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 章 母女談心
重生之都逼老孃黑化是吧 袋鼠萌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等李夫人,趙清彥和趙瀾都走了後,江夫人連忙屏退了下人,她命令松竹和夏英將整個葳樺院守得滴水不漏,好教誰也不能接近,誰也不能偷聽。
“棉棉,我方才進來時看了,除了松竹夏英和王嬤嬤,你這個院子漏的跟篩子似的,全是生臉!你也別怪阿孃多嘴,這些世家大戶,每個人的肚子裡面裝的滿滿當當的,全是心眼子!你不多養些忠心不二的奴僕,若真遇到那壞良心的,使個銀子來你院子裡面套個話兒,可怎麼了得?”江夫人一臉慈愛地守著顧棉說道。
顧棉聽話地點點頭,前世母親曾多次勸她,勸要她多多防備趙家人,她也只是一笑了之。
她把趙家人當成親人,她覺得親人之間,真誠與信任是極其重要的,根本想不到要防備他們。
結果就是,她在這院子裡面說了什麼話,要做什麼事,其他院子的姨娘們還有她那愛挑事的兩個小姑子,似是結了盟一樣,馬上便掐頭去尾地到處編排她。
顧棉貪婪地躺在江夫人的懷裡,只默默地聽著,感受著母親的溫暖氣息,她想著前世,她不到三十就死了,母親和父親白髮人送黑髮人時,一定很痛苦吧!
“母親,我……”
當著趙家人的面,顧棉盡力地忍著不哭,如今當她看到母親略顯蒼老的面容,擔憂關切的眼神時,她再也忍不住了,隨即崩潰大哭。
“母親,女兒好後悔!您不知道,女兒有多後悔……”
江夫人心疼地輕拍著顧棉的背,溫言細語問道:“怎麼了,棉棉,剛才還好好的,怎麼哭了?”
顧棉用手一邊抹著淚一邊帶著哭腔顫顫巍巍道:“母親,他不是真的喜歡我!這家人也並沒有把我們顧家當姻親!女兒這次撿回了一條命才明白……或許……不是或許,趙清彥肯上門求娶我,只是為了我們家數不清的銀子!”
江夫人拿出帕子幫顧棉輕拭著淚水,她看到女兒如此難受悔恨的樣子,她的心裡疼極了。
一月前,女兒滿心歡喜地上了花轎,這才過多久,女兒怎麼對夫家失望成這樣?
“棉棉啊,那又能怎麼辦呢?當初我和你父親並不想讓你嫁到這家,就是因為,我們家雖是京城裡有頭有臉的商戶,但與伯爵府這種高門顯貴相比,還是差了太多。”
“你嫁的若是尋常人家,無非給人家賠點銀子,還可以與他們坐下,一起好好商量和離的事,最終也能落得個好聚好散。”
“但是,你的夫家是伯爵府,朝廷的律法放在那裡,也斷不會允許我們提和離的,除非你能得到官府的判離。”
“不過,哪個官府又敢輕易去得罪伯爵府啊!雖然趙家敗落了,卻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人家只世襲罔替這一個牌子,都能輕易碾死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
顧棉不想讓母親操心,也不想母親再與前世一樣,多次上門給她撐腰。
母親一大把年紀了,還為她來回奔波,為了她大吵大鬧的丟了臉面。
“母親,女兒的心裡已經有了打算,您能支援我嗎?女兒在這家過不下去了,再待下去,估計……估計……就活不成了!”
江夫人見顧棉這個狀態,她的心裡十分擔心,抹著淚說道:“好女兒,我的心肝啊!你這是怎麼了,你嫁到這家才一個多月,怎麼就傷心成這樣了?!”
顧棉回憶著前世,趙清彥始終不肯碰她,後院的姨娘們卻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
她那個婆母和兩個小姑子,還整天陰陽怪氣地說她是個商戶女就罷了,還佔著窩不下蛋,若不是看你這些年,為趙家打理好家事的份上,早一紙休書,讓你當個下堂棄婦了。
江夫人見女兒的眼神直愣愣的,呆坐著出神,她怕女兒想不開,只得順著女兒說道:“棉棉,人這一生,自己快活最重要,我和你父親就是不想委屈了你,雖覺得不妥,最終也答應了姑爺的求親,你和姑爺的日子才剛開始,便試著過一過,若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和你父親再想辦法,可好?”
顧棉看著母親一臉擔憂的樣子,她不忍再讓母親為她操心,這趙家,她是一定要從中脫身的,她無意再與這家人勾心鬥角,蹉跎年華,落得跟前世一樣的下場。
老天既開恩讓她重活一次,她必然要自由開心地活著,實在沒辦法了,就剪了頭髮出家當姑子去。
想到這裡,她又突然問道:“母親,兄長,還是沒有訊息嗎?”
她的哥哥顧逢春十五歲就從軍去了,如今過了五年,至今音訊全無,好多人都說哥哥已經死了。
江夫人聞言,她的心裡又湧出一陣難受,“唉!你哥哥他從小到大就任性,留了一封信就跑出去從軍,那個不孝子啊!不提了……”
顧棉看著母親又在抹淚,她的心跟油煎似的。
前世,直到她死,長兄也一直音訊全無,也不知在她死後,長兄平安回來了嗎?
長兄若沒有回來,或者已經死了,父親和母親又該如何是好,他們家京城第一的富貴,豈不會都隨了外姓?
不!有趙家在,她死了,他們家的財產,恐怕最終都要歸入趙家,母親和父親一輩子的辛勞血汗,她一輩子的憋悶委屈,最終都會被趙家吃的乾乾淨淨。
她不甘心!
顧棉和江夫人聊了幾句家常,問了家中的生意是否順利後,她便讓松竹和夏英送母親回府了。
母親的想法,她已出言試探過了,若她真鐵了心要與趙家和離,母親雖會勸她,最終也會答應。
顧棉又憶到上元燈會,在酒肆,她明明避著趙清彥出去的,怎麼會那麼巧,就撞到了他的懷裡?
不過這些都屬她的猜測,趙清彥到底算計了她多少,她都要慢慢地去理清,她這一世,絕不會再被趙清彥玩弄於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