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得了何雨柱的同意後,趙有福迫不及待地去了婁家宣佈好訊息,不曾料譚雅麗夫人也在場。

當譚雅麗聽到趙有福誇讚何雨柱的廚藝時順勢表示希望品嚐一道清淡的燕窩。

趙有福未曾深思這背後的要求,當即打包票承諾能滿足。

譚雅麗還詢問是否要今日就聘請廚師來烹飪,而趙有福誤以為她在懷疑何雨柱的能力,因此大包大攬地說無需額外請人。\"

直到此刻燕窩送到了眼前,趙有福才明白清燉燕窩的考究,瞬間瞠目結舌。

譚雅麗本已表明,哪怕技藝不足也情有可原,但現在何雨柱的一席追問才真正讓他認識了事情的嚴重性。

他不經意間為何雨柱設下陷阱,一個處理不當,就可能毀了何雨柱的事業前景。

這樣做對趙有福而言確實有欠公正,他實質上是在坑害何雨柱。

如果何雨柱無法按期烹製出譚氏夫人滿意的清燉燕窩,他在廚師圈子的信任就會崩潰。

隨後將面臨同行的諸多閒言閒語,他在職業道路上的進步也將步履維艱。

趙有福神色困頓地看向何雨柱,說道:“小柱啊,這真是我考慮不周啊,不如我現在立刻去找婁董事長夫人說一聲,不讓他們點清燉燕窩就好!”起初,何雨柱想答應這個建議,讓他去婉拒譚夫人,但轉念之間他又搖頭說道:“恐怕不宜,拒絕這道菜的風評也不好。

幸運的是我還有一套秘方,勉強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但為了保密,還得讓趙叔和幫忙的師傅們離開兩個鐘頭左右。”趙有福聞言滿心歡喜,立即向何雨柱保證道:“柱子啊,這真是天助我也,我們就出去兩個鐘頭,你放心吧,我親自把守,哪怕婁董夫婦來了,我也決不會讓他們進來的!”在這個瞬間,趙有福對何雨柱深感感激,便拍著胸膛向他保證。

“行了,那就辛苦趙叔了!”何雨柱微微點頭,同意趙有福他們可以離開。

其實廚師行業中自有其嚴謹的規定,有些秘技還是世代相傳,且有的只傳給男性後代或年長者,這種傳統習俗很多。

所以,何雨柱讓趙有福等人離開廚房,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突兀,他們都明白其中的考量。

待趙有福一行離開,何雨柱再次檢查廚房門口確認無誤後,他心中稍稍安定了下來。

他稍施法力,原先正在熬製湯底的原料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燉好的雙份高湯靜靜地躺在廚房備用的大沙鍋裡。

這些濃郁的高湯,早已存於何雨柱的廚師神空間,並且預先煮好。

現在只需換個食材,他就巧妙解決了這個問題。

接著,何雨柱在爐火上緩緩燉煮替換後的高湯,同時開始處理剩餘的食材。

今天他要展示的是魯菜——八大菜系之一,甚至是公認的八大菜系之首,它的歷史跨度超過兩千年。

主要用材包括牛肉、羊肉、豬肉及常見的雞鴨野味與海鮮,調味則依賴於鹽來提升鮮味,並配以高湯以增加菜品的醇厚味道。

何雨柱決定今晚的菜式豐富多樣:紅燒九轉大腸、糖醋鯉魚、蒜蓉蔥燒海參、鮮嫩的琵琶豆腐、魚香味的炒肉絲、雞蛋和嫩雞製成的芙蓉雞片,還有豬蹄筋的蔥香慢燉、色澤鮮豔的大蝦燜燉、甜脆的蜜汁山藥和清亮爽口的燕窩雞湯作為結束,再配上一品蛤蜊疙瘩湯,這一桌佳餚就算完美落幕了。

