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聯邦制國家,包含旁遮普、信德、俾路支和西北邊 省四個省份,以及法塔區和法納區,實行三層式管理。從技術層面 看,“自由克什米爾”並非巴基斯坦的一個正式部 分,有著總統領導並由總理管理的自己的政府。“自由克什米爾”是 位於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印控區)之間的一小塊土地,大約在分離時期被當地人解放,常常與印度爭相聲稱對克什米爾擁有主權。

巴基斯坦早年曾有過許多憲法,直到 1973 年才出現了各方意見一致 的最終的文字,同意實行兩院制立法下的議會制政府形式。上院由 聯邦成員平等選出,有 100 名議員;下院是國民議會,每隔五年通 過成人普選權方式由選民選出。

議會多數派政黨組建總理領導下的 政府。由於連續的、特別是在近些年來的修正案,巴基斯坦總統現 在擁有了較以往更大的權力,包括解散內閣和議會,因而巴基斯坦 變成了總統式的政府。巴基斯坦的第二層管理是依靠四個省份,它 們各自保留了獨立的、由選舉產生的地方議會,在選舉基礎上,首 席部長和其內閣組成地方政府,雖然重要權力已經被指派給既是首 席執行官、同時得到伊斯蘭堡中央政府任命的地方省長。

第三層管 理是鄉村、城鎮、縣區的地方政府,儘管一些重要權力已經交給了 選舉產生的議會,不過強力官僚機構的傳統大致仍舊神聖不可侵犯。 同樣,巴基斯坦的司法體系仿照從英國那裡學來的西方司法傳統, 不過自 1980 年以來,在伊斯蘭教著作中闡釋的一些伊斯蘭教法,已 經在很高程度上被新增到特定法令的實施中。

巴基斯坦的民政機構,包含有許多幹部,是由一套稱作配額制的 由於統治的中央集權性,高層官僚機構權力很大,然而軍隊是最強的 壓力集團,傳統上由一小群將軍們對國家的內政外交做出重大決定。 我們在以後的章節中將會看到,巴基斯坦週期性地爆發軍事政變,罪 過照例被推給政治家們,說他們無能而且腐敗。

這個制度下的軍隊是 如此有力,以至於成熟的民政體制靠自己自由運作的可能性常常很小。 除教育系統外,軍隊僱傭了數量最多的巴基斯坦人,但許多步兵來自 旁遮普。巴基斯坦的自由出版物,不論是英語的還是其他民族語言的, 通常在行政和腐敗問題上都很直率,因而一直是公民事業的一支重要 力量。國家有一些政黨,從全國性的到種族性的、從宗教性的到宗派 性的都有,它們的政綱許多情況下圍繞一些足智多謀的統治集團打轉。

由於行政上的專制,巴基斯坦的政黨常常淪為官僚機構強硬做法的犧牲品,很長一段時間內,三個全國性政治領袖都在倫敦流亡。他們分 別是巴基斯坦人民黨的領袖貝,布托、穆斯林聯盟強硬派領袖納瓦 茲·謝里夫、卡拉奇的統一民族運動黨領袖阿爾塔夫·侯賽因,後者 在倫敦呆了更長時間。

軍方不允許他們回國。而且高等法院有一些針 對他們的懸而未決的案件,他們自己則常常斥之為是無中生有的、惡 毒的。巴基斯坦人流散狀態中的報紙和電影片道,保證了這些巴基斯 坦領導人的政治生命,不過他們處於無限期的流亡中,除非與將軍們 達成一些協議,否則沒有回國的可能性。

巴基斯坦的經濟,與其立國時相比,以及從人口膨脹壓力的境 況中看,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些年來,雖然在9·11 事件之 後有嚴重衰退,但其經濟的增長速度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三四個 國家之一。

大多數巴基斯坦人是農民,不過城市化使工業和其他一 些經濟部門如製造業和服務業得到了穩步發展,其中服務業是發展 最迅速的部分。紡織品、體育用品、醫療器械、皮革製品、食品和 於果,是一些巴基斯坦最有名的出口商品。大約有四五百萬巴基斯 坦人生活在國外。

石油、武器、化工產品和重工業產品的出口,持 續減緩了貿易不平衡壓力。近來,巴基斯坦的外匯儲備已經增加, 雖然國內外的貸款數量仍然非常龐大,不過沒有拖欠還貸。缺乏土 地改革、課稅基礎小和一個負擔很重的未發展部門,給經濟帶來了 嚴峻挑戰。在普通百姓看來,令佔總人口1/3 的窮人的經濟狀況得 不到實質性改善的原因,不是缺乏資源,而是腐敗中沒有改善的意 願。

雖然在20 世紀 70年代中有一些部門的國有化,不過巴基斯坦 的立國基礎是混合型經濟,自 90 年代後期以來一直從事著私有化的 實踐。移居海外的巴基斯坦人的匯款自9·11 事件之後增加了,與 一些外國援助一道,幫助了巴基斯坦從早些時候的經濟衰退中反彈 起來。不過長期的結構性改變,和在平衡部門分配中的更有效率的 計劃,或許才能產生實在的紅利。而且,國內外的和平才能給經濟 的進一步提升帶來保證,給擁擠的人口帶來樂觀情緒。為了消除貧 困,除了靠無數慈善組織和社會性捐助外,政府必須做出更大的努力。

由於俾路支和法納區有未開採的資源,若加以有效的管理,巴 基斯坦必定能促進經濟增長的步伐和合理的財富分配。雖然通常有 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以及階級分化的危險,但由於傳統道德觀念特 別是在酒精、賭博和安全性行為等方面的價值觀,這個國家總體上 是傾向節儉的,加之對家庭和地方弱勢群體的廣泛支援,這些都是 大量未被認識的社會資本中重要的非正式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