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番話說的有些冠冕堂皇,不過眾人都沒有點破,畢竟總得為放棄長安找一個正當的理由,否則大傢伙逃跑起來還會有多餘的心理負擔。

見無人反對,夏侯儒最後再問一句:“諸君可還有異議?”

眾人或是沉默,或是搖頭。夏侯儒朗聲說道:“好,此事就這麼定了。諸位各自回去準備,將老弱病殘和青壯留在城頭掩人耳目,寅時一過,率本部精兵帶足乾糧於北門聚集,咱們趁著凌晨蜀軍最睏乏的時候一舉殺出去。”

“謹遵都督之令。”郭淮等人齊聲領命。

到得後半夜,寅末卯初之際,夏侯儒、郭淮、顏斐等人總引三千精兵在北門會合,城中百姓只當是正常的兵力調動,並不知道他們要逃,只有幾家豪強大姓清楚箇中原委。

然而夏侯儒早已派人向一眾大姓打過招呼,他們不僅不敢洩露半點風聲,反而還極力配合,不約而同地想盡快把這幫瘟神送走。

夏侯儒自是曉得這些豪強大姓的德行,心下雖然憤怒無比,但想到以後圖謀恢復還要仰仗他們這幫牆頭草,遂按下怒火,好言撫慰,說了一些讓他們暫時委身於賊、蟄伏待機、反攻之時充當內應的場面話。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半點懲戒手段,臨走之前從各大姓手中強行要走了上千匹戰馬,使得撤離的三千魏軍俱有戰馬騎乘,大大地提高了突圍的成功率。

“哼,這幫牆頭草只吐出這點血,真是便宜他們了。”王端想起自己剛才去各大姓家裡領取戰馬時,一眾大姓陰陽怪氣、不情不願的嘴臉,不由得抱怨道。

一旁的顏斐開解道:“算了,日後王師反攻還須仰仗這些人,我等不便得罪太深。”

“等以後收復長安,某倒是想看看他們又是一副什麼樣的嘴臉?”王端依舊怒氣未消。

夏侯儒策馬行到近處,恰好聽到二人交談,拍了拍王端的肩頭,冷笑道:“哼,吾料他們的嘴臉定是和明日恭迎諸葛亮入城時一模一樣。”

顏斐和王端對視一眼,先是一起搖頭苦笑,然後異口同聲地讚道:“還是都督看得透徹。”

“唉。”夏侯儒苦笑著擺了擺手,隨即正色道:“好了,不說此事,時候差不多了,大傢伙準備突圍。”

時過五更,天猶未亮,長安北門突然洞開,三千魏軍人銜枚、馬裹蹄,悄無聲息地撤出城外。此時眾漢軍仍在熟睡之中,直到夏侯儒等人遁至戰場邊緣,方被漢軍哨騎發現。

“眾軍隨某衝啊!”

既已露了行蹤,夏侯儒索性不再顧忌響動,帶著眾軍撒開馬力朝圍困最薄弱的東北角衝殺而去。

夏侯儒親自領著親衛在前面開路,顏斐、王端兩個文官列於隊伍中部,郭淮則領兵斷後。

眾魏兵皆知生機就在眼前,無不奮勇衝殺,漢軍猝不及防,攔阻不及,竟被魏軍衝開了一條生路。甫一脫困,夏侯儒便領著人馬徑投馮翊而去。

趙雲得知夏侯儒率大股魏軍出逃,吃驚之餘一面親自點起數百騎兵追擊,一面派人報於諸葛亮知曉。

諸葛亮知道後亦對夏侯儒的果斷既驚且佩,急忙喚來姜維,命他同樣領兵去追,務必要擒殺夏侯儒、郭淮等大將。

“傳令眾將,天明之後立即對長安發起猛攻,夏侯儒既已逃走,長安守軍定然只剩下老弱病殘,沒有多少戰力,吾要王師今日就要入住城中。”

楊儀拱手應道:“謹遵丞相之命。”自去擬寫軍令,蓋營下發。

天亮後,漢軍四面圍攻,攻勢猛烈無比。城中守軍已然得知主將夏侯儒棄城逃走,再無戰心,不是拋下武器、脫掉軍服藏於民間,就是主動向漢軍投降,更有甚者幾家大姓聯合起來開啟了城門。

漢軍只用了半個時辰便已拿下長安,關興、王平等人驅兵先入,一邊肅清殘敵盜匪,一邊佔領官署武庫,待城中局勢初步穩定,方請諸葛亮入城安民。

東門外,劉琰、關興、袁綝等人以及城中諸大姓豪強、士子百姓共數千人分列道旁翹首以盼,恭迎諸葛亮進駐長安。

望著長安高大巍峨的城牆,四輪車上的諸葛亮百感交集,眼角含淚,喃喃自語道:“先帝,您看到了嗎,長安終於回到了大漢的手中。漢室三興有望,漢室三興有望!”

右側的楊儀儘管沒有聽清諸葛亮在說些什麼,但透過對方的神情已然猜出個大概,遂近前說道:“丞相,長安恢復,此次北伐的首要目標就已完成,後面的戰事也好打多了。長安百姓夾道歡迎,足見人心思漢,三興漢室,指日可待啊。”

“百姓們久受偽魏荼毒,歡迎王師是實打實的,可那些豪強大姓思不思漢,只能說或許吧。”諸葛亮微微一笑。

不等楊儀接話,他繼續說道:“時候不早了,不要讓百姓們久在外面受凍,傳令眾軍加快進城。”

“諾。”

楊儀喚來傳令兵吩咐下去,又道:“丞相,收復長安乃是社稷幸事,我等就這麼幹巴巴地進去?您是否留下一二話語,也好讓後世史家有所憑寫啊。”

諸葛亮一邊朝道旁的百姓揮手致意,一邊微笑著回道:“留什麼話?長安得復,吾歡喜之極,已然詞窮矣。”頓了一頓,沉吟道:“這樣吧威公,長安收復實賴三軍將士浴血奮戰之功,你就替我一聲漢軍威武。”

“是。”楊儀興奮地點了下頭,清了清嗓子,縱馬向前,高聲叫道:“丞相有言,漢軍威武。”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眾軍聽了無不自豪,齊聲和道。

忽地,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丞相威武,眾人又齊聲和道:“丞相威武、丞相威武......”

“大漢萬歲!”諸葛亮本不欲喊話,此刻受眾人響徹天際的歡呼聲鼓舞,也不禁激動地喊了出來。

“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周遭衛士齊聲附和,傳至四周,人人響應。諸葛亮車架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進入東門,長安百姓踴躍歡迎,爭相瞻仰諸葛亮的容貌。

丞相行營設在曹魏的雍涼都督府,諸葛亮入住後立即放出告示,招諭軍民。

漢軍紀律嚴明,與民秋毫無犯,數日後人心安定,百業如常,長安就彷彿沒有歷經過戰火一般,只是城牆上的魏字大旗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漢字大旗,這個顯著的變化提醒著長安百姓,大漢天下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