為了讓烹飪工作更加從容,他還特意呼叫了來自廚神空間的蹄筋和海參會。

隨後,何雨柱開始細心地浸泡著燕窩於溫水中,讓它軟化待用。

一番忙碌後,食材基本備好,此時,趙有福帶著兩位助手歸來了。

何雨柱看了看時間,剛剛好是兩個小時。

\"\"柱子,我有沒有給你添亂?\"\"趙有福好奇地往廚房裡張望,發現何雨柱笑得溫和,略帶尷尬地問道。

\"\"趙叔,我已經準備好了,保證能做出夫人滿意的清淡燕窩湯。

您讓兩位師傅準備動手吧!\"\"何雨柱對著趙有福笑道,然後吩咐兩名廚師:“留意火力,我們需要大火,以免火候不夠。

蒜頭和蔥要多剝一些,等下會有用處。”兩名助手聽了指令,連忙開始了廚房中的作業。

趙有福走過來,在何雨柱的肩上重重拍了一下,對他說:“柱子,趙叔欠你一個人情,等有機會定要回報於你。”何雨柱微微一笑,向趙有福道:“趙叔,事情已經解決,你就別放在心上了。

不過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希望我能事先有個準備。”趙有福點頭答應:“柱子,你就安心吧,以後絕不會再出這種失誤。”說完,他離開廚房去協助婁半城招待賓客,何雨柱也得以鬆一口氣,稍作休息。

下午五點半時,趙有福通知可以開始烹飪晚餐了。

何雨柱開始熱油起鍋,大勺熟練揮動,鐵鍋在他手中舞動,一盤盤美食相繼出鍋,誘人的香氣瀰漫了整個別墅區。

正當何雨柱翻炒四色佳餚之際,何雨水也被許母領進了廚房。

“好厲害的技藝,柱子!”許母聞著香味情不自禁地垂涎,讚許道。

“哎呀,許嬸你真客氣!”何雨柱讓何雨水找個位置坐下,然後致謝道。

此時,婁半城的妻子譚雅麗在趙有福的陪伴下走進來,她讚歎道:“小何師傅的廚藝真是太棒了,香氣四溢。”趙有福忙向何雨柱介紹:“柱子,這位是董事長婁先生的夫人譚女士。”“夫人您好。”見到這位身材苗條、膚色白皙、氣質不凡的女士,何雨柱內心不禁感嘆,真是富裕人才能享受得起這樣精緻的生活啊。

譚雅麗顯然是不完全信任趙有福的承諾,因此她親來檢驗。

她來到放著燉湯的砂鍋前,用瓷器舀了一點,仔細檢視後再嗅一嗅。

“小何師傅,這湯底不僅純正,我還感覺比之前更鮮醇。”譚雅麗微微皺眉,顯然在深思其原因。

“會不會是水質問題?這裡是不是就是玉泉山的水源?”她邊想邊說道。

“確實是專業人士的眼力啊!”何雨柱暗自讚歎。

實情如此,何雨柱使用的可是來自異次元水池的水源,那裡的水質遠勝玉泉山許多,烹飪出來的菜餚自然味道出眾。

但只有譚雅麗這樣的內行,才能品味到水的不同之處,普通人只會感覺到菜餚的美味,而不明白其原因。

在這個時代的老京城,大部分人家的日常飲食往往帶著苦澀的成分,這正是老北京人們喜愛茉莉花茶的理由。

唯有茉莉花茶獨特的清香,能夠中和那些平淡水中的苦澀味道。

講到老北京苦水還有這樣的傳說:在明代早期,京城的選址原先是劉伯溫遵命所為,他讓徐達以射箭定位,最後由首富沈萬三資助完成這座城市的建造。

由於劉伯溫要阻斷龍脈,京城龍王嚇得把所有的水源都汲取走,留下一片乾涸。

大將軍高亮飛馬追趕龍王,企圖奪回水源,卻意外弄破了龍王裝載的水源桶,水流出的卻是苦澀的泉水。

就這樣,京城居民飽受多年苦水之難。

直到有一天,某處意外發掘出了甘甜的井水,這個地方因而被命名為甜水井衚衕。

之後,雖有幾處甜水井出現,卻仍舊無法替代苦澀的大眾用水,絕大多數京城人還是以苦水為飲。

只有少數住在甜水井旁的人得以享受甘醇,像婁半城那樣的人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能從玉泉山特地帶取優質的飲用水。

