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雪知道何雨柱已經和趙強他們和解了,徐麗華為初次見何雨柱,還以為他們會在此起衝突。因此她本能地拉了慕容雪後退,避免可能的事故。畢竟萬一打架,女孩子們難免受傷。

“放心,麗華,我們和何雨柱已經成了朋友。”

老三見狀已猜透了徐麗華的心思,忙解釋帶笑的面孔,打消徐麗華的擔憂。

對何雨柱,慕容雪羞澀地微笑著說:“嘿,何雨柱,我們又見面了!”

而她的面頰不禁泛起淡淡的紅暈。

“你妹妹沒和你一起來滑冰?”

慕容雪好奇問道。何雨柱瞧著慕容雪害羞的神情,內心蕩漾,意識到自已對她的感情並不普通。

但兩人如今年歲還小,身份也有所差異,討論這類事尚早,還是保持自然發展,待長大後再做打算比較妥當。

回望四周,何雨水已經遠離這裡,他喊道:“快,雨水,我們去吃飯!”

聽到訊息的徐麗華,知道了他們的事情後瞪大眼睛審視何雨柱,彷彿要找出他與眾不同的特點。

何雨柱被徐麗華打量的舉動看得緊張,摸摸鼻子問:“有什麼髒東西麼?”

徐麗華與慕容雪相視後,發出歡快笑聲,“我只是想知道你是否有三頭六臂,沒想到你會是這樣的英雄嘛!”

這時,何雨水踩著小滑板過來,“哥哥,姐姐找我。”

何雨柱介紹,“還記得這位嗎?就是慕容雪。”

看著慕容雪憶起自已,雨水露出開心的笑容,走到她面前牽起她的手稱讚:“姐姐的記憶力真好!”

趙強大夥收拾好冰板,邀道:“走吧,去東來順大飽口福!”

在東來順餐館裡,銅火鍋加熱的木炭使得湯底咕嘟作響。那羊肉宛如花瓣一樣薄嫩晶瑩,蘸上芝麻醬、醃漬的青蒜苗、滷蝦油以及辣椒和蔥花,每口都是美味,配上燒餅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年輕人們在餐桌上活躍地交談起來,友情漸漸升溫。

在熱烈交談中,大家都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和為國家建設的熱情,這種年輕氣息讓人感覺青春的美好無盡。

何雨柱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自從他穿越而來,每日都在四合院內警惕著人心險惡,同時也要暗自應對別人的計謀,這樣的生活並不適合他當前的年紀。

如今,在趙強他們的感染下,何雨柱真切感受到了年輕人的活力和蓬勃生機,他的心態彷彿返老還童。

開始,何雨柱也開始加入談話,他是未來靈魂的身份讓他擁有超越常人的見識,趙強他們初次察覺到,原來何雨柱不僅武藝高強,對於人際和世事也有自已獨特的見解,這正好迎合時代潮流。

同時,趙強們觀察到,每當何雨柱講述,總會引用古籍,顯示出深厚的學識底蘊。這位看起來僅是廚師的人,其實更像個深邃博學的研究學者。

\"何雨柱,你對事物的理解如此深入, 後得多跟你討教了!\" 慕容雪睜大了眼睛,對何雨柱充滿讚賞和驚歎。

\"天哪,我都有點仰慕你了!\" 徐麗華望著何雨柱的眼神中閃爍著星星般的愛意。

\"何雨柱,我都想拜你為師了!\" 老三再次提起拜師的話題,他對何雨柱佩服得五體投地。

難怪他父親那麼看重你,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周剛不住點頭,表示贊同和驚歎。

\"何雨柱,我可以試著跟我爸談談,讓他讓你跟我一起加入部隊吧!\" 趙強誠懇地看著何雨柱。

\"嘿!別開玩笑了,把你送到部隊是讓他們歷練,不是叫你去受苦,你想拖著柱子陪你遭罪?\" 周剛打趣著戳破趙強的天真想象。

\"趙強選擇去部隊是對的,但國家周邊形勢不太穩定,你要記住保護好自已!\" 何雨柱以關懷的方式提醒。

趙強點頭接受,並知道國際情勢,但這樣的事情不會在這場合詳談,周剛等人也都理解,不再談論相關的話題。

一頓餐飯,何雨柱花了十二萬元,但這在他看來是物有所值的,收穫了真正的友誼,他自已的心態也得以昇華,不再是隻想窩在四合院裡度日等死的那個自已。

何雨水和慕容雪也成了好朋友,兩人關係親暱,相約下星期天相聚在周剛家中。

正月十五,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元宵節氛圍,煙花 聲聲,湯圓香甜滿溢,充滿了慶祝氣氛。

