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端木公父親這一輩已經有二十七個姊妹,十四個兄弟,端木公父親排行老七。一大家子人積習進取,不誤農時,六畜各業興旺發達,農業生產蒸蒸日上,學政藥商齊頭並行。

安穩日子過了不多年,民國三十六年深秋,有一天,突然在源州帶兵打仗的端木公歲爺星夜趕回家中,急匆匆傳報:“大媽啊大媽,大當家的,不得了了,豫旺、營七、甜堡一帶打仗很厲害,到處都是亂墳頭。大勢已經不好了,國軍大敗,財東家要遭殃哩。”

足有一米七的個頭、白皙的瓜子臉上一雙慈祥的丹鳳眼、目不識丁的端木公大八奶聽罷小侄子緊張地話語連忙追問:“都啥新鮮事兒?啥國共兵戎相見,打仗圖的個啥?”

端木公歲爺說:“與官府作對的那些人好多都是從南方一路打過來的,口音都聽不懂,人家在慶城北邊佔了好多地盤,把財東家的地都給分了,官兵一起開荒種地,打起仗來好厲害的,國軍根本不是對手。”

端木公大八奶又問::“你看時局對誰有利?國軍還能扛住嗎?咱們又不偷不騙不搶不欺,靠雙手勤勞持家,總不會也被連累上吧?”

“嗯,話是這麼個,理也是這麼個,問題是人家的做法很受民眾歡迎,叫打土豪分田地,人人過上好日子,我覺得咱們還是要早作打算,早謀出路。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來國軍有什麼頹勢,看不出來這股子勢力壯大有多快?能不能遍及全國?反正來勢可不小哦。”

思量一番後,端木公大八奶淡定而堅毅地回道:“咱一家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多少女人苦大的連個娃娃都懷不上,沒有欺負左鄰右舍,沒有虧待過誰?有什麼好擔心害怕的?”

端木公歲爺接過話說:“時局怎麼發展很難預料,咱們還是早作打算為好,要不早點另家,化整為零方為上策。”

最後,端木公大八奶說:“自你大爹沒了以後,你二爹、三爹、四爹和你們姊妹們同心協力、吃苦耐勞,現在日子總算好起來,不到萬不得已,要說分家是斷斷不能的。”

聽到音信趕回來的端木公二八爺、三八爺和四八爺都異口同聲說:“大嫂,我們都聽您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媽沒的早,我們弟兄幾個相依為命,好不容易日子有個過頭了,不是說分就分,家分了,您一個孤苦伶仃的怎麼過活呀?連溝裡擔的吃水都成問題。”

端木公歲爺起身作揖見過三位叔老子,又靜心聽完大家的想法後說:“有大家做主,我沒有什麼意見,這都是我在外面的所見所聞,給家裡通個風報個信,希望家裡早做打算,以防萬一,我過幾日還得過去,有什麼訊息我就儘快回覆大媽。”

端木公歲爺走了不到半年,閉塞的靈州時局漸次吃緊。大路上時不時路過軍隊、傷兵和逃難的人群,路人大都行色匆匆。種地的莊稼人眼見不妙都紛紛回家,拖家帶口跑去溝邊的堡子山上躲藏起來。

不一日,夜幕中的溝灣子黃土路上一陣黃塵揚起,咯噔、咯噔的馬蹄聲由遠而近,端木公二爺騎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騍馬匆匆回到家裡,穿一身兩槓兩星的軍官服從馬上一躍而下,隨手把馬拴在大門口的大杏樹上,顧不上吃飯,就給上屋的大媽稟告,緊接著三位管事的大人都神色忐忑把門關上,在堂屋裡小聲議論。

這一年,端木公父親還在靈州高中上高一住校,那天晚上剛好在家,他下山拾柴火回來,見大門口那匹駿烈的高頭大馬一會兒嘶鳴,一會兒用前蹄猛刨,碗口大的蹄子上,鐵質的馬掌鋥亮,泛著寒光,一蹄下去,黃土即起。端木公父親從未見過這樣的赤鬃烈馬,顫顫慌慌提一籠柴火躲著躲著,就是進不了大門。

大奶、大奶,給我開門來,棗紅大馬在大門不遠處來回挪動,端木公父親嚇得就是不敢靠近大門,無奈地大喊。

端木公大八奶快五十歲了,膝下無後,夫君過世也有十來年了。之前的正房重病纏身,早歿而去,也沒有留下個一兒半女。她處事公道,富有愛心,對家裡的小叔子、小姑子疼愛有加,視兒孫如己出,對聰明好學、勤奮上進的端木公爸爸尤為心疼。

“娃兒,咋了?”正在說話的端木公大八奶聽見孫兒喊叫後,一邊應諾著一邊從堂屋出來到院落裡觀望,見是烈馬把大門去路擋住了,就進屋讓二侄子把馬拉進西面拐角的一孔餵馬的窯裡,給馬放些草料,安頓起來。

“大媽,話就這麼個了,我明天早上要走得早,部隊晚上就在丁家宿營,我還得趕過去往源州開拔,上峰下了死命令,要兩日內趕到,否則軍法從處,不敢耽擱。”端木公二爺把馬安頓好後,在院落裡神色凝重、沙啞的聲音小而低沉的給當家的嘀咕著。

窯裡、房裡的門都緊閉著,窗戶上透著一絲兒煤油燈的光亮,瞭望樓上不時的晃動著人影兒。黑暗空曠的塬邊上,浩空星瀚,北斗閃爍。村莊不時傳來幾聲狗吠,窯洞中有時也會傳出孩兒的啼哭聲,西邊兩間牛窯中的牛、馬、驢不時的挪騰著,鼻嘴裡不時打個噴嚏。

端木公爸爸見二爹出門拉馬,就趕忙問候:“哦,二爹回來了?”

“哦,你怎麼沒有上學去?還拾柴去了?”

“哦,我是回家拿吃的,我媽身體不舒服,我大在地裡還沒有回來,我大媽就給我把饃都準備好了,找空再去給家裡拾點柴,燒鍋做飯。”

“把書唸的咋樣?要抓緊時間好好學哩,現在到處兵荒馬亂的,你們學校總好著哩吧?”

“哦,二爹,學習還好著哩,我們學校還正常上課著哩,咱縣上也沒有啥動靜,我大舅都來我們學校訓話了,要我們學生好好學習報效國家,不要誤聽傳謠,荒廢學業,學校增派了保安,街道巡邏的也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