\"\"這位夫人,這是我家族世代流傳的廚藝秘訣,實不能詳談,請多包涵!\"\" 何雨柱微笑著,將自已的無解推給了祖先傳承的技藝,使譚雅麗沒有再多追問。

\"\"辛苦師傅啦!\"\" 譚雅麗回敬一笑,隨後離去了。

待趙有福和婁夫人都離去後,何雨柱會心一笑,繼續準備菜品。

這時,何雨水也開始品嚐起美味,今日豐富的菜餚夠兩人享用。

不多時,九道佳餚已成,何雨柱將預先準備的玻璃餐具取出,用瓷勺把一碗燕窩切成八份,吩咐助手將其送達。

他留給自已的則僅是一小勺。

\"\"太棒了!\"\" 何雨水嚐了一口,燕窩柔軟香滑,不禁驚歎道。

\"\"呵呵,這是好滋味,雨柱的女兒,你今天可享口福了!\"\" 父愛滿溢的何雨柱輕輕捏了捏她的鼻尖,接著著手烹製那道湯餚。

\"\"柱子,婁董邀請你去參加晚宴!\"\" 趙有福急匆匆趕來。

\"\"我恐怕不合適參與這種場合吧!\"\" 何雨柱對婁半城的宴會並無興致,試圖婉拒。

\"\"婁夫人說,宴席中有譚家料理,按照譚家的傳統,必須為每位參與者保留座位,那是對客人的尊重,你需要露面應酬一番,\"\"趙有福忙不迭解釋他的擔憂。

\"\"哎呀,我沒料到夫人竟然這麼恪守傳統!\"\"何雨柱無奈,取下圍裙,跟隨趙有福前往餐廳。

原來,譚家料理的始創人乃一名官員,他對烹飪的摯愛使得家中常常聚朋宴友。

漸而,譚家菜餚受到皇親貴族的熱烈追捧。

其後嗣們只是操持小型家庭宴會,每日最多不超過三桌,稀缺性使之成為名流們爭相品鑑的物件。

譚家宴有規:同一次宴會上最多舉辦三桌。

每席均預留一席給菜式製作者,以此顯示他們邀請而非做生意的態度。

因此,今日何雨柱的座位已被事先保留,按禮節他也有責任與客人寒暄,否則即屬失禮之舉。

在跟隨趙有福到達餐廳後,何雨柱發現婁半城夫婦坐於主位,旁邊還坐著三位看似是客人的成年人。

令何雨柱矚目的是坐在婁氏夫婦中的一個約十三四歲的少女,梳著兩個小辮子,一雙明亮靈動的眼睛,他推測這必然是婁小娥。

此刻的婁小娥年紀尚幼,對何雨柱來說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他只匆匆一掃,目光便重新轉向主座上的婁半城。

\"\"何大師傅這邊請坐!\"\"婁半城見到何雨柱,立即殷勤地上前相迎。

何雨柱見旁邊還有一個空位,顯然那是為自已保留的。

他對著婁半城點頭表示感謝,歉意地環視一圈後,坐在了那個位置上。

\"\"何大師傅的手藝真是了得,今日的菜品非常合我的口味。

\"\"婁半城一開口,語氣仍舊顯得有地位之人說話的威嚴,就算讚揚也是帶著身為主人的味道。

可以看出,婁半城現在的生活依然很風光,保有一種優越感。

因為在他眼中,何雨柱不管烹飪技巧多麼高超,不過是個廚師而已,對於像他這樣的人來說,是不會真正尊敬何雨柱的。

何雨柱笑而不語,微笑著點頭致意:\"\"謝謝婁董的誇讚。

\"\"其實何雨柱也能感覺到婁半城的傲慢,但這種態度與他對自已的態度無關,只是出於一貫的態度,並非是特別針對他。

然而幾年之後,婁半城將體驗到這樣的身份所帶給他自身的麻煩,那時,整個社會將會成為何雨柱的幫手。

而何雨柱並不想繼續在這尷尬的環境中停留,於是他朝著在場的其他客人說:\"\"謝謝大家前來品嚐我的廚藝,如果有做得不足的地方,還希望各位直言斧正。

\"\"用餐過後,大家都對何雨柱的廚藝讚不絕口。

\"\"謝謝大家的讚揚,我就此告辭。

\"\"何雨柱沒有碰一下碗筷,只是起身抱拳向大家告別。

這時,譚雅麗站起來開口說道:\"\"何大師傅請稍等,我有個要求不知該說不該說。

\"\"她對何雨柱露出微笑,接著道:\"\"我十分滿意你的廚藝,尤其是這道清燉燕窩是我嘗過的最美味的燕窩。

我想請你在我家過年的時候,初三十做上一道年夜飯,不知何大師傅當時方便嗎?\"\"譚雅麗確實是清燉燕窩深深吸引住了她,她想要何雨柱除夕當天為她家庭準備年夜飯,計劃提前準備好,讓她體驗一次正宗的譚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