天色漸黑,孩子們手握彩繪的紙質燈籠在街上嬉鬧,燈籠由高粱杆製成,上面是白紙與彩色筆繪製的各種圖案,中間置一插紅蠟燭的小木座,一條細繩吊起燈籠並繫結一支小棒供孩子們提著跑動。

何雨柱和手持小燈籠的何雨水一起來到了什剎海,為了看這裡的冰燈展。冰燈展覽是需購買入場券的,而何雨柱則花兩千塊買下了門票。進了會場,何雨水眼睛睜得滾圓,見一根根長線懸於半空中,點綴了各類色彩斑斕的燈籠。

有的燈籠大小不一,有的四方,有的 ,還有一些獨特形狀。花鳥魚蟲圖案繁多,甚至有象徵吉祥瑞兆的龍鳳圖案。燈的材料各異:有的用紙製成,木刻精細的,還有絲質綢緞或琉璃玻璃,甚至是精美的冰晶。

每隻燈籠上都刻繪著各異的圖樣:動物、人物,更有栩栩如生的生肖燈和轉動如奔跑的旋轉燈,琳琅滿目。

一陣微風吹過,燈籠隨風輕轉,猶如燈籠上的花朵忽然有了生命力,令人目不暇接。何雨柱扶著妹妹何雨水手中的小燈籠,而何雨水手持新買的 葫蘆,一雙眼睛全神貫注地凝視著轉動的燈籠,眸子裡滿是新奇與渴望,圍著燈籠繞圈子。

週日這天,何雨柱又被秘書李哥接到周爺爺家裡,周爺爺一家正在舉行家庭聚會,但多了位神秘客人—慕容雪。何雨柱這時才瞭解到,慕容雪也同在這座大院內,是特意陪伴何雨水一起玩耍的。

沒過多久,慕容雪甚至帶何雨水去了她家,直到用餐時間,才把她送回何家。看著懷裡摟著童話書,手提著糕點包的何雨水,何雨柱不禁露出笑意,心中驚歎這個妹妹竟然如此受歡迎。

午後的小聚頗為簡易,大姐劉氏請兄妹一起品嚐了幾道家常菜,然後一起前往餐廳共享。老周家大兒子周成為了機關單位的職工,偶爾回來探親,日常起居主要在他單位分得的住處。

性格沉穩,言辭簡潔的周成預計將在國慶時節迎娶佳人,他還開心地邀請何雨柱屆時擔任他的婚禮廚師。何雨柱笑著答應了這個請求,承諾屆時一定提前過來幫忙籌備。

飯後,周爺爺透露明日本基地部隊招待所要面試,催促何雨柱準備好相關材料報名。大年初十七這天,何雨水也開始她的求學路,何雨柱將她送到學校,而後騎車趕往街道辦事處領取學校的入學通知書。

接待何雨柱的是辦事處的劉科員,兩人算是認識,一聽他將面試軍招待所,劉科員眼睛瞪得圓圓的。他知道那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位置,普通人士難以入選,連聲誇讚何雨柱很有前途。

此行何雨柱需要兩份介紹信,一張是為了工作,一張是為了學校的註冊登記。這樣的準備令劉科員驚訝,他迅速幫助辦好並戲笑道:“同志何雨柱,祝願你前程似錦!”

對於這份祝賀,何雨柱感激回應:“多謝劉科員,我只是盡心盡力地服務於人民,不論何處。”

軍隊招待所坐落在東城區直門,門口是巍峨的圍牆,警衛線清晰可見,哨兵筆直站立。進入招待所,何雨柱經過嚴格檢驗,才在看守員的引導下進入了內院。

他遞上那份介紹信,工作人員仔細核對後,從一份清單中找到了何雨柱的名字,隨後指示士兵領他進了院內。這內院裡綠樹成林,雖然此時寒冬,樹葉零落,春天時滿是生機盎然,草坪兩旁是一幢幢整潔的雙層住宅,還有些小院獨自圍攏著綠色的籬笆。

那位帶領他計程車兵帶領何雨柱來到第一排右側的最後一間屋,這裡似乎是一處辦公之地。門口還佇立著兩名警衛。

“報告!”

