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重耳一行半飢半飽抵達齊國,齊桓公久聞重耳賢名,親迎重耳於郊外,隨後把重耳一行接入齊都,大擺宴席,熱情款待。席間,作陪的有易牙、豎刁等人,卻不見鮑叔牙。重耳好生奇怪,詢問方知鮑叔牙不久前已經去世。重耳他們投奔齊國本是衝著鮑叔牙而來,今鮑叔牙去世,重耳素聞易牙、豎刁為人不端,故好生鬱悶,但當著齊侯的面也不便表露什麼,強歡顏笑與齊侯君臣周旋。

待酒席宴罷,重耳回至驛館,對趙衰言道:“我們前來齊國本是衝著鮑叔牙為相,今鮑叔牙去世,易牙、豎刁為政,這二人惡名在外,我們不如前往他國。”趙衰回道:“易牙、豎刁均屬小人之智,不可能在齊國為政太久。況現在就離開駁了齊侯美意,面子上也說不過去,不如待些日子另作打算。”重耳遂不再堅持。

且說重耳、趙衰君臣商量一定,重耳正準備安歇,忽然一美婦人在一小侍帶領下款款而入,重耳驚問其故。原來是齊侯看重耳沒帶女眷,特派一齊女前來侍奉重耳。重耳對齊侯感謝一番,遂同齊女上床就寢,一夜溫柔自不必說,重耳再無意投奔他國了。

列位看官看及此,難免會有疑問,那易牙、豎刁不是被罷官了嗎?何以又會出現在朝堂。原來易牙、豎刁、開方三人被免職之後,齊侯吃啥啥不香,每日如百猴撓心,坐臥不寧,有心把三人再召回來侍奉自己,又怕鮑叔牙不滿。齊侯衛姬看出訣竅,對齊侯言道:“君自驅逐易牙、豎刁、開方以後,國家也沒見好到哪裡去,而君顏日益憔悴,一天也沒個笑模樣,為什麼不把三人再召回來呢?”齊侯道:“我也想讓三人回來,但鮑叔牙不肯,我能奈何?”衛姬道:“您為君,鮑叔牙為臣,君看臣臉色行事還為君乎?君不妨以做飯調味為由先把易牙召回來,爾後再借機把豎刁、開方召進來。”齊侯點頭稱是,遂以調味為由把易牙召進宮中。

鮑叔牙看易牙再次被用,提醒齊侯別忘了管仲臨終時說的,齊侯說易牙、豎刁、開方三人無害於國,管仲說的過了,並隨後又把豎刁、開方召回朝堂。鮑叔牙看齊侯不聽自己的,易牙、豎刁、開方再次用事於朝,氣憤塞兄,舊病復發,沒幾天就去世了。這才有了重耳來到齊國酒宴上看到的一幕。而重耳作為一個外人,對易牙、豎刁他們也是無可奈何。

俗語光陰似箭,重耳他們不知不覺來到齊國已一年有餘,期間吃喝車馬費用皆有齊侯供應,重耳君臣倒也相安無事。只可惜那齊侯歷經幾十年風光,這一年終走到生命盡頭,不想臨死卻悲慘至極,甚至死了也未能及時安葬。要問齊侯何以至此,固然與其後來重用易牙、豎刁、開方三位小人有關,也與其生性好色及他的兒子不良有關。

說起好色,男人一般都好這一口,而齊侯在這方面表現得尤其突出。早先,齊侯有三位夫人,分別是王姬、徐姬、蔡姬。其中王姬、徐姬早死,蔡姬則因為盪舟被退回,這三人都沒有給齊侯留下一兒半女。後齊侯又納六人為妃,寵幸非常,但均未正式冊封,待遇卻和夫人無異,因此也稱如夫人。這六位如夫人按嫁娶時間分別是長衛姬,生公子無虧;少衛姬,生公子元;鄭姬,生公子昭;葛贏,生公子潘;密姬,生公子商人;宋華子,生公子雍。六位公子中,無虧年齡最大,按照立長不立幼的習俗,無虧當上位為君,所以易牙、豎刁早早交好衛姬,經常在齊侯面前吹拍無虧如何如何孝順賢良,齊侯遂許二人,立無虧為太子。

俗語一貨不賣二主,齊侯卻不這樣。後來等到葵丘會盟,管仲、齊侯提到立嗣,管仲認為公子昭賢良,提議立公子昭為太子,齊侯竟然答應了管仲,並把公子昭託付給前來會盟的宋襄公,要宋襄公日後照顧公子昭。那齊侯和管仲為什麼不把公子昭託給別人,而託給宋襄公,這裡面自有一番故事。原來宋桓公死後,世子茲父拒絕上位,而讓國於公子目夷,理由是他認為目夷比自己賢良,目夷則堅決拒絕。雙方互相推脫一番,最終茲父上位為君,是為宋襄公。由此,管仲、齊侯認為宋襄公是個賢君,所以把公子昭託付給了宋襄公。

國無二君,齊侯亂加許諾,無疑為將來公子無虧、公子昭爭鬥埋下禍根。非但如此,公子開方平日與公子潘交好,也有讓公子潘上位之意。公子商人樂善好施,頗得民心,加上母親被齊侯寵幸,也對君位有覬覦之心。只有公子雍出身卑微,尚能安分守己。

且說那齊侯雖英雄數十年,怎奈遲暮老眼昏花,思維判斷大大削弱,再加上管仲、隰朋、鮑叔牙等幾個能臣均已去世,故到齊侯臨終之年幾位公子越發肆無忌憚,大樹黨羽,只等齊侯一死,好力爭上位,而齊侯渾然不決。隨著身體日漸衰老,齊侯這一天終臥床不起,一切大事聽憑易牙、豎刁、開方三人處置,齊侯一生最為悲慘的時刻也就此到來。

看齊侯臥床不起,易牙與豎刁令甲士守住宮門,假傳齊侯之語,說齊侯有疾,惡聞人聲,任何人不得入宮,只待齊侯病好了,方可和大家見面。易牙與豎刁對外人是這麼說,他二人卻自由出入宮門。待了幾日,看齊侯不死,易牙、豎刁將齊侯左右侍衛之人,無論男女,全部逐出。又在齊侯寢室周圍築起高牆,內外隔絕,只留下一穴,狗洞一般,不時派小侍爬進裡面打探訊息。就這樣,齊侯竟被活活餓死在了裡面。齊侯死之慘狀各位看官可自己想象。

得知齊侯已死,易牙、豎刁遂連夜召無虧進宮,言說齊侯已死,欲立其為君。無虧言道:“我雖為長子,但先君在葵丘會盟時已託宋侯立我弟弟昭為太子。此雖未明示,但朝臣皆知。我倉促上位,恐朝臣不服啊!”易牙、豎刁聽無虧這麼一說,二人轉過身去,嘀咕一番,回過頭來,對無虧說道:“公子所慮極是。為今之計,趁君死訊群臣未知,可派甲士逐殺公子昭。一旦公子昭被殺,公子上位則名正言順無憂也。”無虧掩面道:“你們願意怎麼做就怎麼做,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們隨意好了。”易牙、豎刁聽罷公子無虧言語,即整頓自己手下甲士,趁著夜色,向公子昭府上撲來,要知公子昭性命怎樣,且看後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