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官道:“那麼,你幫了親戚朋友的忙,你都是收取人家的謝意的,或者吃飯,或者是禮物,甚至是錢。怎麼,這就不是貶低親情或者友情了?”

邊福來道:“這是現實社會中通行的做法啊!我是從眾的。多少人這樣做,我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呢?”

判官道:“你吃親友十頓,你回請不到一頓。這又有什麼說法呢?”

邊福來道:“當然有啦!他們請我十頓,都是尋常飯菜,通常說的便飯,不是酒席,而我要麼不請,要請,就是請酒席的。”

判官道:“人家的尋常飯菜,雞鴨魚肉蛋也是管你一飽,你請人家的所謂酒席呢?就是一碗青菜,一碗白菜,一碗蘿蔔,一碗芹菜之類,反正都是尋常的蔬菜而已,還有每人一個雞蛋,如此而已。”

邊福來道:“現在流行的是吃素!我的那些菜,都是綠色蔬菜,最衛生,最時髦的。再怎麼說,我不是還給他們每人一隻雞麼!”

判官道:“哪裡有什麼雞啊!一個雞蛋吧?”

邊福來道:“雞蛋,那不是未來的雞嗎?你們佛教,未來的佛,彌勒佛,不也是佛嗎?我那未來的雞,怎麼就不能稱為雞了?”

判官道:“你從小到老,長輩給你錢和禮物,晚輩給你錢和禮物,你都是來者不拒的。可是,你從來就沒有給長輩和小輩錢和禮物。這有說法嗎?”

邊福來道:“確實如此。《孟子》中說,‘長者賜,不敢辭’,我當然只好接受。晚輩給我錢和禮物,那也是禮啊!至於我不給他們,那是我遵循現在的禮。現在,不是大家都講究平等嗎?什麼長輩、晚輩,豈不和平等相違背?”

判官道:“有來無往,總有不對的地方吧?”

邊福來道:“呵呵,判官,您說來說去,無非就是吃啊,錢啊,禮物啊之類的,俗不俗啊?這些都是小事情,小節,大丈夫不拘小節,我一向不耐煩留意這些的。因此,什麼有來無往,我根本不在意的,最多也就是無心之過吧?”

判官道:“那麼,我就再問你一些你不會不留意的事情。你嫁女兒的時候,向女婿家要了二十萬元彩禮。有沒有這個事啊?這有什麼說法嗎?”

邊福來道:“有這個事。這事情還要什麼說法嗎?這是我們的傳統!這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根!歷朝歷代,嫁女要彩禮,不都是這樣的嗎?”

判官道:“那麼,你兒子結婚,怎麼就不願意給女方彩禮呢?也有說法嗎?”

邊福來道:“怎麼會沒有呢?現在是什麼年代了,還搞買賣婚姻啊?你看看歐美國家,哪個國家流行彩禮的?不要說歐美國家,就是我們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也罕見彩禮什麼的了。我們要與時俱進啊!”

判官道:“你六十歲以後,要你的女兒每個月給你一千元贍養費,是不是。”

邊福來道:“是的啊!我把她從小養到大,培養她讀書,讀到碩士研究生畢業,我老了,她給我贍養費,這有什麼不對嗎?”

判官道:“那麼,你的兒媳婦也是碩士研究生畢業,她和你兒子結婚後,給她已經七十歲的父母贍養費,你怎麼能竭力反對呢?”

邊福來道:“我確實竭力反對的!古往今來,兒子贍養父母,兒媳婦贍養公婆,天經地義,女婿贍養岳父母,那是岳父家斷子絕孫後的事情。我兒媳婦是有弟弟的,怎麼輪得到我兒子去贍養岳父母?至於我兒媳婦,既然嫁到我邊家,就生是我家的人,死是我家的鬼,她賺的錢,都是我們邊家的。她想拿我邊家的錢去贍養她的父母,這時我是絕不允許的。”

閻王道:“邊福來!對己對人,你這不是雙重標準嗎?”

邊福來道:“我不管什麼標準,有標準就好。一個人,多麼精明,多麼厲害,多麼難以相處,只要講理就好。我做事情,都是有理可講的。”

閻王道:“你處處佔便宜,處處有道理,心裡也是很得意吧?”

