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廿四日,晴,西南風,午間較大,甚熱。
今天,到宗教協會開會。協會指名要我親自參加,不能由別人替代。我就不得不去參加了。
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就是那些廟宇拆除了的神像,到底有沒有必要儲存,如果要儲存,到底如何安置。
富城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教授首先發言。他認為,這些神像,大多具有一定的美術價值,其中不少,還有美術史的價值,因此,很有必要全部儲存下來。至於如何安置,他說,富城大學也和很多大學一樣,這些年,建了很多的新校區,他們藝術學院,就搬遷到雷丁湖畔的新校區了,空房子很多,儲存這些神像,房子不是問題。考慮到這些神像的美術和美術史的價值,他認為,安置在他們藝術學院,是最為合適的,美術系的師生,使用起來也方便。再說,美術系儲存這些藝術品,有豐富的專業經驗,肯定能夠把這些神像最大限度地儲存好、使用好的。
富城歷史博物館李館長髮言,他主要強調這些神像的歷史價值,列舉了若干例證。因此,他認為,這些神像,放在富城大學藝術學院不合適,市民或者遊客,不可能進入他們學院的陳列館去參觀欣賞,還是陳列在他們歷史博物館,最為合適。美術系的師生,或者別的人,如果要臨摹或者研究這些神像,就到歷史博物館去就可以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神像的作用。
富城民俗博物館沈館長髮言,她強調了這些神像的民俗價值,也列舉了若干例子。她認為,還是由民俗博物館來儲存,最為合適。
協會會長說:這些神像,確實具有美術和美術史、歷史、民俗等方面得價值,不過,還有宗教價值在,其中絕大部分,現在仍然是有一定數量的信眾的,有些神像,信眾還比較多。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我們必須尊重這樣的事實,考慮這些神像安置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到相關信眾的要求,否則,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的。他舉例說,城內張王廟被拆除後,張王的神像也被毀掉了。可是,張王信仰,還在當地民間存在,信眾就在原來的廟基附近,搭了一個很小很小的張王廟,對著這張王廟磕頭、焚香、燃蠟燭,每到初一、月半,那裡就很擁擠。這樣,那裡及其附近地區的安全隱患,就大大增加了,給那裡的治安等社會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如果那些要拆除的廟宇,都按照張王廟的先例來操作,後果難以設想。如果把這些神像,安置在藝術系、歷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這固然有利於實現它們在藝術等方面的價值,但是,其宗教價值,就很難實現——信眾不可能到博物館去向那些神靈磕頭進香,更加不用說祭祀了,博物館方面,也絕不會允許他們那樣做。因此,這些神像,應該安置在某個廟宇,這樣,美術系師生和美術愛好者可以用,研究歷史、民俗等的人可以用,信眾也可以像原來一樣,來朝拜、進香、祭祀等等。
會長這番話,很在理的。那一個院長和兩個館長聽了,也就沒有提出不同的意見,算是認可了。
接下來,幻空寺方丈水清禪師發言,他主要強調這些神像的所有權的問題。神像屬於廟產,其所有權應該屬於所在的廟宇,而廟宇都有個傳承的問題。他說,城西縣的雨花寺,在清代的時候,是幻空寺的下院,因此,雨花寺拆除,寺裡的幾個神像,應該屬於幻空寺,遷徙到幻空寺來。
水清禪師的發言剛結束,好幾個寺院的負責人,都爭相發言,各自聲稱,某寺院曾經是他們的下院,拆除的時候 ,裡面的神像,都應該搬遷到他們寺院。
太平觀元樸道長的發言,主要是針對清水禪師的。他說,在明代中葉,雨花寺是泰清觀,是太平觀的下院,因此,雨花寺拆除,裡面的神像,應該搬到太平觀來。
水清禪師反駁,說元樸道長說的,固然是事實,可是,後來,泰清觀不再是太平觀的下院了,再後來,更是改為佛寺,名稱也改為雨花寺了。用一個容易理解的比喻,這不僅是太平觀把泰清觀賣了,而且是道教把泰清觀給賣了,後來,太平觀也好,道教也好,都沒有把那廟宇再贖回來,那麼,那廟宇,當然還是屬於佛家!再說,雨花寺的神像,都是世尊等佛教神靈的像,都是那裡成了佛寺以後塑的,和道教全不搭界,和太平觀更不搭界的。
水清禪師這些話,很有力的。可是,平心而論,這並不能構成雨花寺的神像,應該搬遷到幻空寺的理由,因為雨花寺早就不是幻空寺的下院了。
水月庵的法明師太對元樸道長說:“道長啊,雨花寺的那些神像,都是佛教的神靈,你要把它們搬到你們太平觀,你如何安放?是把你們安放元始天尊等三清神像的地方讓給它們呢,還是讓馬元帥他們四大元帥把山門殿讓出來給它們?或者讓道教別的神靈騰地方?別的不說,你讓三清、四大元帥他們住在哪裡呢?是另外新建,還是讓他們住出租房?現在,房租可老貴的啊!”
