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寒澆,他受傷敗退到大營後,吩咐通天龍和通天虎,拔營起寨,暫且退兵陽城。
當然,武觀此次戰勝寒澆實屬僥倖,若沒有伯靡在一旁助力,自己斷不能打敗寒澆。
對於寒澆而言,之所以退兵陽城,並不是因為自己受傷,而是因為武觀召喚出了魔祖羅睺,這讓寒澆很是震撼。
羅睺乃是第一代魔祖,武觀能夠召喚出他來,說明在武觀的背後,一定有更大的勢力在支援他。
寒澆能夠被稱為大荒最強大的男人,並非僅僅是因為他無人能敵的功力,更重要的是他敏銳的洞察能力。
寒澆意識到,武觀的出現,這次征伐少康很難成功,他需要退兵養傷,然後再做定奪。
可以說,此次寒澆出兵征討少康有些大意了,他以為僅憑藉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夠征服虞綸之地,殺死少康。
可是武觀的出現,讓他失敗了。
再說夏國的武羅,熊髡,龍圉三人領兵偷襲寒澆大營失敗後,便領兵退回了昆吾關。只是太相伯靡被寒澆追殺生死不明,少康帝甚是擔心。
在少康的心裡,太相伯靡是自己的主心骨,他要有個三長兩短,大夏國就算是完了。
就在此時,有守關的甲士前來稟報:“啟稟少康王,不知為何寒國人馬退了!”
少康一聽甚是奇怪,趕忙領眾人來到關前,他手搭涼棚往下一瞧,果然寒國的人馬已經走了。
寒澆人馬開始來勢洶洶,如今突然如潮水般退卻,一下子讓少康帝感到很是疑惑。
少康轉頭問方才稟報的甲士:“可曾探聽到寒國為何撤兵?”
不想那甲士道:“稟少康王,寒國是突然撤兵的,事先一點徵兆沒有。”
少康心想,昨日寒澆還在昆吾關下耀武揚威,今日怎麼就突然撤兵了?莫非是太相伯靡,已經殺死了寒澆?
可是太相伯靡到現在都沒有出現,真是急死寡人了。
不過,寒澆退兵,終究是天大的好事,虞綸之地算是暫時安全了。
少康正在疑惑間,忽聽有人喊道:“少康王,快看!”
喊話之人原來是武羅,只見他向遠處一指道:“是太相,太相回來了!”
少康帝順聲望去,果然遠處跑來兩匹坐騎,跑在前面的正是太相伯靡,而在他身後有一員大將,少康帝不認識。
來的兩個人非是旁人,正是武觀和伯靡。
看到太相伯靡安全返回,少康趕忙命令甲士開啟關門,方伯靡和武觀進入昆吾關。
伯靡和武觀進入昆吾關後,趕忙前來拜見少康。
少康一把拉住伯靡的衣袖道:“太相,讓你受驚了!能平安歸來,我甚是欣慰!”
說罷,少康的眼淚差點掉了下來。
伯靡趕忙道:“是臣下無能,中了寒澆的埋伏,累及大王擔心,罪該萬死!”
少康趕忙擺手道:“太相何罪之有,這位是?”
少康手指武觀,問伯靡。
伯靡趕忙介紹道:“少康王,這位便是大啟帝的王子武觀殿下!”
少康一聽,是大吃一驚,趕忙上前跪拜武觀。
周圍少康的臣子一看大王給武觀行如此大禮,也都是很震驚。
可是伯靡及一些大夏國的舊臣明白,武觀是啟帝的兒子,按照輩分,少康要稱呼武觀為爺爺。
因為少康的父親是帝相,帝相的父親是太康,也就是武觀的大哥。
武觀見少康帝對自己行如此大禮,趕忙把他拉起來道:“少康王不必如此,昔日的武觀王子已經死了,而我不過是武觀的重生之軀,切莫再把我視為什麼王子和殿下。”
聞聽武觀之言,少康帝這才安下心來。
他一手拉著伯靡,一手拉著武觀,然後進的營房,吩咐人擺下酒宴,給伯靡和武觀接風。
酒席宴間,伯靡就把自己如何被寒澆追殺,幸好在龍門山碰上了武觀,這才打敗寒澆脫險。
聞聽武觀打敗了寒澆,在場眾人都紛紛讚歎,少康帝更是欣喜異常。
他對眾人說道:“人都常說寒澆乃是大荒不敗的戰神,看來也是以訛傳訛。如今碰到武觀,還不是自討苦吃,連忙退兵!”
少康的話,引發眾人是一陣鬨笑。大家起身,紛紛向武觀敬酒,以表示慶賀。
武觀站起身來,向大家回敬,然後說道:“打敗寒澆非一人之功,也有賴太相相助,不然我亦不是他的對手。”
少康聞聽武觀之言,放下手中的酒杯說道:“這麼說來,那寒澆真的無人能夠打敗。”
武觀點點頭道:“目前看來,要想徹底打敗寒澆還比較難,但是假以時日,我相信定能將他拿下。”
武觀的話,似乎給少康吃一顆定心丸。
說實話,少康內心真的很是懼怕寒澆,不過如今有武觀扶保自己,心也就安了。
少康帝問武觀道:“武觀,你從何而來?為何說自己是重生之軀。”
聞聽少康問自己,當下武觀就把東海帝俊為助少康復國復活自己,傳授九轉玄功等事情,一一向少康說明。
少康聞聽東海帝俊讓武觀來幫助自己復國,趕忙起身手捧杯中酒,再次走到關上,衝著上天拜祭道:“我少康承蒙帝俊厚愛,必當剷除姦凶,恢復大夏國祚!”
當即,少康帝正式封武觀為西河侯外加天策大將軍!對外,依然可自稱王子殿下!
西河,乃是啟帝時期,武觀的封地。
現在的武觀雖然是重生之軀,但畢竟是大啟帝的王子,少康帝可謂是給予了無上的尊榮。
但是對於武觀來說,他追求的並不是列土封王,而是要打敗寒澆,幫助少康復國,以告慰天上的父親夏啟帝和大禹王。
現在寒浞已經老了,只要打敗了寒澆,寒國必定會土崩瓦解。
可是武觀很清醒的認識到,雖然寒澆可以打敗,但是在他的身後很有大國師風莫,還有北海幽冥界的魔王顓頊,乃是扶桑三島的東皇太一。
屆時,寒國真的聯合顓頊和東皇太一,那麼支援自己的東海帝俊,還有伯靡背後的西崑崙山的西王聖母,自然也會捲進來。
一場神魔大戰,恐怕在所難免。