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觀音禪院,小小尼姑
西遊:重生豬妖,橫行三界! 不吃小豬豬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夜深人靜,劉姓漢子出門未歸。
之前一個老婦人出來,給朱剛烈倒了些豬食。
朱剛烈哼哧哼哧,幾口吃光。
想著怎麼逃出去。
靜悄悄的夜晚,九齒釘耙爆發出的金光好像只有他能看到。
老婦人也只當是尋常農具,用來耙地。
靜靜等待了好久。
油燈熄滅半個時辰。
朱剛烈一頭撞向豬欄。
衝了出去。
白潔豬尾一卷,裹走黃公懼身上最寶貴的一塊骨頭。
虎膝!
早年有殺虎取髕的說法。
髕骨就是虎膝。
無視了九齒釘耙的存在。
這種寶貝,是留給豬八戒的。
可不是留給自己的。
時候未到,取走九齒釘耙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仙人不下凡,有禁制存在。
不代表不能下凡。
朱剛烈撞開木門,藉著月光逃出。
卻沒注意到。
那待在原地的九齒釘耙,不由自主地動了動。
隨後,化作一抹流光消失不見。
老君造出的寶貝,豈是凡物。
九齒釘耙在朱剛烈身上,感受到微弱的熟悉氣息。
出了劉家村,又花了幾天時間回鷹愁澗。
沒辦法,沒有鷹愁澗當座標,找不到路。
等來到鷹愁澗,只見河水湍急。
順著河岸,往上游而去。
走了大半天,總算找到回烏斯藏國的路。
恰好冰雪未消,不然回到鷹愁澗也是難題。
從鷹愁澗一路向西。
大半個月過去,總算回到了烏斯藏國。
不容易啊。
這一次,朱剛烈沒有選擇返回野豬嶺。
走了反方向。
冰雪消失,萬物勃發。
不少野物甦醒,倒也遇到幾頭人言期妖物。
不過有黃公懼髕骨在身,大多不敢靠近。
虎雖死,威猶在。
取走黃公懼髕骨,有兩個好處。
天罡三十六法中,有一門名為‘換骨’之法。
“修仙者,需有根骨,才能修煉。”
“根骨拆開,一為根,二為骨。”
根為靈根天賦,骨就是修行之流體內之骨。
“若無根骨也無妨,挖來他人根骨換上就是!”
虎骨在手,朱剛烈卻無計可施。
換骨之法,需要以人形施展。
不化形,修行終究是個難題。
第一個好處,就是為換骨做準備。
二呢,就是威懾一般野物妖物。
又走了幾天。
憑藉著慧眼,朱剛烈避開黑氣盤旋之地。
不知不覺間,竟是來到一座人來人往的禪院外。
三里之遠,卻可見禪院模樣。
大小二百多人。
為首的一老僧,衣袍下穿金戴銀。
不知道的,還以為來了鄉下土財主。
好在老僧隱藏得妙,香客無人發現。
禪院內門上,有著四個金漆大字。
觀音禪院。
依山傍水,建築金碧輝煌,氣勢磅礴。
香客絡繹不絕。
是正兒八經的觀音菩薩道場。
但也滋養了一群蟑螂一樣活著的傻僧。
那老僧就是蟑螂。
明面上恭敬禮佛,暗地裡穿金戴銀。
甚至還有縷縷黑氣,在老僧頭頂盤旋。
這哪裡是禮佛,分明就是吃人的道場!
黃白滾進來,貔貅自不出。
功德箱滿滿,男女心安安。
朱剛烈前世也是個西遊迷,對觀音禪院很瞭解。
觀音禪院,是南瞻部洲和西牛賀洲邊界線。
以前是……道觀,而不是寺廟。
個人感覺,觀音禪院就是一個強盜窩。
裡面的和尚,與其說和尚,不如說是土匪。
層層殿閣,廊房縱橫。
觀音禪院,被改造得不倫不類。
內門正殿上書‘觀音禪院’四個大字。
外門卻無招牌。
要進去才能看到觀音禪院幾個字。
很詭異。
哪有把招牌藏在裡面的道理?
和尚不靠香火錢,吃喝拉撒靠什麼?
朱剛烈想著觀音禪院的事情。
唐僧師徒二人行到觀音禪院,老主持為謀袈裟,縱火燒唐僧師徒。
孫悟空借來闢火罩,護住唐僧。
鼓動風兒,火燒淨禪院。
袈裟又被黑風山熊怪偷走。
證明,觀音在謀劃唐僧身上的東西。
答案顯而易見,袈裟。
暗自記下這點,朱剛烈正準備離開。
吃人的土匪窩,他進去了也要被吃。
禪院深處,黑氣濃郁得發黑。
不知死了多少無辜性命。
“咦?”
朱剛烈停下腳步。
在那禪院一角。
一個小光頭,生得唇紅齒白。
嬌俏得不像話。
一對金蓮剛半折,十指如同春筍發。
團團粉面若銀盆,朱唇一似櫻桃滑。
端端正正美人姿,月裡嫦娥還不換。
“鼓鼓囊囊?”
“是個尼姑?”
當然,朱剛烈也不是見了女人走不動道的主兒。
主要是,小尼姑頭頂有一縷若隱若現的七彩氣息。
這是朱剛烈唯一能看到氣息的人。
看到那七彩氣息的瞬間,心中沒來由地升起激動。
似乎,化形之機就應在了小尼姑身上。
“悟道根源在她?”福至心靈,朱剛烈死死盯著小尼姑。
一連三天,小尼姑都會外出打水。
途經朱剛烈藏身之處。
朱剛烈時不時在深夜潛入觀音禪院,吃些瓜果雜食。
這小尼姑倒也看了真切。
小小尼姑,說小不小。
胸前應當是被白布包裹,渾身遮得嚴嚴實實。
近看,生得一副好皮囊。
淡淡翠眉柳葉分,嬌嬌俏臉桃花開。
金蓮半寸慢慢移,香飄蘭芳細細品。
小尼姑日出挑水,日落誦經。
日日不落,倒也給朱剛烈的生活加了些許色彩。
偏偏一個女子待在和尚窩。
郎有情妾無意。
乾柴遇烈火,藏也藏不住。
這不,朱剛烈來到觀音禪院的第九日。
金烏出,玉兔藏。
恰逢天降大雨。
金烏還沒來得及飛上天,就被滾滾烏雲蓋。
小尼姑冒著雨,挑水前進。
卻不見,一僧袍男子悄然而來。
僧袍男子眼中露出貪婪神色,穿著蓑衣靠來。
“雨越下越大,小師傅不如避避雨。”
“阿彌陀佛,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小尼姑很倔強,挑水就要走。
彷彿雨越大,心越靜。
僧袍男子不依不饒,哪還有半分和尚模樣。
“小師傅可知觀音禪院不入女流。”
說著,僧袍男子蓑衣一拉,就朝小尼姑罩來。
觀音禪院裡的和尚,可不止吃肉喝酒。
連女人也要玩上一玩。
不知多少求子的美婦人,心滿意足回家。
還以為觀音顯靈,歡天喜地。
卻不知,是那和尚行苟且之事,亂人眼光。
小尼姑身嬌體弱,哪是和尚對手,當即就被蓑衣罩住。
水桶傾倒,水流砸入雨水之中。
雨聲漸大,雷聲轟鳴。
掩蓋住了一聲豬吼!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