士兵在外門致敬,並報告了來者身份。

“請進!”

屋內傳來一聲有力的聲音。

戰士開啟門,帶著何雨柱進入屋內,眼前約摸有三四間的空間,明顯是個大辦公室。辦公室中,一位身穿 的中年男子眼神嚴峻,審視著何雨柱一行。

“報告,這名叫何雨柱的申請人前來面試。”

士兵向中年人立正敬禮,對方也禮貌回禮,然後示意士兵離開。

那人隨後重新坐定,轉向何雨柱:“請你拿出相關證件我核對。”

他接過何雨柱出示的一份介紹信和二等功勳證明,認真檢視。

“嗯,很好。年輕人,沒料到你還這麼年輕,就有二等功勳了。”

男子讚賞有加。

那人瀏覽過何雨柱的資訊後,不住地點頭贊同,“這次我們要擴大規模,要接納十八位技術人員以擴充陣容。鑑於這是一份軍隊編制的職位,每個候選人都必須接受家族背景調查。

經過核查,你家庭情況良好。剩下的就是看你的個人專長了。我看你曾經擔任過廚師的背景,我好奇想看看你的實際烹飪技能如何!”

“當然行,孫所長!”

何雨柱接收那位遞回來的資料回答。

“別稱我為‘所長’,你可以叫我孫所長!”

那名男子微笑糾正了何雨柱對他的稱呼。

“走吧,今天已經有一名廚師到了,我也評估了他的技藝,感覺相當好。我期待你能展示同樣高超的廚藝!”

所長孫站起來,示意讓何雨柱一同跟隨。

食堂設立在單獨的一隅,前排是一些排座的平房,大約能容納兩百多人一起用餐。這裡無疑用於飲食服務,後面設有一扇窗戶用來供食客點取食物,而最裡面的那扇門後是一個寬大的廚房。

廚房內,十幾個身著 的人忙碌著,顯然是烹飪隊伍中的炊事兵。

“李師傅!”

孫所長踏入廚房後即刻大聲喊道。

“所長大人,又有一個新人加入了?”

隨著呼喚聲,一個健碩留著滿臉鬍子的人走了過去。

“這是新來的同事,何雨柱。讓他試個手吧!”

孫所長顯然與李師傅相熟,臉上的表情從剛來時的嚴肅緩和下來,透出友善的神色。

面對孫所長的招呼,李師傅微點了一下頭,轉身對何雨柱說:“何雨柱同志,這裡有大鍋菜餚和單獨製作的區別。今天小灶師傅已經到崗,暫時就請你到這邊的大鍋灶區吧。”

聽到李師傅的這番話語,孫所長大皺起眉頭——起初他還要求試試何雨柱的手藝,而如今卻安排他在大鍋區域操作,這明顯沒有進一步驗證的必要了。

不過,鑑於老資格的孫師傅,孫所長覺得自已有必要給予何雨柱展示才能的機會。但他並未當面詢問李師傅,只是將李師傅悄悄拉至一旁談話。

“李師傅,李建軍的廚藝雖然不錯,但何雨柱的廚藝也很棒。看他提供的簡歷,他曾任鴻福樓的主廚,你不覺得我們應該檢驗一下何雨柱的能力?”

孫所長低聲闡述了自已的疑惑。

“鴻福樓主廚?”

李師傅疑惑地看著不遠處的何雨柱。他看到年輕人稚嫩的臉龐,忍不住搖頭。

“孫所長,我覺得那份簡歷可能存在誇張成分。我不相信一名十幾歲的年輕人就有做主廚的實力!我猜提供資訊的人可能不瞭解‘主廚’代表什麼含義,只聽到鴻福樓的名聲就擅自填了這個職位。”

李師傅深知鴻福樓的盛名以及需求的專業性,他對何雨柱能否擔當主廚心存疑慮。他觀察何雨柱的模樣,認為充其量是個學徒,也許還處在未滿師階段。

而關於李建軍的情況,李師傅十分熟悉:他是同村親戚的侄子,在自已手下學習手藝已有幾年,且近期在另一餐館完成學徒期準備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