元樸道長道:“這個好辦。在春節團拜會上,黃龍禪師不是說過嗎,如果那些神像安置到他們青蓮寺,他們會設立一個‘護法堂’來集中安置。難道只許你們佛教有護法,我們道教不能有護法?我也可以設立一個‘護法堂’來安置啊!”
協會的幾位領導,看到大家爭得不亦樂乎,交頭接耳了一番以後,主要領導會長講話了:“好啦好啦,大家不要再爭了。歷史上的事情,大家都不要再去糾纏了,都是糊塗賬,很難理清的——那個時候不比現在,文獻檔案很不健全的。你要確定某一尊神像到底造在哪一年,除了極少數外,幾乎是不可能的。至於上院、下院,有明確起止時間的,也很少。再說,即使明確了,也沒有什麼用,很難作為依據的。這像家族分家,分開過很多年了,再去追究以前的分分合合,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家聽了,也就不說話了。
元樸道長說:“那就這樣,原來道觀中的神像,安置在市區一個道觀裡;原來佛寺中的神像,就安置在市區的一個寺院裡。這樣,神像也就有歸屬感,信眾也就有歸屬感。原來廟宇中的道士和和尚,也就容易安置。再說,接受的道觀和寺院,也容易適應。否則,道觀內出現佛教的神像,佛寺中出現道教神靈的神像,多少總是有點彆扭的吧?”
會長說:“元樸道長說的,很有道理。可是,城西縣這批要拆除的廟宇,除了道觀和佛寺以外,更加多的,是祭祀儒教和民間宗教的神靈,這些廟宇中的神像,又如何安置呢?”
富城府城隍廟,現在由和尚管理著。代表府城隍廟來參加會議的負責和尚發言,說凡是不屬於道教和佛教的神像,統統集中到府城隍廟安置。他們的理由是:府城隍是行政神靈,在民間信仰中,和府衙門是平級的,府城隍在冥間世界的地位,就相當於知府在陽間世界的地位,凡是富城所轄地區的所有神靈,都是府城隍的下屬。因此,儒教和民間宗教中的神靈,忠臣孝子、烈女節婦、土地神、狐仙等等,都是府城隍管轄的,他們的神像,集中到府城隍廟,完全是說得通的。
富城的關帝廟,也是由和尚管理著。關帝廟的負責和尚,就不同意城隍廟的負責和尚的主張,說若論在冥間世界的地位,關帝爺當然要遠遠高於府城隍,儒教和民間宗教的神像,應該都集中安放到關帝廟。
代表孔廟參加會議的和尚,說若論在冥間世界的地位和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乃至現在的影響,以及包容性,儒教和民間宗教神靈的神像,安放在孔廟,最為合適。
會長大概覺得,這樣討論下去,很難取得一致的意見,就說:“我們協會領導的統一意見是,這批神像,不管是屬於哪個宗教的,就不要分開了,集中安放在一個地方,這樣,最大的好處是便於管理,在發揮它們的社會作用方面,也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如果分散安放,既不便於管理,也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例如,作為旅遊資源,這些神像放在一起,就會形成對遊客的明顯的吸引力,如果分散,這樣的吸引力就很難形成,畢竟,這些神像中,非常珍貴的、可以和佛舍利之類比美的,還沒有。可以說,沒有一座神像,能夠形成足以吸引遊客的力量。因此,合總比散要好。當然,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批神像安置在哪個廟宇,這個廟宇以後上繳的錢,也要多一些。畢竟,這些都是難得的資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嘛!哪裡有白給資源的道理?”
