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恢剛回到恢都,百姓大會下院就給了劉恢一個通知,按照時間計算,十月底的大統領質詢大會,因為劉恢不在,被迫拖到了十二月初。
這不,劉恢前腳剛到,通知就來了。
按照司法程式,華夏大統領每年至少在百姓大會公開接受兩次質詢。
質詢大會會對記者開放,百姓進入會場旁聽的名額只有一百人,採取報名抽籤的模式,不過,名額不得轉讓,更不能買賣。
翌日一早,劉恢就如期到了下院。
劉恢進來時,發現今天和以前不一樣。
因為現場架起了無數臺照相機。
看到不低於一百名記者在現場,劉恢心裡居然會有一絲緊張,也許不是因為記者,而是因為記者手裡的照相機,劉恢清楚,自已和下院隨便一個爭論的鏡頭被抓拍下來的話,必然會引起無數人遐想。
劉恢步入到質詢臺,迎接他的沒有掌聲,更沒有歡呼聲。
隨著華夏不斷分權制衡,劉恢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政治生態,在他看來,這反而是健康的,下院職責之一就是監督自已的,一個監督自已的機構,為何要對你鼓掌歡呼?正常嗎?
劉和留在了旁聽席,劉恢熟悉的徑直走到了被質詢臺。
早上九點整,隨著下院鐘聲的響起,華夏大統領質詢大會也正式開始。
這一刻,除了興奮的記者,旁聽席的100名普通百姓也是一臉期待,他們不知道,今天下院給劉恢準備了一個什麼議題?
“華夏十六年冬,華夏大統領質詢大會正式開始。”坐在主席臺的下院院長王勁用錘子輕輕一敲。
臺下,瞬間異常安靜。
按照司法程式,劉恢是人民黨會員,因此,質詢劉恢的人不能是人民黨在下院的會員,只能是民主黨和自由黨在下院的會員來質詢劉恢才符合華夏憲法規定。
“大統領,今天就一個議題,那就是華夏百姓俸祿在華夏國內生產總值佔比問題。
根據我們統計,最近三年,華夏百姓俸祿在國內生產總值佔比分別為42.7%、42.5%、42.4%。
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反應國家貧富差距的重要指標。
而這個指標最近三年是呈現下降趨勢。
那就說明華夏貧富差距在進一步拉大。
對此,我想問政府,這究竟是不是華夏政府無能?”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會員,面對劉恢時毫無懼色,更是給人一種咄咄逼人之感。
“譁……”
“嘶……”
中年會員的話音落下,現場瞬間就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個資料,記者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之前從未釋出過這個資料。
而現場的百姓卻想大叫一聲好,因為中年會員問政問出了他們的內心。
劉恢眉頭也是微微一皺,此刻,室內無數閃光燈在閃爍。
劉恢心中大叫一聲:不好,如果這個問題回答無法讓各方滿意,剛才自已皺眉一瞬間就會登上明天報紙的頭條新聞。
劉恢畢竟見過很多大場面,很快,他就平復了心情。
“朱會員提出的問題,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
劉恢口中的朱會員叫朱蒙,是下院一名代表,一直以來,以敢言著稱。
劉恢接著說道,“我們都知道,華夏國內生產總值主要是幾個方面構成:勞動者報酬、生產裝置資產折舊、國家和地方稅收、公司生產盈餘。
勞動者俸祿佔比低了,那就說明其他方面佔比高了。
生產裝置資產折舊和生產稅收基本是固定的。
那麼一來,公司生產盈餘佔比就會增加。
眾所周知,生產盈餘增加代表著少數人能分到更多的錢,也代表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因此,朱會員對政府的質疑並無問題。”
眾人十分好奇,朱蒙質疑你,你居然還幫對方說話?
劉恢並未理會眾人的疑惑,而是繼續說道,“這個問題我們要進一步解決才行,否則,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擴大,這就有違華夏的初衷了。”
朱蒙隨即問道,“大統領,對於華夏百姓來說,大家更加關心的是政府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劉恢微笑著說道,“目前,初步設想分幾步走:
一、提高華夏最低月俸祿、小時俸祿最低標準,各地俸祿標準必須不低於華夏規定的最低標準,這是為了解決一些公司因為分股份給員工,然後長期不漲俸祿的問題;
二、公司分紅比例不得高於每年淨利潤的60%,要給公司發展留下充足現金流;
三、對於公司總經理、董事長俸祿要有最高封頂限制標準,不得變相的掏空公司資產;
四………”
劉恢洋洋灑灑給出了不少建議。
“那麼請問大統領,政府認為勞動者報酬佔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應該多少比較合理?”此時,和朱蒙一道承擔今天對劉恢質詢的另一名會員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政府曾經做過推演。
勞動者報酬佔比國內生產總值應當在50%以上比較合理。”劉恢一臉平靜的回答道。
朱蒙開口說道,“一直以來,很多人把吃飽飯歸功於政府,而很多人忽略了一點,華夏百姓能吃飽飯,首先是因為工業化帶來的生產力提高。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生產力提高,讓百姓為了生活變得更加勞累。
政府多久能做到勞動者報酬佔比國內生產總值50%?”
劉恢想了想,“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會容易,都會觸動他人利益。
我預計三到五年年左右能完成。”
眾人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果劉恢承諾五年後解決,必定迎來一陣噓聲,因為四年後你就下課,五年後不就是推卸責任嗎?
……
王勁看到劉恢接受質詢,作為見證了從遼東到如今發展的他,對劉恢發自內心的尊重。
原本劉恢完全不用這樣做,他只需要效仿祖制當皇帝,他就能成為人上人,就能成為大家口中君權神授的天子。
然而,劉恢卻選擇了限制自已的權力,限制華夏官員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