邊福來道:“當然!除了每件事情我都能夠獲得利益的最大化之外,與此相應,我在心理上也非常滿足,非常自負,非常驕傲:自己的智商、情商是如此的高,辯才是如此圓通無礙,手腕是如此的巧!那些被我佔便宜的人,都是傻瓜,都是笨蛋,都是低能兒。哈哈,我一輩子沒有吃過人家的虧,只有我占人家便宜,沒有人家佔我的便宜的時候。只要我不去占人家的便宜,就是人家燒了八輩子高香了。”

閻王命判官:“你把佛經蝙蝠的故事,講給邊福來聽聽。”

判官道:“當走獸必須承擔責任或者義務的時候,蝙蝠說,它是屬於禽類,不必承擔那些責任和義務;當飛禽必須承擔責任或義務的時候,它又說,它屬於獸類,不必承擔那些責任和義務。當走獸可以獲得好處的時候,它說,它屬於走獸;當飛禽可以獲得好處的時候,它說,它屬於飛禽。因此,禽類和獸類,都討厭它、鄙視它。”

閻王道:“蝙蝠的處事原則,就是你的處事原則,典型的雙重標準。”

邊福來道:“這不是很好嗎?蝙蝠有什麼錯呢?這也是它的智慧啊!”

閻王道:“這麼說來,你是認同蝙蝠的處事原則的了?”

邊福來道:“當然!”

閻王道:“很好。聽我斷語:邊福來不必入地獄,馬上以蝙蝠身轉人輪迴,到此劫盡,每一次輪迴,都在蝙蝠身內。”

邊福來聽到“邊福來不必入地獄”的時候,還鼓起掌來,但聽到下面幾句,大驚失色,慌忙跪下來求情。

閻王道:“這裡是你求情的地方嗎?我是你求情的物件嗎?我告訴你,你此前很多很多輩子,都是蝙蝠之身,多次求我給你機會,到人間走一遭。那次正巧有畜生道轉入人身的名額,我就讓你轉入了人身,想看看你在人世會如何。你進入了人間世界後,大喜,因為你發現,躲閃騰挪的餘地,竟然比你當蝙蝠的時候,大好多倍啊!你是蝙蝠的時候,就在獸類和禽類之間躲閃騰挪,餘地就這麼一點兒。人類社會,大不相同了。於是,你就把前身躲閃騰挪的本事,發展到了極致,一切都以你的自身利益為最高標準,怎麼幹能夠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你就這麼幹。

“例如,按照傳統規則來辦更加有利,就按照傳統規則來辦;按照現代規則來辦更加有利,就按照現代規則來辦;按照本地特色來辦更加有利,就按照本地特色來辦;按照與外地接軌來辦更加有利,就按照與外地接軌來辦。世界這麼大,歷史這麼長,找一個對你最為有利的規則,那還不容易?不僅如此,即使同一個規則,你也能巧妙地剪裁,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部分,避開對自己不利的部分。

“例如,少者對長者,應有所貢;長者對少者,應有所賜。這是規則吧,是禮吧。可是,你遇到長者,不貢而責長者之賜;遇到少者,不賜而責少者之貢。如果找不到對你有利的規則,你就找成例。中國歷史悠久,正史就有洋洋二十五部,其他史書就更加多了,記載種種事件的書,不計其數。要找個把對你有利的成例,太容易了。明明白白的規則和成例,你可以如此玩。至於相對模糊的觀念,你躲閃騰挪的餘地,那就更加大了。更加奇妙的是,你總是能夠把道理說得充分圓滿,理直氣壯,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你的蝙蝠之性,在你轉入人身之後,不僅沒有消失,反而變本加厲,發揮得淋漓盡致,這足以證明,從本質上說,你不是人,還是蝙蝠。果然,剛才你還明確表示,你認同蝙蝠的處事原則,並且將此看作是蝙蝠的智慧。既然如此,你就當你的蝙蝠吧!”

邊福來弱弱地問:“敢問一劫有多長?”

判官道:“世界從產生到滅亡,是一劫。”

閻王喝道:“牛頭馬面聽令:立即將邊福來送入畜生道,以蝙蝠身入輪迴!”

話音未落,牛頭馬面上前,將邊福來押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