領導這樣說了,大家也就不再就這個問題發言了。
元樸道長說:“那麼,被拆除的廟宇中的人員,又如何安置呢?這也是個大問題。”
會長說:“原廟宇中人員的安置,主要由接收神像的單位負責。我們的幾條原則是:第一,和尚、道士以外的人員,凡是已經年滿六十週歲的,一律辭退;第二,上述人員中未滿六十週歲的,可以聘為勤雜工,如果不予以聘用,就予以適當補充,大約是相當於兩個月的工資;第三,和尚、道士,由接收廟宇安排適當工作。”
元樸道長問:“如果這些神像安置在我太平觀,本來在道觀的道士,我當然可以安排,也責無旁貸,可是,本來是佛寺的和尚,我如何安排呢?”
法明師太也道:“對啊!如果由我們水月庵安置,更加難辦了。我們都是女眾,都是尼姑,向來如此,傳統如此,沒有和尚的,怎麼能夠安置和尚呢?如果要我們安排道士,就更加困難了。”
會長道:“如果和尚被安置到道觀,願意改信仰當道士的,辦相關手續就是,不願意的,就當勤雜工。如果道士被安置到寺院,也是一樣處理。如果既不願意改信仰,又不願意當勤雜工的,自己尋找出路。至於尼姑庵,這涉及到傳統和宗教,還有性別,我們就不作安置考慮了。這批神像的安置地點,不會選擇尼姑庵。”
法明師太怒道:“那你們還請我來幹什麼?”
會長畢竟是領導,說:“請你來,是想聽聽你的意見啊!”
法明師太道:“我們的意見,有那麼重要嗎?說不定你們早就選定安置神像的地方了呢。”
會長道:“我負責地講,我們還沒有考慮,具體安置在哪個廟宇。今天只是先聽聽大家的意見,摸摸底。”
黃龍禪師有點迫不及待了:“我們青蓮寺,已經做好了安置這批神像的準備,不要說一百多個神像,就是兩百個,我那個大堂都可以安置,名稱我都已經想好了,就是我在春節團拜會上說的,‘護法堂’!多確切,多得體!說實話,關於人員的接收安排、補償等等,我也早就和相關的廟宇商量定了。只要上級決定,這批神像安置在我青蓮寺,我肯定把相關的事務,都處理得妥妥貼貼,不給領導添任何麻煩。”很明顯,他早已做足了功課了,是志在必得的。
會長問我們白鹿觀怎麼樣。
我回答:“我表個態:如果這批神像安置在我白鹿觀,各種相關的事務,我也一定可以安排得很好,不會給領導添任何麻煩。這是其一。其二,如果這批神像安置在寺廟,不在道觀,原來廟宇的道士,不願意改換信仰當和尚,也不願意在那裡當勤雜工,如果想到我白鹿觀來,繼續當道士,我們肯定歡迎。總之,我們一切都聽上級的安排,盡力配合上級的工作。”
會長說:“你們這樣的高姿態,非常好!值得大家學習的。”
最後,會長宣佈:這批神像安置在哪個廟宇,要透過對相關廟宇的綜合評估,由協會領導商量後提出初步選擇範圍,然後再報上級,由上級最終確定。
大家都沒有意見,會議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