說公子無虧與三位公子圍繞君位之爭,大打出手,眾朝臣怕傷及自己,皆閉門不出。惟有老臣國懿仲、高虎每日焦慮萬分,一心想解決目前困局,只是不得其策。不知不覺齊侯已死去二月有餘,看實在不能再拖下去了,這日國懿仲找到高虎,要高虎和他一塊進宮處理齊侯後事。高虎道:“光我們二人進去有什麼用,最好我們喚上群臣一同進宮,且同意無虧為君,由其主喪,先君後事或可辦理。”國懿仲道:“太子昭不知所蹤,無虧身為長子,為君名正言順,就這麼辦吧 ,”於是分頭挨門挨戶召叢集臣,一同進宮哭祭齊侯。喧鬧了多日,事情得不到解決,群臣也知道再拖下去不是辦法,遂聽從國、高二人的,一同披麻戴孝進得宮來。

看高虎率群臣而來,易牙驚問何事,高虎把來意說了一遍,易牙遂放群臣入內。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聽聞群臣入內,知道自己再爭下去也無益,也披麻戴孝趕進宮來。四位兄弟相見,抱頭痛哭一場,隨後無虧主喪方把齊後安葬了。此時,齊侯僅剩下一堆白骨而已。

群臣歸附自己,安葬好父親,無虧自以為大位已定,自己可以安安穩穩做自己的齊君了,忽報宋侯護送太子昭歸國,要與自己爭位。一時無虧大驚,趕緊派易牙統兵禦敵,欲把太子昭擋在國門之外。欲知太子昭上位能否成功,且看後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